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31 21:18:46noel

分析:中俄在蘇丹的考量

雷諾茲
BBC國際事務記者
國際特赦組織指責蘇丹政府違反聯合國禁令的報告,將進一步增加國際間的外交壓力,要求把武器禁運擴大到整個蘇丹。
蘇丹政府被指把武器非法運送到達爾富爾地區然而,中國和俄羅斯的態度將十分關鍵,兩國對於向蘇丹實施制裁都表現謹慎。目前來說,聯合國的制裁有其不足之處。
2005年通過的第1591號決議,禁止向達爾富爾衝突各方供應武器,但是並沒有限制向蘇丹政府買武器。這項技術漏洞使得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家,繼續向蘇丹政府出售武器。國際特赦組織表示,蘇丹政府把這些武器用在達爾富爾,而中俄應該清楚知道武器的去向,因此應停止繼續武器交易。
國際特赦的報告指出,中國在2005年向蘇丹政府運去了總值8300萬美元的武器和零件,而俄羅斯則運送了價值3400萬美元的軍火。

如何看中國在非洲增加影響?

沒有違反禁令

中國和俄羅斯的這些武器銷售並沒有違反聯合國的上述決議,但是蘇丹政府把武器轉移到達爾富爾地區的行為,則違反了決議。事實上,中國近來已經對蘇丹政府採取更強硬的態度,希望迫使蘇丹接受聯合國在當地部署維和部隊。中國在蘇丹有著重要的石油利益,根據美國外交關係協會的估計,蘇丹有64%的石油出口到中國。由於這種利益關係,中國不願意對蘇丹政府咄咄逼人。
此外,俄羅斯也在蘇丹石油的工業投資不少,不過俄國自己也有石油,並不像中國那麼迫切在世界各地尋找能源。俄羅斯傳統以來也是蘇丹的武器供應商。事實上,莫斯科並不完全是因為石油而不願給蘇丹壓力。俄國現在決心迴避美國和西方勢力的鋒芒,不想與之針鋒相對,因此在蘇丹問題上小心謹慎。
目前聯合國安理會正在討論擴大聯合國的禁運條款,使之涵蓋蘇丹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