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波迪蒙特瓷器的故事
卡波迪蒙瓷窯所製作出來鼻煙壺、寶盒、酒壺、酒杯、手杖頭以及茶盤等,創作靈感多來自邁森、威尼斯等地的工藝原創品。義大利威尼托區出產了百分之80的卡波迪蒙特瓷器,並遠銷世界各地,字母N的標記保證了原產地。每件卡波迪蒙特瓷器都經過兩到三次高溫,攝氏1280度的焠鍊,待陶土硬化後進行人工彩繪,每個步驟以及技術都是傳統而保密的,只有收藏家才能真正了解其中珍貴。
法國波旁王朝的查爾斯三世,他愛好陶瓷,在那不勒斯創作出Capodimonte風格瓷器。1743年,他征服了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王國,不顧奧地利人的反對,前往那不勒斯建立自己的皇宮,連同他的顧問、藝術家、藝術收藏品(繼承自母親Elisabetta,法國杜卡家族後代)都遷往該處。1738年,他與瑪麗亞沃爾堡結婚(奧古斯特二世的女兒,奧氏是薩克森州統治者,創辦歐洲最早的邁森陶瓷廠人物)過去,新娘的嫁妝,包含了許多箱子以及裝滿了餐具瓷器和茶葉等,這引起查爾斯三世自行生產瓷器的興趣。
1740年,查爾斯三世在自己王宮庭院燒製磁器,經由助理維托里奧薛伯斯的協助,嘗試新的粘貼技法,成功地生產卡波迪蒙特瓷器。主要的材料來自威尼斯、德勒斯登。到了1743年,生意越來越好,查爾斯三世命令建築師費迪南設計新的工廠,延請各地有名的藝術家、繪畫師駐廠。
1743至1745年之間,製模師朱塞佩格賴斯創造了傳統戲劇為主題的瓷器,包括生活場景等內容:打鬥、小丑打牌,或是義大利麵條等,另外也不缺宗教、神話,或是音樂家、歌唱家、農民、漁民等平民百姓。
當時,卡波迪蒙特瓷器的標誌是個淡藍色的皇冠,或是金色波旁百合。他們既不是洛可可風格,也不是現在所熟知的現代風格。1745年記載,卡波迪蒙在那不勒斯的第一家店,已有著非常高水平的藝術和工藝性的瓷器產品。大約 58名員工的工廠裡,每一個具有影響力的藝術家,他們帶著他們的子女、親屬,安置在各個部門,當作自己的學徒、接班人。
1759年,查爾斯三世離開那不勒斯,前往西班牙就任國王,他的那不勒斯王國就留給他的小兒子費迪南德,以及監護大臣 Tanucci。跟隨查爾斯三世過去西班牙的是他心愛的瓷業公司(藝術家、工人、機器設備以及近5噸粘土),但許多人仍留在那不勒斯。臨走時,查爾斯三世拆卸或毀掉一切可能洩露秘密的設備。從燒窯拿出的半成品都打碎後,就地掩埋。至於成品就拋售。
到了西班牙,查爾斯三世立刻在馬德里附近建立了一個新的工廠,只是1803年後,不再生產藝術瓷器,反而製造比較普通的石膏作品。來到西班牙的卡波迪蒙特日漸式微,但是,費迪南德仍決定在那不勒斯繼續他父親的志業。1780年他成立了一個新的瓷器廠,接下來的15年,卡波迪蒙特瓷器有著更高的質量水平,並生產各種無釉素身陶瓷,這不同於早期有光澤的瓷器。此際,標榜那不勒斯生產的字母N成為標誌。後來,法國大革命威脅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王國,造成工廠無以為繼。直到1896年,佛羅倫斯的Doccia(Ginori)瓷器才合併了那不勒斯的工廠。
1925年,這個故事重新找到起點,米蘭的雕塑家賦予傳統瓷器的現代生命,卡波迪蒙特漸漸地為人所重視,今天的發展除了再次揭示輝煌的過去,也加進了當今設計的原創性,增加現實與幽默的觀點。
上一篇:織品當然是細工
下一篇:古典,有著濃厚的詩情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