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24 15:58:39了月

我的學佛心得

佛教是一門包羅萬象的宗教,不僅富於深刻睿智的教理,更有諸般可供行持、依遵的儀軌以及實修的法門,所以我以為佛學除了涵括了宇宙哲學、生命哲學、倫理學、解脫哲學等範疇,更是一門不折不扣的「實踐學」。因此學佛不若哲學、空談虛無縹緲,也無民間信仰怪力亂神的迷信、玄談,它反而是一條通往涅槃之門的大道,只要依循佛陀的教誨,終必能解脫生死苦海。以下我將就自己對佛教宇宙哲學、生命哲學最後乃至自我實踐學三大主題進行討論,敘述自己這些年來對佛教的認知以至學習、實踐的心得,並於文末提述未來走在學佛路上對自我的的期許。

就佛教對於宇宙哲學的觀點,最令我讚嘆的一處,便是佛法「緣起性空」的要旨。所謂緣起 ,指示的便是萬事萬物不可能憑空生發,每一件事情都是因緣和合而成。例如大樹的長成需要陽光、空氣、水,更要有適合的季節、土質甚或人為的栽培,才能有今日遮蔽的叢蔭。當我們分析一件事物,當必究歸其因,因此從緣起法上開展而就成了所謂因果報應、六道 輪迴之說。有了這個基本觀念,人們才懂得行善去惡,以避免種下來日之苦果。但是佛法並不止於此,因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概念在民間信仰亦所在多有,仍舊屬於世間法的範疇,所以如果只提「緣起」卻不講「性空」,就不能彰顯出佛陀深刻的洞見。正因為諸法皆因緣和合所生,若無緣起則無該法,因此諸法性不可得,故曰「性空」。舉前述的例子來說,雖然大樹直立在我們面前,但是如果將該樹從時間、空間各種面向加以剖析,我們就會發現樹只是一種「色法」 ,它只是種子、陽光、空氣、水、土壤以及時間諸因子所聚合的緣相,非有一定法名為「樹」。如果套用《金剛經》加以詮釋,我認為亦可將之表白為「所謂樹,即非樹,是名樹。」的句式。當然,構成樹的所有個因,個個本身也都不是定法,各有各的緣起 ,其體性當然也是空寂,是以《華嚴經》中有無盡緣起之說。

由緣起性空入手佛教的宇宙觀來看世界,世界儼然就像一串無始的迴圈,一因一緣環環相扣,因因緣緣交雜更迭,而有情眾生、無情百物同於中遷流不息,往復在「生、住、異、滅」與「成、住、壞、空」中,沉浮在緣生緣滅的幻海之間。

與基督教的「創世說」相較,我以為緣起性空的無始宇宙論顯得十分圓融。假設上帝創造萬物,那又是誰創造上帝?這似乎成了一個難解的習題,但在法界無盡的宇宙論中,似乎遇不到這個難題。

了解了佛教的宇宙哲學,除了增廣見聞並滿足我們的好奇心之外,其實還有更深一層的意義,因為緣起性空不僅可以應用於宇宙世相的理解上,更與生命離苦得樂的解脫法要有著直接的關係。因為不是只有外界的宇宙、器界服膺緣起性空的普遍法則,就連我們的色身乃至心靈、思維的本質,都是緣起性空。舉例來說,我們的心念無時無刻不在遷流不已,誰也無法預測下一刻我們的心思會飄到哪裡去,更何況心念不斷生生滅滅,於瞬息萬變的心念間,實難挖掘到一個實有的「我」或者「靈魂」。至於我們的肉身,一日比一日枯槁,受生於父精母血,死後依舊歸返塵埃,更非恆久常住之定法。於是乎,承繼著「緣起性空」的脈絡,我們從外在宇宙的現象推展到自我的身體、心靈,這也就是佛教對於「生命哲學」的闡釋。在佛教對於生命緣起的闡釋中,最有名的便屬《阿含經》中所描述的「十二因緣法」 。所謂十二因緣,敘述的即是眾生為何沉浮於生死苦海中的十二個相續的緣起,從一念無明的肇端講到行、識、名色、六入、觸、受乃至愛、取、有、生、老、死,闡述的不正是我們整個生命的歷程嗎?雖則十二因緣環環相續,相一條無情的命運鎖鏈緊緊拴住三界中的眾生,但其實十二因緣緣起的本體仍然「性空」,因此只要觀破十二因緣之「性空」 ,離解脫亦已不遠矣。也就是說,命運的鎖鏈雖然複雜又大條,但其實它只是妄相空花,是我們執著出來的幻塵影事。

