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9-05 09:35:54ODIE

「第四屆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頒獎典禮觀後感

首先我想要先聲明,在這篇文章中不會有好話,因為我寫這篇文章的用意不是在於讚美這次的活動,有太多的媒體會歌功頌德,並且會推崇這次的頒獎典禮,所以我想Hit FM不需要再在這篇文章中讀到這些好話,本文將純就這次活動的缺失提供給Hit FM以及樂迷,不能說改進,只能說,讓大家一起參考,一起思考。

這是台灣音樂史上最長的一場頒獎典禮,比3年前東森轉播的金曲獎還要長,加上星光大道,整整長達5個半小時,相信對樂迷以及觀眾來說是非常冗長的。歸咎其原因,各家藝人都要顧到,尤其是外地來的藝人全都要表演,時間不可謂不長,如果可以讓所有的藝人都唱短版的歌曲,每個人節省1-2分鐘,相信對所有如坐針氈的歌迷來說都是一種福氣。其中內地歌手全都中規中矩的唱完原版的作品,但台灣歌手卻為了搶盡風頭拉長表演時間,例如蔡依林的前奏過場拉長了4倍,卻沒有任何意義,只為了烘托她出場的氣勢;還有Energy跟黃義達的演出都採取組曲的方式進行,為何這些藝人有組曲的優待?而其他藝人—甚至包括張學友、譚詠麟等人表演長度都不超過4分半,Rundown排定的尺度何在?值得探討。

我們回到一開始的星光大道。很顯然的暴露了兩個缺點,一是所有星光大道的主持人對於內地音樂人的不尊重與不專業,二是主持人的默契以及對於時間的掌控不佳。中國大陸這次派了20人左右的歌手來台參與盛會,不乏已在內地成型或天王天后級的人物,但是這些歌手千里迢迢來台,在星光大道上曝光的時間卻出人意料的短,張敬軒、王蓉跟周岭同時出場,但是在此段的訪問時間,卻連一分鐘都不到,遠低於其他的台港歌手,同時主持人的專業知識嚴重不足,就是因為大家不認識這些內地歌手,主持人更應該以最短的時間道出他們在中國樂壇的成就,而不是膚淺的「哇!這衣服好特別」、「來台灣有什麼感覺」、「我好崇拜你」之類的屁話,這樣才有來的意義跟效果,四位星光大道的主持人在這邊嚴重的暴露了對內地音樂的不尊重與不專業。其次是主持人的默契不足(甚至包括場內的各電台主持人也一樣),常會有搶話、空拍甚至來賓還沒開口就強行拿走麥克風的情形發生,請大家再把這段星光大道的帶子倒帶來看,不是號稱10億人口會觀賞到這個轉播嗎?那麼很可惜,我們台灣的主持人讓10億人貽笑大方了。(順帶一提,朴樹上台演唱的「那些花兒」根本沒有收錄在此次最佳年度專輯「生如夏花」當中!主持人在報些什麼東西啊!?)

在場內的部分,號稱六千萬的音響在蔡依林表演的時候就破了功,Feed Back!而且花了這麼大錢購買的設備,卻不停的出現歌手聲音出不來,被音樂搶過,或是歌手完全無法聽見Intercom的窘況,尤其出現在大陸歌手身上更是嚴重。王蓉聽不到、朴樹聽不到,他們來台灣「為國爭光」已經夠緊張了,居然還要他們面對這樣的場面?花了錢就是要有效果,不過這麼昂貴的音響,這麼大筆的成本,卻因為歌手表演時的不盡興而功虧一簣,不覺得很可惜嗎?此外,大筆的成本卻浪費在更誇張的時間成本上,無法有效縮減典禮時間,這其實就是最大的致命傷。

另外東風的取景攝影也有問題。很多Twins的歌迷一定會抱怨,為什麼老是只照一個人,另一個人永遠用遠景拍攝?還有,為什麼老是照台大體育館2樓的柵欄?為什麼每次從觀眾席後方運鏡的時候,總是會照到很大的人頭?而為什麼這些鏡頭全都會ON出去?遠景很遠、近景很近,拍攝不夠細膩,東風的攝影好像有點退步了!

不過接下來是要安撫歌迷的情緒了。很多人應該會把氣出在得獎結果上,為什麼誰誰誰沒有得這個獎,為什麼誰誰誰可以領這個獎,請先注意一下,人家內地音樂人特別來到台灣,不拿獎怎麼行?而且這是「排行榜」,一定是針對某些人的胃口而設計的啊,所以請多擔待吧,另外,有些人沒法來啊,自然不會拿到獎,在主辦單位沒有正式公佈投開票及評審過程之前,我不願意去討論得獎名單,因為我很清楚這只是某種分豬肉的遊戲罷了。只是很不解,「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為何主辦單位只有亞洲的七個電台?那其他地區的華語電台為何無法參與?那麼稱作「全球排行榜」是否需要重新審議呢?

我可以想見這篇文章一定會引起某些人的討論,我身為媒體人,只是想把自己的想法以及建議講出來,對主持人以及歌手沒有詆毀的意見,大家就事論事,都希望這次的活動可以盡善盡美,只是偏偏我看到的都是負面的部分,只希望Hit FM能夠抱著「下次會更好」的心態,再為我們辦一場笑傲華語樂壇的頒獎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