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5-22 09:31:57老太婆
女人的幽默-
也許是「老」的一種必然現象,回憶的時候比向前看的機會多,突然又珍惜起過去的一切,頻頻去參加校友的聚會,望著以前和自己一起玩的朋友,怎麼都變老了。天天看自己看不出不一樣,卻不知道自己也起了同樣變化,特別愛聽「你都沒有變,還是和十多年前一樣。」
記得外子參加他們大學畢業二十周年重聚的時候,流行著一個笑話,說某個同學很孝順,把爸爸也帶來一起開會,後來竟然發現那個頭禿得厲害的人,不是他爸爸而是他本人,歲月無情,才在一起玩的孩子變成了糟老頭。另一次同學聚會裏,也錯把一個同學誤認是她媽媽,集體叫一聲「伯母好!」當場把那位同學氣昏,如此這般的故事一直流傳著,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老之將至,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日前聽一位八十多歲的長者說,別說不感覺老,有所謂的「五年、六月、七日、八時」的理論,說是人的體力到了五十歲的時候,會感覺到一年不如一年,到了六十歲感覺是一月不如一月,七十歲時是一日不如一日,八十歲則是一時不如一時,這樣的話聽了令人感到特別的氣餒,如果九十歲不說一分不如一分,一百歲豈不是一秒不如一秒,更有人生苦短之嘆,隨時都在死神召喚的邊緣?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路,雖然人人都喜歡長壽,但沒有人喜歡老,如何和青春拉鋸一直是一項最難解的課題,在全然無望的情形下說的最多的是從心理建設,告訴自己說不老,就可以不老,所謂心理年齡比實際年紀重要之說,要「人老心不老」,臉上有皺紋不要心上有皺紋,故意隱瞞年紀不說,忌諱「老」這個字,不知道有沒有說服自己?還是掩耳盜鈴地欺騙了自己?但外表的雞皮鶴髮又如何補救?故意視而不見?
讓人想起了一個笑話,一個孩子問爸爸說:「爸爸,我們為什麼稱大自然為「她」呢?父親的回答是:「因為我們不知道大自然的年紀,從這一點看很像女性的她。」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一般人認定女人無論如何會對年紀說謊,總要騙上幾歲才覺得舒服,王爾德甚至於說:「如果一個女人告訴人家她真正的年齡,則這個人不可被信任,因為她連自己的年紀都會說出去了,還有什麼不可以說的?」比較仁慈的人願意相信,不是女人對年齡不誠實,而是這道數學題目不好算,中國算法出生第一天就算一歲,美國有所謂的公歲算法,不一而足,如此一來,就提供了女人可以把二十九到三十歲的年齡用二十年來過,她們可以決定自己什麼時候幾歲,為此可以改寫歷史六親不認。
在美國不隨便問女人年紀,變成了一種約定成俗的社交禮節,但是有人還是不死心,不正面問,可以側面打聽,看似無意卻是有心的探聽。「你小學的時候,賣冰棍多少錢一枝?」如果被問的人沒察覺,興奮地說:「那時才便宜呢,一毛錢一枝。」從通貨膨脹的比例,手指一扳就知道她至少是近五十歲的人了。
更有從另一種角度尋找蜘蛛馬絲,問說:「你和某人是同學?」問起也可以算個八九不離十,不過針對這一點,許多人對於出席同學會興趣缺缺,太多攀關係的同學都老成那個樣子,愛美的女人可不願和她們扯上。
笑語裏有位法官問一位女士說:「為什麼去年問你,你說自己二十九歲?今年問你,你又說自己二十九歲?」這位女士的回答好像也言之成理,「我可不像其他人一直翻供,我重頭到尾說這樣就是這樣,一個答案。」
歲月不留情,靠自己的口中留情。
記得外子參加他們大學畢業二十周年重聚的時候,流行著一個笑話,說某個同學很孝順,把爸爸也帶來一起開會,後來竟然發現那個頭禿得厲害的人,不是他爸爸而是他本人,歲月無情,才在一起玩的孩子變成了糟老頭。另一次同學聚會裏,也錯把一個同學誤認是她媽媽,集體叫一聲「伯母好!」當場把那位同學氣昏,如此這般的故事一直流傳著,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老之將至,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日前聽一位八十多歲的長者說,別說不感覺老,有所謂的「五年、六月、七日、八時」的理論,說是人的體力到了五十歲的時候,會感覺到一年不如一年,到了六十歲感覺是一月不如一月,七十歲時是一日不如一日,八十歲則是一時不如一時,這樣的話聽了令人感到特別的氣餒,如果九十歲不說一分不如一分,一百歲豈不是一秒不如一秒,更有人生苦短之嘆,隨時都在死神召喚的邊緣?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路,雖然人人都喜歡長壽,但沒有人喜歡老,如何和青春拉鋸一直是一項最難解的課題,在全然無望的情形下說的最多的是從心理建設,告訴自己說不老,就可以不老,所謂心理年齡比實際年紀重要之說,要「人老心不老」,臉上有皺紋不要心上有皺紋,故意隱瞞年紀不說,忌諱「老」這個字,不知道有沒有說服自己?還是掩耳盜鈴地欺騙了自己?但外表的雞皮鶴髮又如何補救?故意視而不見?
讓人想起了一個笑話,一個孩子問爸爸說:「爸爸,我們為什麼稱大自然為「她」呢?父親的回答是:「因為我們不知道大自然的年紀,從這一點看很像女性的她。」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一般人認定女人無論如何會對年紀說謊,總要騙上幾歲才覺得舒服,王爾德甚至於說:「如果一個女人告訴人家她真正的年齡,則這個人不可被信任,因為她連自己的年紀都會說出去了,還有什麼不可以說的?」比較仁慈的人願意相信,不是女人對年齡不誠實,而是這道數學題目不好算,中國算法出生第一天就算一歲,美國有所謂的公歲算法,不一而足,如此一來,就提供了女人可以把二十九到三十歲的年齡用二十年來過,她們可以決定自己什麼時候幾歲,為此可以改寫歷史六親不認。
在美國不隨便問女人年紀,變成了一種約定成俗的社交禮節,但是有人還是不死心,不正面問,可以側面打聽,看似無意卻是有心的探聽。「你小學的時候,賣冰棍多少錢一枝?」如果被問的人沒察覺,興奮地說:「那時才便宜呢,一毛錢一枝。」從通貨膨脹的比例,手指一扳就知道她至少是近五十歲的人了。
更有從另一種角度尋找蜘蛛馬絲,問說:「你和某人是同學?」問起也可以算個八九不離十,不過針對這一點,許多人對於出席同學會興趣缺缺,太多攀關係的同學都老成那個樣子,愛美的女人可不願和她們扯上。
笑語裏有位法官問一位女士說:「為什麼去年問你,你說自己二十九歲?今年問你,你又說自己二十九歲?」這位女士的回答好像也言之成理,「我可不像其他人一直翻供,我重頭到尾說這樣就是這樣,一個答案。」
歲月不留情,靠自己的口中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