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0-15 03:14:08Oh-Jesus

團隊精神 teamwork!

這是什麼東西?是現在學校上課教授最喜歡搞的一套—把同學們分組做小組報告。如果你受不了這一套的話,那你最好不要來美國唸書,尤其是念公共政策我這一系,因為我們幾乎每堂課都要求團體作業。

我原本也不排斥團隊的概念,不過到了國外,講起團隊合作問題、可就更複雜了一些:因為加上了文化和語言的隔閡!我研一必修的兩門主科:「政治過程分析」和「政策分析」,都把班上同學分成五至六人的小組,換句話說,開學過了三星期後,我就註定要跟幾個人常常見面並討論功課,不管我們看彼此有多不順眼—開玩笑的,其實我的組員還算同質性高的,我們年齡應該都在26歲以下、未婚(見照片,這是在我們有一次開會、順便在某人家一起做晚飯時照的,美食相伴之下當天氣氛相當不錯),不像有一組有兩個35歲以上的「爸爸媽媽」,他們自己或另一半的預產期都在今年12月!很猛吧—我蠻佩服那個小組的成員、達成共識前所要做的溝通。

不過為什麼我要介紹我的小組呢?因為我們組裡的互動畢竟還是成為我開學第一個月裡最難忘的經驗之一~我被某人給氣哭了。現在回想起來雖然也有些忿忿不平,不過我想更好把它當作團隊經驗裡的一件平常事。

那是一個壓力極大的週末—下個星期我們有兩份小組報告要交,又是我們的第一份團體作業。T先生說他週末要去別州參加婚禮,可是他隔天應該會來討論。A小姐(德國來的國際學生)說她的老闆剛好從德國來視察,所以她也不能參加討論。結果隔天A小姐居然出現了一下子,秉著德國人堅毅的團隊精神,提出他對報告的想法;一口答應要來的T先生卻缺席了,不過寄來一封email寫了他的參與討論意見。之後我和剩下的兩個組員討論作業,隔天我們殘缺不全的小組又開了一次會,而T先生始終不克出席。

事前工作分配的結果是T先生要校對我寫的政治過程分析報告,A小姐要負責寫政策分析報告(前提是另外一個組員把她需要)的統計數據準備好;不過事情最後演變為:T先生重寫了我寫好的報告;A小姐跳下去準備原本應該完成的數據,可是最後寫出來的報告卻沒有採用她的資料分析所做的結論。我們兩個都氣壞了—報告交出去的下午一個台灣人和一個德國人同病相憐地數落著美國人的自私自利 :總是把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把團隊擺後面。

我難過地說我最氣T先生的不誠實,我說如果他嫌我英文不夠好就算了,當初為什麼不是他自己寫、而是安排他校對「我的文章」呢?明明就是把我的報告整個推翻重寫,還講地一副關冕堂皇:「你的報告寫得很好,所以我不需要費很多力氣就可以校對…」他從整個討論的過程裡缺席了,雖然最後他寫的報告也確實不差,不過卻不是我們小組得到的共識啊!

A小姐也很生氣另一個女生沒有尊重他的專業,因為她是我們組裡最投入的一員、犧牲個人作業優先來完成小組的工作。她跟我抱怨那名組員控制欲太強,明明不懂卻還要堅持己見。我們最後一次的重要開會因為她私人的緣故要延後到晚上,而我和德國人A都不願意再為了小組多做犧牲-在學校留到晚上等開會。於是最後出爐的報告自然沒有我們發表立場的餘地,此刻A小姐說她已經對我們組灰心了。

以上就是記錄一次很不愉快的小組經驗,我紀念它的目的很單純:團隊合作並非像表面看起來一樣美好、一步可及,同樣地,美國人的美德也不是和他們的愛國情操一樣可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