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健檢最適當
原標題--解析選擇健檢的四大疑問 資料來源:今週刊電子報
撰文/葉保玉
面對各式促銷花招及琳琅滿目的健檢套餐,民眾該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健檢項目?大多數醫師認為,不一定要在眾多套裝健檢中做選擇,最好的方法是事先詢問家庭醫師或熟識醫師,根據自身健康及家族史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健檢項目。
坊間健檢中心林立,許多大醫院也開始看重自費健檢這塊大餅,面對各式促銷花招及琳琅滿目的健檢套餐,民眾該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健檢項目?以下歸納民眾常見疑問,透過專業人員解答,建立正確健檢觀念。
1.幾歲開始得定期健檢?
根據聯安診所統計,健檢民眾的年齡以三十歲至五十歲占最多,而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主任呂至剛及台大家醫科兼任主治醫師陳皇光均建議,四十歲以上族群都應該有接受健檢的概念。呂至剛說,尤其是有家族史或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民眾,更應養成每年定期健檢的習慣。不過,榮總家醫科主治醫師陳亮恭認為,應視個人而異,以國外健檢為例,部分健檢機構內會有醫師根據個人的性別、年齡、家族史及公共衛生的統計資料,計算個人罹病機率,再評估何時開始接受檢查及接受哪些健檢項目。
2.該做哪些檢查?
陳皇光有感而發地說,台灣民眾只要有一點小症狀,就會衝進醫院說,「醫生,我要做全身健檢」,事實上,沒有所謂的「全身」健檢,因為檢查是做不完的,只能根據個人狀況「量力而為」。若不做侵入性檢查,只以血液、尿液、糞便等檢查為主,約三千至五千元。而常見的健檢套餐介於一萬六千元至三萬元,重要的健檢項目應包括腸胃鏡及超音波。其中,陳皇光大力推薦腹部超音波及女性的婦科超音波,因為超音波檢查屬非侵入性,要價不高,敏感度很高,篩檢項目也多。呂至剛也建議,三十五歲以前的族群若沒有任何家族史,接受抽血、超音波、X光、心電圖等檢查算是比較有意義的檢查。
呂至剛強調,完整健檢項目應涵蓋十大死因(除自殺及事故傷害),包括癌症、腦血管、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器官性疾病。不過,有些癌症預後較差,醫師認為篩檢意義不大,陳亮恭以肺癌為例說,若經肺部X光確診罹患肺癌,屬二期以上,已經無法開刀,必須要做化療,雖然現今已有核磁共振等精密篩檢,但價格動輒上萬元,一般民眾能否負擔是個問題。
主管健檢業務的台北市衛生局醫護管理處處長高偉君表示,為達到最大經濟效益,政府單位免費提供的篩檢項目都會考量疾病篩檢率及治癒率,如大腸癌、口腔癌、子宮頸癌、乳癌及肝癌,而這也是民眾自費健檢可以參考的方向。
3.高價健檢是否為必要?
常見的高價健檢項目包括正子造影、核磁共振、電腦斷層。正子造影約四萬元至五萬元;核磁共振因部位不同價格由一萬五千元至近兩萬元;全身核磁共振檢查則約四萬元;而電腦斷層檢查自數千元至上萬元。陳亮恭說,健檢是經濟問題,端看民眾打算花多少錢知道健康狀況,高價健檢精密度當然比較準確,但仍有局限性。例如正子造影的癌症臨床意義是偵測細胞不正常代謝,是否有遠端細微轉移,作為癌症分期及治療依據,如果完全沒症狀而去接受檢查,經濟效益有待考量。
陳皇光以肝癌為例說,肝癌成長速度很快,每半年要追蹤一次,但一般民眾不太可能每半年花數萬元檢查。至於核磁共振主要及早找出一公分以下的病灶,但對於胃癌、大腸癌、子宮頸癌等表面細胞的病變,效果比較不大,一個負責的健檢應事先向民眾說明。
4.醫院與健檢診所優劣?
而呂至剛則建議,有抽菸、肥胖、相關疾病家族史的民眾比較需要考慮高價健檢。引人爭議的健檢項目包括腫瘤標記篩檢,陳亮恭說,腫瘤標記的臨床意義是追蹤癌症治療效果,但如果用來篩檢癌症,容易出現誤差,徒增民眾困擾。
醫師陣容堅強及後續轉診制度是醫院附設健檢中心的優勢,畢竟民眾可以立刻轉至門診治療,不必再接受一次檢查,而如果在坊間健檢檢出症狀,轉診至醫院還是要接受檢查,造成重複檢查。陳皇光則強調醫師解說品質,畢竟做再多檢查,如果民眾不了解檢查的意義,也是浪費。不過,聯安診所副院長曾碧娟認為,健檢診所的個案化管理、追蹤及流暢的流程是診所的優勢。
不論選擇醫院或是健檢診所健檢,多位醫師均強調,健檢項目應量身打造,若要以有限預算選擇,並非一定要在眾多套裝健檢中做出選擇,最好的方法應該是事先詢問醫師,如熟識的醫師或家庭醫師,再根據自身健康及家族史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健檢項目。
陳皇光強調,健診的正確名詞是「疾病篩檢」,也就是利用特殊工具在「沒有症狀」前,早期發現疾病,並且提供適當治療,以避免疾病、延長壽命,換言之,如果身體已有明顯病痛,應直接就醫。陳亮恭也說,有症狀要找醫師檢查,有健保給付,不必自費做遍健檢。
上一篇:經期調理
下一篇:全民健保可給付國外緊急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