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主流? 什麼是雲端(雲計算)?
雲計算(cloud computing,分散式計算技術的一種,其最基本的概念,是透過網路將龐大的計算處理程式自動分拆成無數個較小的副程式,再交由多部伺服器所組成的龐大系統經搜尋、計算分析之後將處理結果回傳給用戶。透過這項技術,網路服務提供者可以在數秒之內,達成處理數以千萬計甚至億計的資訊,達到和“超級電腦”同樣強大效能的網路服務。
最簡單的雲計算技術在網路服務中已經隨處可見,例如搜尋引擎、網路信箱等,使用者只要輸入簡單指令即能得到大量資訊。
未來如手機、GPS等行動裝置都可以透過雲計算技術,發展出更多的應用服務。
進一步的雲計算不僅只做資料搜尋、分析的功能,未來如分析DNA結構、基因圖譜定序、解析癌症細胞等,都可以透過這項技術輕易達成。
稍早之前的大規模分散式計算技術即為“雲計算”的概念起源。
雲計算基本原理
雲計算的基本原理是,通過使計算分佈在大量的分散式電腦上,而非本地電腦或遠端伺服器中,企業資料中心的運行將更與互聯網相似。這使得企業能夠將資源切換到需要的應用上,根據需求訪問電腦和存儲系統。
這可是一種革命性的舉措,打個比方,這就好比是從古老的單台發電機模式轉向了電廠集中供電的模式。它意味著計算能力也可以作為一種商品進行流通,就像煤氣、水電一樣,取用方便,費用低廉。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是通過互聯網進行傳輸的。
雲計算的藍圖已經呼之欲出:在未來,只需要一台筆記本或者一個手機,就可以通過網路服務來實現我們需要的一切,甚至包括超級計算這樣的任務。從這個角度而言,最終用戶才是雲計算的真正擁有者。
雲計算的應用包含這樣的一種思想,把力量聯合起來,給其中的每一個成員使用。
雲計算時代
目前,PC依然是我們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核心工具——我們用PC處理文檔、存儲資料,通過電子郵件或U盤與他人分享資訊。如果PC硬碟壞了,我們會因為資料丟失而束手無策。
而在“雲計算”時代,“雲”會替我們做存儲和計算的工作。“雲”就是電腦群,每一群包括了幾十萬台、甚至上百萬台電腦。“雲”的好處還在於,其中的電腦可以隨時更新,保證“雲”長生不老。Google就有好幾個這樣的“雲”,其他IT巨頭,如微軟、雅虎、亞馬遜(Amazon)也有或正在建設這樣的“雲”。
屆時,我們只需要一台能上網的電腦,不需關心存儲或計算發生在哪朵“雲”上,但一旦有需要,我們可以在任何地點用任何設備,如電腦、手機等,快速地計算和找到這些資料。我們再也不用擔心資料丟失。
在
Google的工程師谷雪梅則認為,PC時代好比每個人要用電,都得自己購買發電機;而“雲計算”時代,每個人不必擁有發電機,直接從大型發電廠買電就好。
“雲計算”其實並不是一個新概念。據谷雪梅介紹,“雲計算”之前,還有“晶格計算”(Grid Computing)等等,理念都是關於電腦如何協同發揮作用。十多年前,她還在讀研究生時,就知道這些概念,但問題是,這些概念從來沒有很好地得到實現。
在谷雪梅加入Google以後,她發現這一類概念已經得到了實踐。Google的技術,可以讓幾十萬台電腦一起發揮作用,組成強大的資料中心。Google中國CEO李開複此前接受《財經》記者專訪時說,Google真正的競爭力就在於有這些“雲”,他們讓Google有了無與倫比的存儲和計算全球資料的能力。
Google在創立之初,並沒有刻意地去追求“雲計算”和“晶格計算”等概念。但作為一家搜索引擎,Google在客觀上需要擁有這些“雲”。實際上,雅虎的搜索同樣用到了“雲計算”。
雲計算是一種新興的共用基礎架構的方法,它可以將巨大的系統池連接在一起以提供各種IT服務。很多因素推動了對這類環境的需求,其中包括連接設備、即時資料流、 SOA 的採用以及搜索、開放協作、社會網路和移動商務等這樣的 Web 2.0 應用的急劇增長。另外,數位元器件性能的提升也使IT環境的規模大幅度提高,從而進一步加強了對一個由統一的雲進行管理的需求。
雲計算+always-On設備 被評為“25年來最具影響力的十大IT技術組合”
2010年雲計算無疑是業界炙手可熱的話題,已經是未來資訊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和推動經濟成長的重要引擎,亦是資訊產業自身的變革和創新提供新的動力,也是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和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巨大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