然而,提緣起性空似乎太過高遠,雖然它直指生命的實相,但是對於初學者而言卻又不著邊際。因此我們必先從近身的「苦」的問題處理起,由對苦的體認感發出離心。我想,學佛者最關心的問題,莫過於是否能夠離苦得樂,是否能臻至解脫、涅槃。但是,如何由一個處處煩惱執著的生命逐步邁入解脫,契入緣起性空、諸法空相的實相中?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或許我們可以遵《阿含經》中所提的「四諦法」 加以修習。

既然生命的本質是一連串永不止息的苦果,那麼我們如何才能獲得解脫?對此,佛陀提出了四聖諦,即苦、集、滅、道四諦,指示人們脫離眾苦的途徑。苦諦開宗明義指出生命本質之苦,人只要活在現世,就難免於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盛、求不得等八苦。集諦則是說明苦之所以生成的本因,乃由無明、貪、嗔等煩惱造作以及諸善惡業,集起三界六趣輪轉之苦。至於滅諦則是徹底滅除一切苦的究竟涅槃,要達到灰飛身滅,則要依循八正道 (即道諦)而行。

生命處處充滿苦難,這是不可諱言的。從我們生下來,就得面對自己一天一天老去的事實,在無常的捉弄下,今天可能肚子痛,昨天和上司吵了一架,每天的生活中的,似乎都有屬算不盡的苦惱與煩憂。生老病死是苦,慾望不得滿足也是苦,浮沉於生死苦海間的眾生,只因繫念無明,企盼美好的事物永遠留駐,執著自我為實有,無法洞澈緣起性空的生命實相,遂迷失在慾望的追逐中而遍嚐諸苦 。

《阿含經》中所提的苦、空二義,表面上看似簡單易懂,但若仔細觀照、思量,卻發現它與生命的本質若合一契。短短的一段話,就足以翻轉我長久以來對於人生的觀念,原來生命中並無不幸,一切熱惱皆因自己執著、妄想造作所生。以前的我,時常抱怨上天對我不公平,抱怨自己沒有帥氣的臉蛋、姣好的身形,更怨嘆自己家裡貧窮,但接觸佛法之後,我才了解到財富、外表甚至是我們這個色身,其實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並非常住的定法。當我們希冀幸福永遠停駐的當下,就是下一秒中不幸的肇因。因為,我們的青春終將枯槁,容貌必將衰老,千金也有散盡的一天。無論我們多麼企盼自己能夠青春永駐、長生不老,任憑我們如何枯喊哀嚎,仍舊無法阻攔事物乃至自身自然的遷流、覆滅,這便是無常。

如果我們能夠深刻體認無常,其實煩惱就已消除了大半。當人們為了自己的髮枯齒搖在嘆氣時,佛子若能以平常心看待生命,彷彿一位旁觀者締觀著一株樹木的生長,從抽芽、長葉、結果乃至凋零,隨著四季不斷地來往返復,是件極其自然平常的事,箇中實在找不到值得感傷的情愫點。

雖然我現在正值青春年華,還無法體會年老的心情,但是看到自己的家人一個個老去,阿公、阿嬤走路快走不動了;外公眼睛、耳朵已經漸漸不靈光了;爸爸早夭不說,媽媽的頭髮也開始發白,皺紋一條條從臉頰、手背等處浮現出來,或許這就人生必經的路程。現在,我不敢說我完全不懼怕年老、不懼怕死亡,但是經過佛陀的教誨,我相信自己已能逐日看淡人生的生老病死,也希冀自己能從心地上的轉變上漸次擺脫眾苦的煎逼。

其實除了《阿含經》之外,其實大乘經典中對於心性的闡述更是窮徹。例如《楞嚴經》中阿難尊者七處徵心,卻屢次誤將妄心認作清淨圓明的本覺妙心,幸得佛陀慈悲教誨,方得心開意解。而在唯識學上,則將心識的作用劃分為八識 ,前五識分別藉由五根緣色、聲、香、味、觸五塵,第六意識則緣末那識,藉由六根、六塵、六識三者(總稱十八界)往復的互動,造就了一切生命的現象。即使談到唯識,其教理艱澀難解,但其本質仍然不違「緣起性空」的義諦,仍可以此一以貫之。關於佛教的生命哲學部分,範圍過於深廣,我且點到此為止。我只能說,佛學是一門生命學問的寶庫,值得我們用一生的心血加以參研。現代人多半畏懼佛經原文的艱澀難解,其實佛經的古文與中國古代的古文相較,已經算是頗為白話了,只是專有名詞較多罷了!如果肯勤於查閱佛學辭典,讀經並非難事,反而是種難得的福緣。

