2007-10-28 16:09:38老農夫

我家的米這樣長出來!


一次,跟幾個朋友吃飯的時候,提到了米的話題。
我說,我家的米都是割稻完後,自己從田地長出來的...
說這話的同時,朋友們沒一個人認同我的說法。騙肖ㄟ,沒看過豬也吃過豬肉啊,米不就是插秧播種長成的,哪來自動長出來。一位高中同學吐嘈說!

其實,我家的米是自己長出來的,這話一點也不假。但其中有台灣大多數農民說不出的苦。農民的付出與所得大約如下,台灣中部地區的稻米,一年可以種植兩期,以一分地(約300坪)計算,一期稻作從翻土、插秧,一直到最後的收割,這三道機械化的成本約四五千元,然而一期稻作的收成,一分地差不多可以有一千公斤(KG),每公斤稻米的收購價是十元。所以,每一分地的一期稻作產值約一萬台幣。那麼一萬扣掉五千的成本,五千元就是農民一分田地,三百坪面積,從事四個月的所得。這中間的施肥、噴藥的成本與工資都沒加進去,抓福壽螺還是每個農民必要的農餘消遣....

圖:左邊機械插秧,右邊自然生長。




圖:時光飛逝...


所以,二期稻作為求省下翻土與插秧的三千元成本,一期稻作收割時掉落在田地的稻穗,讓他自然的生長,當然該給的肥料該噴的藥一樣也不能少,只是收成大約剩下一期稻作七到八成。但是成本扣除還是比較划算,農民一分地平均可以多賺得一千餘元。

不知,這樣簡略的說明是否看懂,是否更能體會『我家的米是自己長出來』這話的悲哀。

四個月的辛苦,日曬雨淋,勞力的付出更是無法計算,一分田五千塊的收入,這就是台灣的農民。想想,一個月兩萬塊的工作,我們的大學生不願意『屈就』的比比皆是...

再補充一下,一分田辛苦四個月並不是都有五千元可收入,要是遇上像柯羅莎這樣的美女,再黝黑強健的農夫,都是一個樣~只有傾倒,一塊錢也留不住...。
.
買地人 2012-03-26 22:33:36

那麼苦,把地賣我蓋農舍吧

aei 2010-06-30 11:45:31

我家的米是自己長出來?
洶洶想到高棉的農景
一望無際,聽說水稻在水季後長成到收割
中間時間連照顧都不用
一再重覆循繯,任由明然長成發展
台灣農地少人口多
當然此種植法不符效益
奇怪
國產米跟進口米差別在那
為何台灣休耕比例很高?
休耕比耕種好嗎?

版主回應
台灣中部地區不少農民採用再生稻種植法,是基於減低成本。以一分地300坪來計,機器翻土900、秧苗600、插秧1200、收稻1100,再加上農藥與肥料的使用,成本在8千~九千台幣。只要收穫少於這個價位,就是白忙一場了。更不用說在夏季這麼炎熱的天氣下在稻田裡工作的辛苦,工錢又該怎麼計算呢?

99年台灣目前稻米的收購價是一斤8塊半左右,農民的確是連成本都拿不回來。

吃國產米的重要意義是對台灣農民的一份心意,至於進口米則可能是價格比較低,品質可能也會好過台灣,台灣西部的稻田,因為幾十年來的工業掛帥,污染的面積不小...,範圍甚至都保密不敢公佈。

休耕比例的高低,端看政府農業政策的良弊。
休耕或耕種那個好,這個我不清楚,因為目前為止我還沒有田耶。
2010-11-04 13:19:24
秀瓊 2009-09-12 11:02:42

偶然間看到您的文,覺得很感動,彷彿回到我小時候的生活。我爸爸是基層公務員兼農夫,每天早上四點多起床先去田裏忙兩三個小時,風雨無阻並且有時大半夜裏下雨還要起更早,因為下過雨後有很多露螺(蝸牛)捉個幾桶可以賣給城裏海產店,多一份收入。下午四點回到家顧不得休息,就鐵馬騎到田裏作事,沒有期星日沒有國定假日,這麼操勞,沒享過福,不到六十歲就過世了。貧苦鄉下多老一輩的是這種例子。所以現在我回到家裹看到叔伯們都是曬黑黑的,很親切,我也充滿對他們的敬佩感,因為他們才有我們現在比較好的日子過,而不是因為那個政府或政治家....您可以反駁我說沒有安定的政府那有安定的生活??但我真的不這麼認為,我只認為農夫(包括我父親及叔伯們)額上認份的汗水才是我們下一代幸福的源頭。

版主回應
撿蝸牛肉的情事幾天前才跟一位友人提起,雨後撿拾蝸牛,再用石頭將蝸牛殼擊碎,然後交給村子裡負責收購的人,這是當時農業社會家裡的一筆小收入。
也不知是哪個么壽的人引進了福壽螺,造成現在台灣農業的浩劫。

政治或是政府,主導都在人民的手上,台灣的民智漸開,從政的人物當然會逐漸往多數人的利益靠攏,我不會相信有偉大的政治家,但相信會有擔當與責任感的政治人物出現。

台灣的民主政治還算是小學生,儘管將來一路還會持續巔頗,但堅信台灣將來一定會更好。
2009-09-14 21:2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