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24 21:11:15noel

慾望恐懼交錯 股民戴鋼盔向錢衝


中時電子報╱朱建陵/北京專題報導 2007-05-12 04:35 調整字級:



許多專業經理人都以「瘋狂」兩字來形容大陸股市現況。從業十年的基金經理人鄭潛說,「連過去那些沒有炒過股的人,現在都給我推薦股票了」。平安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高利說:「現在的市場我們都很難看懂了」,因為今年以來,他和同事的分析往往和隨後的真實走向相左。

最新一期《南方周末》以「左邊是慾望,右邊是恐懼」,報導本月大陸股市牛氣衝天情況。去年十一月,上海證券綜合指數還只有二千點,兩個月後跳到三千點,今年五月衝破四千點大關。

七、八個月前,在大陸股市中,一○%、二○%收益率就能換來周遭豔羨的眼光,但現在,三○%的收益率還會被人嗤之以鼻,五○%收益也證明你擁有的只是大眾智商。

造成這種牛氣衝天景況的原因之一,是大量散戶的進場。截至四月下旬,大陸已有九千二百五十餘萬股民,僅四月廿六日一天,深圳、上海兩地股市開戶數就達卅二萬五千餘戶。扣除農村人口,可以說,現在每個大陸城市家庭都已在炒股,且幾乎人人是「股神」,買什麼賺什麼。

外資大舉進場,也是大陸股市飆漲的主要原因。去年大陸房地產市場投資的六○%來自境外,但與去年同期比,今年一至四月外資在房地產業資金比例下降四五‧二五%。專家認為,由於中共官方加大調控房地產業的力度,房地產獲利能力大減,外資因此轉進股票市場。

外資炒作後的散戶跟進,引起輿論界憂心,因為大陸城市居民人人炒股的背後,並不是人人擁有閒置的資金,許多人是透過房貸或親友集資進場,甚至許多是老人的養老基金,一旦股市泡沫破裂,對大陸社會造成衝擊將極為巨大。

這種股民恐懼、社會輿論憂心的具體表現,是上月廿四日,市場傳出《人民日報》將發表打壓性社論的傳聞,造成當日深圳、上海股市激烈震盪,恐慌出逃現象明顯。這是因為,一九九六年正當大陸股市欣欣向榮時,《人民日報》接連兩篇社論,使上海證券指數從一二四八點下跌到九○五點,股民記憶猶新。

事實上,今非昔比,現在多數大陸經濟學家已反對再以行政力量打壓股市泡沫。

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巴曙松接受《南方周末》訪問時,就引述美國前聯邦儲備理事會主席葛林斯潘的話說:第一,當泡沫破滅時,才能知道有沒有泡沫;第二,政府機關能做的,是當泡沫破滅時延緩疼痛,保持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大陸多數經濟學家主張讓市場主導一切。

與學者專家「讓市場歸市場」相符的,是《人民日報》在股市鬧出「社論」傳言的隔天即發表聲明,譴責有人以該報名義捏造假社論。在這種鼓勵下,大陸股市繼續飆漲,「爬得高,跌得重」的傳統投資理念,早被大陸股民嗤之以鼻。

總體上,大陸散戶投資者都有共識,就是政府不會強行讓股市泡沫破裂,一是考慮到明年將舉辦奧運,二是股市已牽涉將近一億老百姓的生計,政府如果介入不當,恐怕將引發社會動盪。

但即使政府不介入,大陸專家仍相信,大陸股市不可能跳脫市場規律,今年下半年,上海、深圳股市必然要經過一次震盪調整,屆時股價甚至將會下跌三成之多。

事實上,近日滬深股市已出現量縮現象,而廣受大陸股民歡迎的專家博客(部落格),也開始以「假若大跌,我們將如何自處」,警告那些被牛氣衝昏了頭的大陸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