最後,我要提的是佛教的實踐,而這也是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因為就算教理懂得再多,讀遍三藏十二部經,如果不能在實際生活中印證佛理、躬身實踐,終究還是困於「學究」的窠巢,離解脫之路益亦遠矣。我認為「學佛」之所以與「佛學」不同,正因為學佛多了實踐的行門基礎。《楞嚴經》云:「理則頓悟,乘悟倂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即使已開悟的祖師大德都還得悟後起修,更何況我只是個一般的凡夫俗子!

既然實修如此重要,那麼該如何實踐佛理?《楞嚴經》云:「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因此身為佛子,當先守好最基本的五戒 、十善法 ,打下人天善業的基礎,才有資格繼續談進一步的修行,倘若連「做人」都學不好,那恐怕也是沒有資格學佛的。因此,我認為初入佛門的行者,首要注重的課題便是「持戒」。戒法如大地,《楞嚴經》中更將清淨的戒體喻為一件淨衣,衣服夠乾淨,才容易接受佛法、般若智慧的薰染。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總要以此自課,時時檢視自己的行為、心念是否偏離正軌。

正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當持戒到了一定程度,自然會發展出定力。當然,我們也該藉由而外的修持,鍛鍊自己的定力,使自己的心安靜下來,不隨外境萬緣所轉,如此才有可能在滾滾紅塵中獲得解脫。無論是參禪、打坐、持咒、誦經、念佛、梵唄甚至是拜佛、經行,只要心念夠於專注,久而久之皆能生發定力。定力若穩固,才能生發出般若智慧,亦即出世間智。

就我個人而言,在不斷的探尋的過程中,其實也嘗試過不少方法。舉例來說,有一陣子我幾乎每天會打坐,然而打坐最大的障礙,便是雙腿的障礙無法克服。每每坐不到一個小時,腳就痛得難受,此時就在也無法專注,注意力便在不知不覺中轉移到痛處。況且在打坐間容易恍神亦或陷入昏沉。至於參話頭,敝人自認不具此種大根器,對於太虛無縹緲的方法總無法領悟。

在幾經尋覓後,在某次因緣際會下,我拜讀了《印光大師文鈔》後,再續讀《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才了解到淨土法門的殊聖處。即使愚夫愚婦,只要一心稱念「阿彌陀如來」聖號,也能往生極樂淨土,在彼國聆聽阿彌陀佛教誨,這對我這種小根器的眾生而言,尤其是一大福音。是啊!若要靠自力修行,必須歷經三大阿僧祇劫的苦修,即使是初果聖人也還得要七返天上人間,方能圓證阿羅漢果。而淨土法門則是仰仗阿彌陀佛廣大的悲願慈力,藉由稱唸佛號與佛心感應道交,便能得生彼國,入於蓮苞中,花開見佛。

現在的我,每天總要抽出一段空閒時間唸唸佛,失意時唸,得意時更要唸,唸至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便得身、口、意三業頓時清淨。每唸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我就憶想到阿彌陀佛的悲願以及莊嚴清淨的極樂淨土。或許,在唸佛的當下一念,我已到了極樂淨土,不必等到死後阿彌陀佛才親自前來接引,現下我心中的自性彌陀早就將我接往極樂世界。在那裡,我再也也沒有煩惱,可以專心一意修習佛法,等到圓證菩提,祈願自己能再返歸娑婆廣度一切有情眾生。

當然,佛教的修行以戒、定、慧三學增上為要門,並不侷限於念佛一途。正所謂:「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每個人或許都有不同的根器,也都有適合自己的不同法門。我認為這並不要緊,只要自己找到適合的路,在一門深入、福慧雙修,終將脫離娑婆海,直登涅槃門。

從佛教的宇宙哲學,到佛法對的生命詮釋,已足以說明佛法為何那麼深深吸引我。而在廣大的行門上,則是我日後有待努力加強的重心。或許我們在讚嘆觀世音菩薩示現的大慈大悲之外,也該效法普賢菩薩廣大無邊的行願 ,這是我對自己,也是對每位學佛同修的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