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旅遊(第五天):吳哥之旅PART3
2011/7/17(日)續Part2。
來到羅洛士遺址的第二站:巴孔寺。(當地時間12:15,我們已經快要餓暈了!)
許多吳哥的寺廟都象徵須彌山,巴孔寺 (Bakong) 便是第一座寺廟山式建築的代表,
影響吳哥後世的建築非常深遠。從頂塔上算下來一共五層,
代表著五界:大君、夜叉、羅剎、太陽神鳥、蛇界,
就因為它也是羅洛士遺址群裡第一座巨石砌造的建築,
所以雕刻大致保存的還算能夠辨認,修復起來也較容易。
巴孔寺是一座供奉濕婆神的印度教寺廟,原來的廢墟,
經過法國遠東學院古跡維修專家莫里斯‧格萊斯從 1936 年開始修復,
經過七年的努力,到 1943 年大致修復至現貌。
進入寺廟之前,導遊小方向大家介紹腰果樹。
▲腰果樹。
▲聞聞看樹葉的味道。
巴孔寺 (Bakong) 是第一座以須彌山為宇宙中心概念的建築意向之寺廟建築,主要建築是一座五層的方形錐狀塔,塔中祭奉著濕婆神 (Shiva),寺廟範圍內另有 22 個小型塔。塔底下四層所代表的分別是七頭蛇王 (Naga)、金翅鳥王 (Garuda)、羅剎 (Rakshasas)、和夜叉 (Yakshas)的領域,這些印度教或是印度神話裡的神魔得另文說明才能說的清楚,而最上層則是『Maharajas』的住所,也就是國王的居所之意。
塔的下三層角落有大象石雕,但其不完整的程度也僅能稍做辨認而已,第四層周邊則有12個神龕圍繞,階梯越往上階幅越小,階梯旁都有石獅做守衛,這些石獅中有些保存得相當好,似乎古代不論東方西方都喜歡以石獅做為護衛的象徵。第四層南有保存得很好的淺浮雕裝飾,描述著阿修羅戰敗的故事。
▲面寬底淺的護城河,由橋進入遺址。
巴孔寺 (Bakong) 最特別的,要算是頂層上還有一個十五公尺高的頂塔,仔細觀察這頂塔可以發現建築形式和原時期的建物風格大不相同。事實上,這是屬於吳哥時期的建物風格,也就是十二世紀時的建物,與原始建物羅洛士 (Rolous) 時期的年代相隔了300年之譜,學者推測很可能是由耶輸跋摩二世 (Yasovarman II) 後來加上去的。
▲中間特別十五公尺高的頂塔。
▲筑準備挑戰自己走了,真是不簡單。
▲巴孔寺,我們第二次來了!
▲亘一馬當先獨自行走於石階上,當地幼童看到我在拍照,趕緊跑來和亘合照。
注意到了嗎?這孩子是沒穿鞋子的,這些孩子圍繞著我們打轉,希望我們可以掏腰包贊助。
只是,我們為了安全考量,只能給糖不給錢。
▲筑在爸比的牽引之下,第一次獨自走完全程。
▲這一次,亘獨自一人挑戰高塔。
▲由上往下看,景致是多麼的壯觀。每爬上一層,所代表的意義不一樣。
▲我們母子倆在高塔上等候著。
▲辛苦了,筑!你也挑戰成功了呢!
▲由高塔上往下看,感覺世界就在腳底下。
▲孩子們,你們累了嗎?休息一下,拍個照吧!
▲站在這兒,看著孩子,我的內心有點不安,真的好高喔!
▲筑,你投降了嗎?最後還是爸比抱著往下走。
▲巴孔寺,再見了!
▲周圍紅磚小塔圍繞著主建物。
上車吧!時間已經不早了,還有個景點得去呢!
▲上車後,拿著麥克風高歌一曲的筑。
準備要前往下一個遺址:神牛寺。(Preah Ko)
羅洛世 (Roluos) 遺址群是在九世紀的晚期起建立的,也是吳哥時期最早的建築群。這三座遺跡在許多方面有相似的特徵,例如裝飾、建築設計、使用材料、建造方法等。這裡的建築開始了高棉(Khmer)藝術的經典,磚造的建築,神龕及門楣上有用砂岩所雕刻的神明雕刻。羅洛斯遺址的建築大多是高而方形,磚造的塔建築在低的基礎平台上。門開口都向東,另外三面會有假門。這時期典型的塔,是用磚造的,上面塗上灰泥。廊柱、神龕等則是用砂岩所雕刻。這時期的裝飾常見的有:Kala(一種怪獸的頭),Vishnu 坐在他的坐騎Garuda上,仙女(apsaras)及守衛等。門柱通常是八角形,上面有葉狀的裝飾。
Preah是神、聖的意思,Ko是牛,指著三隻在神廟前的黃牛的意思,因此直譯為[神牛寺],也可直音稱為[比列科寺]。神廟的中央是六個磚造的塔,分成前三後三的建在不高的塔基上。神殿離地面蠻近的,是典型的高棉祖先廟的特徵。
▲進入遺址前,攤販擺設作品,大家忍不住停下來觀看。
▲兩次來到這裡都很熱,孩子們只想找陰涼的地方休息。
▲哇~青蛙!!長得不一樣.....。
▲上一次來這裡的時候,我們幾乎沒拍到照片,因為實在是又累又渴。
▲這一次,我要努力的多照幾張照片回去。
▲這種吳哥早期建築的特色:紅磚堆砌而成的。
▲這兒的磚塊不算很大,要建造完成可要花費很多力氣吧!
▲假門的雕刻相當華麗,可見當時的建築雕刻技術已經相當不錯。
▲同樣的這裡也有像羅雷寺的狀況,剝落狀況很嚴重。
▲被火紋身的痕跡,在寺廟身上一一展現。
▲ 羅洛士遺址中,最早完成的廟宇。
▲在雄偉的建築下,我們顯得相當渺小。
▲石獅子與神牛對望而席。
▲守護神在牆上守護著這片土地。
▲兩個孩子快被這裡的暑氣折騰到不行了,尋找陰涼處。
▲門楣雕工精細。
▲濕婆神的座騎:神牛。
▲熱到兩頰通紅的筑開始吵鬧不安。
▲高棉藝術之光。
▲孩子們好奇的詢問這是甚麼呀?
▲筑說:[我的好朋友抱我喔!]
緊接著還參觀當地的孤兒院,時間實在是安排得太晚了,孩子們都很餓了。
▲孤兒院入口。
▲亘筑好奇的東張西望著。
▲這兒的孩子們得到很多台灣人的贊助。
▲這兒的技藝,聽說也是台灣人傳授的。
▲兩個孩子們好奇的看著這個鞦韆。
只是,孩子們真的很累,只想早點離開這裡去用餐,
因此,我們早早就上車等候其他人。
▲上車就霸占麥克風的筑,一直唱歌給整車的人聽。
▲當地的市場。
中餐,我們吃火鍋。
▲無限量供應的菜色。
▲開動了。
孩子們吃飽後,準備去玩遊戲了。(餐廳內的角落)
▲有得玩就可以少吃點的兩個小孩。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