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15 18:45:20貞子

福利詐欺最可惡(林萬億 摘自中國時報)

千騙萬騙不騙神明,千偷萬偷不偷窮人,這是盜的道義。遺憾的是,文明社會中還有人連義賊都不如,靠福利詐欺斂財。福利詐欺是指以欺瞞的手段,獲得不應得的福利,造成社會福利體系的損害。它的形式多元,手腕創新,以下舉幾例說明:

短報資產。為了領取各種社會救助補助,而故意隱瞞、移轉家戶的資產,使得家庭總資產低於法定低收入戶標準,成為低收入戶,領取各項補助。

假冒離婚。有人辦理假離婚、真同居,以達到符合社會救助的條件。

冒名頂替。有些身心障礙者的家屬、朋友,利用身心障礙者停車優惠證明,長期霸占身心障礙者停車格,導致其他身心障礙者無處可停。

脅迫詐財。有些詐騙集團利用身心殘障者、遊民乞討、申請信用卡、冒貸、假結婚、真移民、賣器官、刷健保卡等圖利。

偽造證件。有些人透過不肖醫師的偽造鑑定證明,取得身心障礙手冊,而領取各種因身心障礙者身分而有的福利。

監守自盜。這是指社會福利的承辦人利用業務便利,將社會福利資源(物資、金錢、關係)納為己有,或挪用,導致國庫受損或福利受益人受害。

圖利自己。這是利用職權,將自己的福利優先辦理,導致真正需要福利的弱勢者反而得到較少的福利。例如,過去常被質疑的軍公教福利站,以及近來一再被提起的健保局員工績效獎金制度。全民健保是強制性社會保險,不屬營利事業,健保局是依法執行,不宜領取績效獎金。相同的例子還滿多的,如:稅捐單位的催繳獎金、軍公教子女教育補助、房租補助、交通補助等。

錦上添花。這是利用社會福利來討好某些不該得到或不必優先得到福利的人,例如,過去國民黨地方黨部將貧民施醫證發給支持者,以討好選民。今天,還是有部分縣市以敬老、育幼之名,將有限的社會福利資源拿來散財。

浮誇需求。這是指需求沒那麼多,卻一再誇大數字,使得資源被濫用。小者如領大把健保的藥不用,或是沒病逛醫院;大者是藥商提高藥價,醫院勸病人多做檢查、多動手術,以便從健保中多領支付,健保財務不透支才怪,總額給付制就是要遏止這個。

大本乞丐。這是指企業以投資社會福利為名,獲得減稅、免稅、土地變更、農地取得等優惠,但是做的卻是營利的勾當。這種假福利真賺錢的作法,以大型財團為多,所以,稱之為大(資)本乞丐,抱者金庫向社會福利要錢。全民健保會走樣,老人住宅變質,照顧服務產業推不動,幼稚園全美語化,都是政府默許財團將本是非營利性質的社會福利,硬要把它營利化或商品化的惡果。(註:有些不是研究社會福利的人,誤以為社會保險不是社會福利。是因為他們將社會福利窄化為社會救助。看一看我國各級政府的預算書就知道社會福利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福利服務、國民就業、醫療保健)。

這十大惡形惡狀的福利詐欺,很少是弱勢者單獨行騙政府,大部分是強勢者利用福利善意,嫁禍弱勢者。要靠完備社會福利法,以及專業、有效率的社會福利行政來遏阻。正在修訂的身心障礙者保護法已將一種身分、全享福利的作法改為根據需求評估,提供福利,可減少這個弊病。

我們舉雙手贊成將福利詐欺,不論是個人、集體、財團都把它揪出來,好讓社會福利回歸濟弱扶傾、劫富濟貧的人間道上,保有社會中最溫馨的一環。(作者為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本專欄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