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8-27 11:03:09筆記本媽媽桑

紅酒,有這麼好喝嗎?

→請先連結:http://tw.photo.yahoo.com/notezone9999/ab2/

讀完網路上一堆討論紅酒的文章,上頭堆了一堆法文、英文、
拼錯的西文…等等的酒名之後,除了眼花背痠,我不禁開始質
疑:紅酒,有好喝到這種程度嗎?

當然,家裡的確是有幾瓶喝完的紅酒瓶,雖然不是去大賣場買
的那種低價位的紅酒,不過也不是什麼特棒的名牌(比起網路
上的那些名酒來說)。前陣子錯買了一瓶紅酒,推薦的老闆說
:「妳應該會喜歡這瓶酒,因為S也很喜歡這個味道。」S是我
的高中同學,老闆是她的法國男友,因為信任同學的口味,我
想這瓶酒喝起來應該是不會太差。買回家後,一切就定位把酒
塞轉開,乖乖醒完酒,拿出捷克的紅酒杯倒入半杯,接著非常
期待地喝了一口,當紅酒緩緩地滑過舌尖、味蕾與舌根,過了
半晌,我的心立刻淌下懊悔的血:可惡,這是法國酒!只怪自
己買紅酒時意志不堅人云亦云,下場當然得自己負責。我個人
對於法國的紅酒敬謝不敏,只要是法國的紅酒,我喝起來都只
有一個字形容:澀!法國酒香是香(哪瓶紅酒不香?),但喝
起來的單寧味都很重,總之就是澀,喝了一口就不想再喝了。
唯一能接受的只有薄酒萊的酒,記憶中兩千年的還不錯,其他
年份味道都挺普通。我記得日本SMAP的團員之一稻垣吾郎曾演
過一部名為Sommelier的日劇,他在裡頭就是扮演一位天才so-
mmelier,針對酒的特性來激勵劇中的角色, 例如他挑選薄酒
萊鼓勵劇中的角色重新出發,便是取其新酒等於新生的意思。

家裡其他的紅酒瓶,嚴格說起來都是波特酒的酒瓶。波特酒是
葡萄牙特有的紅酒,喝起來比一般的紅酒甜,它的製法是趁發
酵過程中,尚有糖份存留,將其置入白蘭地的酒桶中,之後便
停止發酵,以保留天然的糖份。喝起來的口感除了甜,也不會
嚐到紅酒中特有的澀味,酒香濃郁,我常喝的是Tawny Port
陳年的波特,我倒很想試試看Vintage Port特優年份波特酒是
什麼滋味。另外,智利酒也是不錯的選擇,喝起來的澀味較弱
,有濃郁的果香,推薦Santa Rita出產的120系列。

話說回來,對於紅酒接受度,坦白說沒有這麼高的我,與其花
許多學費去買一堆冤枉酒回家喝,倒不如向朋友拿多餘的酒箱
,來做手工筆記本有趣多了。酒箱的質感拿來做手工筆記本的
封面是再好不過,為了承受一瓶瓶的紅酒的重量,酒箱的瓦楞
紙密度都比較集中,與我們平常看到的紙箱不同,所以在打洞
時會比較費力,必須拿榔打把要打洞的地方先敲一敲壓平。支
解酒箱的過程好玩是好玩,但耗費的功夫也會比平常久,最有
趣的部分莫過於思考該如何「構圖」,哪一個部分割下來做封
面會比較好看,因此,每一本手工製造的酒箱筆記本是絕對不
會撞本的。

酒箱筆記本二號,為義大利酒,Feudo Monaci這個牌子義大利
文意思是指僧侶的封地,其歷史溯至西元1480年;另外酒箱筆
記本五號也產自義大利,不過它是白酒,葡萄栽種的品種是
Pinot Grigio。酒箱筆記本三號與七號均為法國酒,我們看到
三號筆記本的圖案是一個城堡,沒錯,它的產地是以一個城堡
的名字來命名,也是所謂的A.O.C Wine(特定優良產區的酒);
七號是法國南部出產的一種餐酒。四號與八號都是智利酒,均
為同一個酒廠,四號筆記本出產的酒釀製的品種
Cabernet Sauvignon,港人稱做赤霞珠,聽起來很有趣,感覺
像是沈殿霞之類的人物,喝起來的口感也比較濃;另一款
Merlot的品種,這兩種酒種在智利釀造的地區很廣泛,每年出
產的質量也一年比一年高。最後酒箱筆記本六號,是澳洲的紅
酒,Hardys酒廠是澳洲第二大酒廠,Varietal Range是其較為
平易的系列,注意到了嗎?一號與九號那些細長條的可愛筆記
本,也是利用Hardys的酒箱做的喔。

裁好酒箱筆記本的封面,放到打洞機上打洞、對齊雙線圈的間
隔後放上去,再與打好的六十頁(白色、米色各三十頁)一百
磅道林紙一起平壓,一本手工筆記本便大功告成。這種費心手
製的感覺,其實有點像在釀造一瓶酒,彷彿在每個釀酒人的心
裡,每一瓶酒都是不同的生命,而每一本筆記本在我心裡,也
是這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手工筆記本。妳可以不愛紅酒,但請別
忘記拿到酒箱筆記本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