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7-27 21:02:06後知後覺

老同事

企業毒藥

前幾天,在一家小小的自助餐店用餐時,瞧見一位過去的同事,她一個人默默地打菜、進食,但是我並沒有過去打招呼,很簡單,過去相處並不愉快。

當時,她的職務是「董事長秘書」,那個位置雖然沒有總經理、處長那麼高貴,可是卻沒人敢輕視她,因為她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把你的閒話一說再說,直到老闆找你詢問或是責罵,加上老闆特別喜歡獲得資訊,尤其是那些微不足道的小八卦,所以不少人經常莫名其妙血流成河,當然,我就是其中之一。

爾後幾年,聽說那間公司垮台,從數一數二的規模變成支離破碎的小本生意,老闆遠出國外,幾位曾經是老闆身邊的紅人也四處分道揚鑣,後來碰見幾位都不免欷噓幾句,其實,我心裏可樂著呢。

當時在公司裡有一個特色,就是人力的流動非常快速,來來去去彷彿避寒避暑的海鳥,老闆曾經親口對我說,公司裏員工來來去去都不可靠,只有這幾個始終跟著我,所以當然比較信任聽從。

我的感受剛好相反,就是因為總是有這幾個心腹一天到晚咬人,你的屬下才留不住,一個留不住人才的公司,下場可想而知,那些所謂企業的忠貞幹部,恰巧也是謀殺企業的劊子手,老闆的心術不正,當然四周的搖尾份子就活繃亂跳,生意做得好是運氣,做不好才是應該,歷史上這種前例實在太多了,絕大多數的朝代滅亡都跟這些脫不開,拼老命幹活的比不上逢迎拍馬的,功績偉大的不如關係親密的,企業不倒,簡直沒天理。

稍有經驗的人都知道,企業中的員工如果老人過多,表示這個企業落伍、退步,很簡單,老員工以安定為主,對於變化的事情興趣缺缺,因為那些新的事物可能使他們變得不適任,而企業絕對需要新血,帶來新觀念,也帶來活力,然而,新進人員不見得能適應已經成形的傳統企業文化,所以流動性高,老闆便以為老員工忠心耿耿比較可靠,當然,代價就是整個企業變成一個慢速前進的蝸牛,然後在市場中逐漸衰退。

許多公司在面試新人的時候,總會把應徵者過去的年資仔細評估一番,凡是異動頻繁的大都不予考慮,或者不斷地強調忠誠的重要性,當你碰上這種企業的時候,就要仔細考慮,如果你的個性得過且過、軟弱無力,甚至你是一隻打不死的蟑螂,那就可以考慮進去孵蛋,相反的,假使你希望有所發揮表現,創造一個新氣象,這種老員工充斥的環境絕對是你的屠宰場,到時候還要麻煩別人替你撿拾四處散落的粉身碎骨。

事物都有兩面的作用,資深員工向心力強、裹不足前,新人注入朝氣,卻漂浮不定,聰明的老闆應該把新人帶來的東南西北灌輸在老人的腦袋裡,幫助他們成長,也鼓勵他們急起直追,唯有呆子才會把「忠心耿耿」這種封建思想拿來當寶,因為這些落伍的傳統思想,以及親如手足的關係,足以將許多企業發展的大好機會毀之殆盡。

如果你在公司裡已經呆滿三年,表示你逐漸在退化,甚至如果你甘心繼續停留,那你更沒有應變能力,一個企業中最應該具備忠誠條件的就是老闆,絕對不是傻不愣登的員工,那些把自己當成公司台柱的老人,其實就是企業的毒藥。

舉個實例。
有一個數百人的公司,有許多做滿20年以上的員工,老闆規定所有報告一律用手寫,不得用電腦打,他認為電腦是一個糟糕的東西,使人喪失拿筆的能力,同時電腦的報表數字會發生錯誤,還不如用計算機來得準確等等,所以這個公司的倉庫、人事、採購、客戶管理等依然是採用人工作業。

不過,也沒有人向老闆提出意見,這裏的員工被教育「絕對的忠誠」,意見不可以違背老闆的思想,曾經有一位主管看不過去,把家裡自己的電腦帶來使用,被老闆的親人指責他倒行逆施,只好又帶回去。雖然公司其他部門還是有電腦,但是經常被老闆和親戚質疑與挑剔。

這個企業裏的資深員工,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地方呢?做滿20年,也丟臉20年。

我高高興興吃我的自助餐,從頭到尾不看老同事一眼,深深地厭惡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