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2-13 05:05:00荒原旅人
鍾肇政---台灣大河小說的開創者
鍾肇政,戰後第一代的文學長跑健將,是台灣新文學的傳燈者,亦是台灣大河小說的首創作家。一九二五年生於桃園龍潭,畢業於彰化青年師範學校,二十歲那一年台灣光復,自戰後開始學習中文,歷經六年努力於一九五一年發表第一篇作品〈婚後〉。鍾肇政的作品以小說為主,亦有多部譯作,第一本文集即為翻譯作品《寫作與鑑賞》,於一九五六年出版。六○年代發表長篇小說《魯冰花》,從此展開他長篇小說的寫作生涯,成為戰後台灣小說界歷久彌新的長青樹。歷經四十年的文學歲月,鍾肇政交出輝煌的成績單,長篇小說二十二部,短篇小說集九部(散佚不少),兩本民間故事集,加上三十本譯著,和文學理論介紹,尚有未出版的短篇小說、雜文、電視劇本等,在台灣文學史上留下巨大的足跡。
鍾肇政崛起的五○年代,屬於台灣文學最艱苦的時期。戰火初熄民生凋敝,新一代的台灣人必須重新調整社會價值觀,而作家直接面臨的課題便是克服語言障礙;此外,當時白色恐怖政策下的反共文藝當道,壓縮了台灣文學與本土作家的生存空間。鍾肇政在黯淡狹小的石罅中摸黑前進,一九五七年他毅然創辦了本土色彩濃厚的刊物---《文友通訊》,連繫台灣戰後本土寫作者,彼此互相鼓勵共同思考台灣文學推展之計。雖然只是一份簡陋的油印刊物,參加者也只有九人,卻成為當時文學荒野中的一注活泉。它不但促成李榮春與廖清秀終身投入文學的行列,更點燃了鍾理和最後幾年的文學生命;此外,它啟發鍾肇政開創大河小說、解開台灣文學創作疑點,以及尋找台灣文學發展方向等,諸多文學貢獻皆是當時參與者始料未及的。鍾肇政負責所有相關工作,不但是這份刊物的靈魂人物,也是吳濁流創辦《台灣文藝》最主要的夥伴,七○年代接掌《台灣文藝》,主持《民眾日報》副刊,經常在文學運動方面扮演火車頭,成為其重要作家性格之一。
一九六一至一九六四年,鍾肇政陸續發表《濁流》、《江山萬里》和《流雲》,合稱「濁流三部曲」,成為台灣大河小說寫作的先驅。這部帶有自傳性質的作品,描述作者自己在日據殖民時代的生活與成長經歷。鍾肇政在日本統治下受完整的日式教育,由公學校而私立中學,由於升學考試失敗,出任公學校助教,終戰前夕就讀彰化青年師範,畢業後立即被「學徒動員令」徵服「學徒兵」,至日本戰敗投降,光復後自習「國語」,謀得國民小學教職。小說的環境背景與鍾肇政青少年時期的殖民歲月十分貼近,當時處於日本據台後期,「皇民化運動」與「大東亞戰爭」正如火如荼展開,知識青年心靈無不充滿苦悶與徬徨。殘酷的殖民政策造成鍾肇政失聰,然更深沈的迫害則是內心隱然的傷痕,身為情感敏銳的知識份子,加上青春期心情的蕭瑟,鍾肇政於書中寫下外在與內在黯淡的歷程,可說是台灣知識份子的殖民傷痕文學。
自一九六七年,他以將近十年的時間陸續完成「台灣人三部曲」,分別是《沈淪》、《滄溟行》與《插天山之歌》。這部時代亦置放於台灣被日本殖民統治五十年的歷史,但題材範圍更擴大於台灣社會,「抵抗」貫穿三部主題。三部作品分別以不同的抵抗運動作為時代背景,描繪台灣人抵抗行動的面貌,更重要的是,台灣人意識逐漸形成,成為記錄台灣人的精神史詩。鍾肇政自己曾於《沉淪》的序言中說:「這部《台灣人三部曲》,幾乎是我開始走上文學這條路的時候就想要寫的。…我以一份微怯的心情,讓這部花費我最多心血,執筆期間最長久的作品面世。並且還要以這部卑微而拙劣的作品,獻給在過了五十年間異族統治之後…的我的故土…」 鍾肇政的心靈剖白,赤裸揭示他日夜念茲在茲的鄉土之愛,「台灣人三部曲」從歷史劫難出發,證明文學可以凌越時空而顯現真理,不僅首開大河小說以台灣歷史為素材之先河,同時探討台灣人整體命運,接續了日據時代文學反抗的香火,為戰後台灣文學本土化最有力的實踐。其後尚有「高山組曲」和《怒濤》,也是台灣人精神的堡壘,詮釋了鍾肇政不同階段的文學見解。
