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8-20 01:08:25ODIE

2002就看演唱會Part 1--梅艷芳

劉德華的演唱會熱熱鬧鬧的落幕了,大概有很多人不敢相信,這場演唱會竟然是這麼的賣座,又這麼的精采。其實對台灣的觀眾來說,雖然我們不能像香港的觀眾一樣,每年都可以進場看劉德華、張學友,看黎明、陳慧琳,但是等一次三年,卻讓歌手把三年來世界各地演唱會的精華,全部集中濃縮,一次看個過癮,這反而也是其他地方的樂迷所享受不到的特別禮物。
而今年自己雖然沒有看到劉德華的演出,但之前看了梅艷芳、林憶蓮跟張學友的2002演唱會,心中的震撼跟感動一直到散場多時後的現在,依舊無法忘懷。而且今年演唱會有一個很大的特徵,就是許多中生代的歌手,都選擇在今年舉辦世界性的巡迴演唱會,為自己的音樂旅程做一個完整的整理跟交代,也讓我們這群只想聽音樂的歌迷,在台下聽歌之餘,也能跟著音樂的時光列車,倒回到曾經青春的那段日子…

今年對我來說最大的一件事,就是終於踏進香港紅磡體育館,第一次近距離觀賞香港藝人的演唱會,而能夠讓我衝動到在台灣就先把票訂好,再心滿意足飛去香港朝聖的藝人,就只有梅艷芳了。其實梅艷芳不是我最崇拜或支持的歌手,但她的演唱會,卻是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去看的。只因為從十多年前,梅姑的舞台表演跟整體的音樂、造型設計,就已經在港台的樂壇打下了口碑,看梅艷芳的現場演出,是絕對可以值回票價的。因此今年當梅艷芳20週年紀念演唱會正式開始起跑的時候,我知道,再不去看,就會有遺憾了。而當我坐在紅磡,燈光乍暗樂聲揚起,我非常確信我做了一個正確的選擇。
梅艷芳這次的演唱會,舞台設計成一個大型的船甲板,雖然是開四面台,但是舞台上依舊有兩層樓高的設計,同時不但主舞台可以升降、旋轉作更多的利用,同時你還要隨時小心有人會吊在半空中進行獨舞。吊鋼絲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但是在梅姑的演唱會上,就出現了這樣的橋段,穿插在梅姑換裝、換歌的空檔時段。而整場演唱會,「劇」的氣味相當濃厚,梅艷芳將20年來幾乎所有的成名金曲,串接成一段又一段的小型音樂劇,搭配舞台上多變的場景,讓音樂不只是音樂,更多了許多想像的空間,不過對我來說美中不足的是,慢歌還是多過於快歌(因為幾乎大部分梅姑的勁歌舞曲,都排在Encore部分的組曲),再加上先前提到的音樂劇,主題都跟死亡、孤獨等等有關,燈光又是以藍色系為主,營造冷調的舞台氣氛,因此演唱會整體來說,有一種悶悶的氣氛。而台灣觀眾如果進場觀賞,更會感覺到港台音樂文化的不同,因為梅姑整場只演唱了4首國語歌曲(床前明月光、長藤掛銅鈴、親密愛人、放開你的頭腦),不熟悉她廣東歌的聽眾,可能也會看得很累,這大概是整場的Show,比較不完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