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10 00:25:10老太婆

白髮感慨

頭生白髮,是人到中年的標誌,一般認為是由於機體功能逐漸衰退,氣血精虧,不能上承於頭所致。通常情況下,白頭發會在四十歲左右出現,先是兩鬢、前額,然後便浸染全球。
當第一根白髮被你偶然面對明鏡孤芳自賞時發現,心境自然會有一絲絲悲涼,於是你咬牙切齒地把它拔去。可是人們說,白頭發不能拔,拔一根長十根。後來果然就應了那話,白髮日漸多了,以至拔不勝拔。於是這才明白,拔,無濟於事。怎麼辦呢?跑到化妝品櫃檯前,買上一瓶“一洗黑”之類的東西,回去一倒斥,再到鏡子跟前一照,果然立馬年輕了許多,但還是高興不起來,因為從心底裏仍沒有踏實的感覺。
不過近年來,白髮作為人到中年的這個標誌,越來越有些靠不住了,青年人早生華髮的現象司空見慣。不少青年剛過而立之年,頭上已見縷縷銀絲,有的甚至20歲不到,頭上便已黑白分明。中年人因了這年輕隊伍的加盟,似乎找到了頭髮不黑的另一種理由;而別人奉承起來也似乎更加的理直氣壯:白頭發算什麼?現在這人十幾歲都有了!真的,你看起來還是那麼年輕!嘖,嘖——儘管知道自己滿不是那麼回事兒,可聽到這話心裏還是很舒坦。
“少白頭”怎麼會突然增多了呢?專家列出了幾種因素:一是現代人工作和生活節奏加快,精神壓力增大,由此引起了機體內分泌紊亂;再就是營養素攝入不均衡;還有空氣質量下降或某些疾病隱患等。這些,都可能導致“少白頭”。其中,人被惡劣情緒所糾纏,是白髮早出的一個重要原因,正像李白所寫的:“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京劇《文昭關》是大家都熟悉的故事,那伍子胥為過關而愁緒凝結,竟然一夜白頭。我相信這是藝術的誇張,但並非毫無來由。記得電視片《中華之劍》裏,就講了一位緝毒烈士的妻子,在烈士犧牲後的幾個月時間裏,便滿頭青絲染霜。那灰發成了讓人觸目傷懷的一道淒美風景,同時透過那一頭灰發,我們也看到了她對丈夫的一腔真情。
“千古紅顏遲暮感,畫中白髮幾曾生”,這是章華《畫美人》中的詩句。人生苦短,白髮的出現是自然規律,真可謂“朝如青絲暮成雪”,想來除了畫中人,沒有人能擺脫白髮遲早都會出現這個事實,無論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但是,白髮只能代表你的生理年齡(這也要大打折扣),卻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心理年齡。所以當青春不再時,更應該保持樂觀的心境,大可不必對高堂明鏡而生悲,更何況還有鶴髮童顏之說呢?有一首詩寫得好“春天的後面不是秋,何必為年齡發愁?只要在春光中結好你的種子,何必在百花面前害羞?……誰的生命與人民的事業結合,白髮就上不了他的頭……”。我也喜歡王勃在《滕王閣序》中的兩個句子:“窮且益堅,甯移白首之心;老當益壯,不墜青雲之志。”
(悄悄話) 2012-08-09 17:4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