鍾肇政崛起的五○年代,屬於台灣文學最艱苦的時期。戰火初熄民生凋敝,新一代的台灣人必須重新調整社會價值觀,而作家直接面臨的課題便是克服語言障礙;此外,當時白色恐怖政策下的反共文藝當道,壓縮了台灣文學與本土作家的生存空間。鍾肇政在黯淡狹小的石罅中摸黑前進,一九五七年他毅然創辦了本土色彩濃厚的刊物---《文友通訊》,連繫台灣戰後本土寫作者,彼此互相鼓勵共同思考台灣文學推展之計。雖然只是一份簡陋的油印刊物,參加者也只有九人,卻成為當時文學荒野中的一注活泉。它不但促成李榮春與廖清秀終身投入文學的行列,更點燃了鍾理和最後幾年的文學生命;此外,它啟發鍾肇政開創大河小說、解開台灣文學創作疑點,以及尋找台灣文學發展方向等,諸多文學貢獻皆是當時參與者始料未及的。鍾肇政負責所有相關工作,不但是這份刊物的靈魂人物,也是吳濁流創辦《台灣文藝》最主要的夥伴,七○年代接掌《台灣文藝》,主持《民眾日報》副刊,經常在文學運動方面扮演火車頭,成為其重要作家性格之一。
一九六一至一九六四年,鍾肇政陸續發表《濁流》、《江山萬里》和《流雲》,合稱「濁流三部曲」,成為台灣大河小說寫作的先驅。這部帶有自傳性質的作品,描述作者自己在日據殖民時代的生活與成長經歷。鍾肇政在日本統治下受完整的日式教育,由公學校而私立中學,由於升學考試失敗,出任公學校助教,終戰前夕就讀彰化青年師範,畢業後立即被「學徒動員令」徵服「學徒兵」,至日本戰敗投降,光復後自習「國語」,謀得國民小學教職。小說的環境背景與鍾肇政青少年時期的殖民歲月十分貼近,當時處於日本據台後期,「皇民化運動」與「大東亞戰爭」正如火如荼展開,知識青年心靈無不充滿苦悶與徬徨。殘酷的殖民政策造成鍾肇政失聰,然更深沈的迫害則是內心隱然的傷痕,身為情感敏銳的知識份子,加上青春期心情的蕭瑟,鍾肇政於書中寫下外在與內在黯淡的歷程,可說是台灣知識份子的殖民傷痕文學。
自一九六七年,他以將近十年的時間陸續完成「台灣人三部曲」,分別是《沈淪》、《滄溟行》與《插天山之歌》。這部時代亦置放於台灣被日本殖民統治五十年的歷史,但題材範圍更擴大於台灣社會,「抵抗」貫穿三部主題。三部作品分別以不同的抵抗運動作為時代背景,描繪台灣人抵抗行動的面貌,更重要的是,台灣人意識逐漸形成,成為記錄台灣人的精神史詩。鍾肇政自己曾於《沉淪》的序言中說:「這部《台灣人三部曲》,幾乎是我開始走上文學這條路的時候就想要寫的。…我以一份微怯的心情,讓這部花費我最多心血,執筆期間最長久的作品面世。並且還要以這部卑微而拙劣的作品,獻給在過了五十年間異族統治之後…的我的故土…」 鍾肇政的心靈剖白,赤裸揭示他日夜念茲在茲的鄉土之愛,「台灣人三部曲」從歷史劫難出發,證明文學可以凌越時空而顯現真理,不僅首開大河小說以台灣歷史為素材之先河,同時探討台灣人整體命運,接續了日據時代文學反抗的香火,為戰後台灣文學本土化最有力的實踐。其後尚有「高山組曲」和《怒濤》,也是台灣人精神的堡壘,詮釋了鍾肇政不同階段的文學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