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2 20:08:00NoWords

[電影] 單身動物園 (The Lobster)

講的是ㄧ個荒謬的世界,不容許單身者的存在。只有有伴侶者才准許在城市中生活,否則還會遭到警察盤問。而一旦單身(例如離婚會被甩甚或另一半離世後)就會被送進ㄧ間特別的飯店,然後在待在飯店的45天內必須找新的伴侶,否則之後就會被迫變成自己所選擇的動物。然而,就算想配對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不僅要互相看得順眼,還得有共同的特點(這一點超級諷刺的)。

不過,有政府就會有反叛軍。有另一群在森林裡生活的單身組織,反而不准成員戀愛,不然就會施以重刑。

而主角想當然爾是個單身者。一開始被送進飯店,但找不到配對者;答案後來逃到森林中反而遇到真愛。
是部黑色的喜劇。雖然表面上是看不起單身者,但事實上對couple也多有諷刺。是很發人深省的電影,非常好看。只是對電影名稱我個人有點意見。The Lobster, 龍蝦,原本是主角打算萬一得變成動物時的選項,不過其實根本不重要,換成什麼動物這部片也成立,這倒也無可厚非。反倒是中文片名,雖然想凸顯「單身」這兩字,可是與「動物園」完全無關。不如取個「單身行不行」之類的片名,反而不會被「動物園」三個字誤導。

故事有單身者,自然會探討兩個單身者如何成為伴侶?而所謂伴侶是否就真的相愛,還是禍難臨頭各自飛?

主角在飯店裡不是沒遇女生對他示好,但他覺得沒感覺的再怎麼勉強也勉強不裡。
不過,究竟是堅持單身然後變成動物比較慘,還是受點傷然後「勉強」配對成功比較慘?我相信變成動物真的很慘。然而在現實中,如果單身不會變成動物,那我覺得勉強在一起的兩個人應該比較慘。

片中,飯店裡理所當然得宣導有伴侶的好處,但那聽起來其實就是諷刺。例如單身者進食若嗆到很可能因為沒人救而噎死,有人陪你吃飯則不會;單身女性走在路上可能遇到歹徒,有人陪伴則不會。此外,也諷刺夫妻間若出現問題,可以生個小孩來當潤滑劑這件事。
另外,最諷刺的,是一定要有共同點才能在一起這件事。例如要兩人都常流鼻血、兩人都鐵石心腸、兩人都近視等。
我不禁想到,現實生活中,我們的確也常常在追求與自己類似,或至少有共同興趣的人。不過共同興趣、共同背景是為了讓兩人更有話題,且更能一起從事一些活動吧。若強求生理上或與生俱來個性的共同點,反而未必是好事吧。
片中拋出了這個議題:若你愛上的人雙眼失明,你會為了跟她在一起而也弄瞎雙眼嗎?
其實,我不確定單身者去看了這部電影後心情會不會好。至少,我是真的開始擔心老了之後會變龍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