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1-05 22:18:00王增文

獨中統考制度不可亂

華文獨中統一考試舉行了29屆,這一項由民間組織──董教總獨中工委會所發起的華文中學“共同考試”,如今卻有獨中因改變學制而引發了報考資格的問題。
以當前不利於獨中發展的客觀環境來看,獨中在辦學上要想在眾多的國民中學之中脫穎而出,並成為華小學生家長的首選學校,確實要克服許多考驗。根據粗略統計,全國六十所獨中,在辦學上真正能夠步上平穩發展軌道的,也只不過區區三分之一而已,其餘者大都處在程度不一的內外交困窘境中,從報章媒體對某些獨中所的報導,可以揣知這些獨中的辦學困境。
有些獨中為了要繼續維持或拓展辦學空間,總是想方設法謀求各種對己有利的方略,甚至甘冒改制之風險,惹來華社輿論界的批判,顯見有關獨中辦學者的苦心。然而,專為獨中生而設的統考,從根本上來說,是否可以切合那些宣揚改制的獨中學程呢?這一個問題是值得商榷的。以馬六甲某獨中二十多年來的辦學經驗,校方在處理措施上尚且還停留於彈性處理的原則上,而非強制性規定,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要因循學生的意願和配合家長的功利要求。
以五年來修讀六年的課程,再來參加六年學程的獨中統考,這算不算獨中辦學的重要工作呢?即使上述的措施,其實施對象是所謂的優秀生,在執行的過程中,總不免抹煞了學生在學科課程以外的成長機會,這種違反自然的教育模式,充分顯示出有關獨中只不過是為進行填鴨式教育找尋美麗的藉口而已。
獨中除了承傳華文中等教育的偉大使命之外,還要因應時代對教育的需求而做出相應的改革,唯其如此,才能找到安身立命之所。獨中生以六年的學程來參加統考,就當前統考文憑的高度價值而言,已充分證明獨中的六年制是有其莊嚴意義的,絕不是那些面臨發展困境的中小型獨中,僅僅為了生存而將之隨意歪曲。因此,獨中要想突破發展的瓶頸,建立本身的學校“品牌”,其根本在於辦學者如何從教育的本質上找到突破的關口,這個觀點主要反映在學校的師資專業化、教學評估制度化兩大基礎上,同時,校方的宣教工作與前兩者能不能取得密切的配合,使得學校裡外的發展都能夠相呼應,也是學校重振辦學形象的重要基礎。
一旦獨中的辦學者能夠釐清教育本質的理念,學生能否以五年來讀完六年課程的問題,其實已不很重要,獨中六年制的學程與國民中學相比,即使國民中學日後果真改成“四‧二制”,對獨中而言,根本不會引起多大的衝擊作用,更何況政府目前還未有充足的信心來推行中學“四‧二制”,獨中的學制又何必先自亂陣腳,而破壞了統考的原則呢?
4-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