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8-19 15:45:18ok機機

奇怪的天空--拍攝感想(上)

暑假拍的這個作品,過癮!拍的過癮,錢花的過癮,時間卡的過癮,漫長的工作期後製期過癮,看到成品從自己手中出來,過癮。辛苦做出來的東西不見得會正點,可是要做出正點的東西就一定要辛苦。一直到8/16作品交出去後,我的暑假也算是正式轟隆隆的開始了,趁著印象鮮明時,寫寫自己的感想和一些期許改進的地方。

先來簡單一下介紹這個作品。這次的主題是”心動的痕跡”,我們由Mr.Children那支Kurumi的感人冠軍MV來汲取靈感,決定拍一個有關青少年玩樂團的故事,像是年輕版的Kurumi,但卻又不相同了些,全劇並沒有什麼很明顯的劇情,並不是什麼年輕人想玩團出名耍帥卻出不了名之類的故事,我們只是單純想拍出一群人,玩團時的相處情況和那一點點的感動,就是”喔,我們那年曾那樣玩過瘋過”的感覺,說是拍一個團,倒不如說是拍四個正再製造回憶的青少年。全劇中除了一首莫札特的小星星變奏曲,其他配樂都是演員們的自創曲(演員們在現實生活中真的是一個團,名為害羞扭蛋),一方面也不用考慮到版權問題,一方面也較有符合主題的感覺,演員們也很辛苦的去錄了Demo給我們用。

這次的作品主要是我跟蔡宇軒同學負責,他是製片編劇兼攝影,我是導演跟剪接,也感謝林君尼同學、許倚瑄同學、蕭可芳同學的鼎力相助;我們的分工其實是很陽春且零散的(蔡同學一個人就橫跨三個職位),因為人手不足且這也是有些工作人員第一次拍東西,故分工也只有分個大概,主要還是我跟蔡同學在做(所以有時會出現我跟蔡忙到翻掉其他人卻不知道可以做什麼的窘境),以後拍戲可不能這樣,分工一定要確實並各司其職,導演只是負責整合的人,劇組裡每個人都應該完整了解狀況,不管你是美術還是場記甚至只是個某某助理,不要覺得自己的職位好像不是導演攝影製片就好像很小咖,一部戲的產生是全組人員的作品。

而因為這也是我第一次摸數位攝影器材,第一次使用剪接軟體,第一次使用數位器材做事後配音,先要謝過所有幫助我們的學長姐,古達達學姊阿沙力的借我DV,孟純學姊與陳阿ki學長的錄音教學(我事後配音是偷偷比照校園麻吉的配音方式來做的,只是設備沒那麼好),還有霸子學長跟我們提供的器材訊息;因為都是我們的第一次,所以其實我們一直在錯誤中摸索學習,只有排檔期,橋演員方面因為三分鐘有弄過較有經驗,其他如現場攝影機的使用,現場收音事後配音等方式,老實說都是用很陽春的方法,因為我不會用MD錄音,所以用兩台DV做事後配音,最看的出來是我的剪接,我剪的算是蠻保守的,沒有運用到很多數位製作可以亂玩的特效技術(全片只加了一個特效…而且應該看不出來)轉場頂多讓他們溶一溶,也沒有做那種很屌的開場畫面,我實在不太敢放手去玩,第一怕跟劇本感覺不搭,第二我跟PREMIER第一次相遇,不太熟,不太敢玩他,我一直怕我亂按到什麼東西後原本剪的東西就不見了(這種慘劇發生了兩次,一次是在交件前三天),真正碰剪接軟體後也才發現原來在電視上看起來那麼簡單的配音對嘴、上字幕,是那麼的麻煩,而像日劇的那種攝影動運動、有趣的轉場,發現似乎執行上也很困難(所以並沒有很詭異的運鏡在劇中出現),這是我覺得比較可惜的,因為數位製作原本就適合玩一些平常用FILM玩不起的東西,而這也是因為我們光製作一部”普通的劇情短片”就讓我們頭大了,經驗值不足的情況下也就沒有多餘精力去設計一些較為特別的東西了,不過我想這次的拍法也許會和以後的聯合實習比較像,唯一的缺陷是我們這次並沒有確實的作場記跟錄音側拍;場記真的很重要,沒有拍那些3-1 take1之類的東西,在剪接的時候實在是很麻煩…所以這次的製作過程中,說我們是土法煉鋼也好,反正有很多東西還有待我們去學習,剪完了片我跟premier先生也只是普通熟而已,他很多很多隱藏的內涵我還是一知半解。

而這次的光費也著時可觀,先不算大家要合出的費用,光是我自己買那台二手3ccd的DV還有一隻收音麥克風,就花了快兩萬五,目前還負債幾千塊中,而因為我們拍的主題是一個團,故他們在練團室拍戲的練團費,以及他們創作曲錄的demo我們都要分擔,大概是將近五千多,由我跟蔡宇軒同學共同支出。以後拍flim應該也是很大的花費…要有心理準備。所以呼應一下前面,砸大錢不一定會做出好作品,但要做出好作品…除非你是超強大師,不然太少的金子是拍不出來的…不過也感謝劇組所有人拉,尤其是蔡桑,身為製片墊了一堆錢…

恩恩第一篇先打到這,續集晚點打…再來要談談有關這次我個人的一些感想


ps:照片為抓出來的劇照,畫質怪怪的而且經轉檔後整個有些偏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