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2-13 05:25:00荒原旅人
藍博洲---硬頸的報導文學作家
藍博洲,專注於社會政治現象撰述的客籍作家。一九六○年出生於台灣苗栗,輔大法文系畢業。藍博洲的第一本小說集《旅行者》,共收錄六篇小說,出版於一九八九年,其中〈旅行者〉、〈青春〉、〈旅途〉、〈小站歲月〉四篇,描寫青春期慘綠少年的處境,對於年輕人空虛苦悶及性壓抑的心情,皆有鞭闢入裏的詮釋,令人心有戚戚焉。另一篇〈喪逝〉,曾獲第八屆時報文學獎小說評審獎,透過祖母之死,批判傳統家族的表面關係,撕裂眾人偽善的面具,對封閉愚昧的社會道德發出質難。其中〈幌馬車之歌〉則是關於前基隆校長鍾浩東的生命史,曾發表於《人間》,同時被詹宏志選入爾雅版的「七十七年短篇小說選」,並獲推薦第七屆洪醒夫小說獎。
一九九一年,藍博洲集結五年來有關五○年代白色恐怖的調查報告,以《幌馬車之歌》之名出版,〈幌馬車之歌〉一文再度收錄書中,其間記有王添灯、邱連球、林如堉、郭琇琮、簡國賢及鍾浩東六位受難者的故事。另外,有關「二二八」流亡者及〈人民報導〉三君子---王添灯、宋斐如、陳文彬等人的傳略,則以《沉屍.流亡.二二八》之名出版。藍博洲創作的迷人之處,在於他把歷史事實、田野調查與虛構故事全部融合在一起。在歷史事實中,有文學想像:在田野調查中,有虛構的情節。透過虛實的穿插,讓許多情緒能夠獲得淨化,也使有限的史實獲得廣大的空間。〈幌馬車之歌〉就是這種創作技巧的典型代表。 他以平靜的筆觸,藉著相關人物的口述,編排鍾浩東的故事,書中沒有泛濫的私人情感,卻流露無以言喻的悲哀。
藍博洲創造了全新的寫作手法,在關懷白色恐怖受難者的同時,也為台灣文學開啟不同凡響的道路。黃恆秋曾在其編著的《客家台灣文學選》一書中,論述台灣客籍作家的命題曾提及,前行作家的表現,會直接影響後代作家取材的導向,多數作家皆以小說作品,呈現他們對鄉土深厚的情感,然而有些作家轉而對這塊土地貢獻另一種力量;其中有因為文化流失的自我體認,積極關懷台灣弱勢族群,如劉還月投入「平埔族」的田野調查;亦有重視家園鄉土保育的工作者,如鍾鐵民挺身反抗美濃水庫的闢建,以及鍾喬等人的勞工運動;還有一群投注文學著作翻譯,如彭鏡禧與黃毓秀等人。 藍博洲,則在一九八六年台灣尚未解嚴時期,開始探索台灣戰後最苦悶的歷史,從中挖掘逆流而上的青年事蹟,其開疆拓土精神秉具客家人刻苦耐勞的血液,為台灣留下不容忽視的貢獻。
一九九一年,藍博洲集結五年來有關五○年代白色恐怖的調查報告,以《幌馬車之歌》之名出版,〈幌馬車之歌〉一文再度收錄書中,其間記有王添灯、邱連球、林如堉、郭琇琮、簡國賢及鍾浩東六位受難者的故事。另外,有關「二二八」流亡者及〈人民報導〉三君子---王添灯、宋斐如、陳文彬等人的傳略,則以《沉屍.流亡.二二八》之名出版。藍博洲創作的迷人之處,在於他把歷史事實、田野調查與虛構故事全部融合在一起。在歷史事實中,有文學想像:在田野調查中,有虛構的情節。透過虛實的穿插,讓許多情緒能夠獲得淨化,也使有限的史實獲得廣大的空間。〈幌馬車之歌〉就是這種創作技巧的典型代表。 他以平靜的筆觸,藉著相關人物的口述,編排鍾浩東的故事,書中沒有泛濫的私人情感,卻流露無以言喻的悲哀。
藍博洲創造了全新的寫作手法,在關懷白色恐怖受難者的同時,也為台灣文學開啟不同凡響的道路。黃恆秋曾在其編著的《客家台灣文學選》一書中,論述台灣客籍作家的命題曾提及,前行作家的表現,會直接影響後代作家取材的導向,多數作家皆以小說作品,呈現他們對鄉土深厚的情感,然而有些作家轉而對這塊土地貢獻另一種力量;其中有因為文化流失的自我體認,積極關懷台灣弱勢族群,如劉還月投入「平埔族」的田野調查;亦有重視家園鄉土保育的工作者,如鍾鐵民挺身反抗美濃水庫的闢建,以及鍾喬等人的勞工運動;還有一群投注文學著作翻譯,如彭鏡禧與黃毓秀等人。 藍博洲,則在一九八六年台灣尚未解嚴時期,開始探索台灣戰後最苦悶的歷史,從中挖掘逆流而上的青年事蹟,其開疆拓土精神秉具客家人刻苦耐勞的血液,為台灣留下不容忽視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