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9-22 23:59:16阿婆

牛骨老菜湯的聯想(中)

 
 
 
 
九月,夏末秋初,真是個好季節,好到沒話可說。面對這份美好,真有點遺憾為人的極限。和大自然相較,我們那裡只是渺小!這麼美好的裡外上下,年輕人也許會走進大自然,可我呢?套上一件圍裙,繼續弄我的牛骨老菜湯。

把前一天煮(事實上是烤箱烤出來的)好放在冰箱裡的骨頭湯拿出來。如此一來,油脂就百分百的凝結成固體,筷子一夾,一鍋牛骨湯就不帶任何「對身體不好」的油脂了!再把骨頭撈出來(以免煮太久牛小排的肉都變成楂)放在別處蓋好。把先前泡了很久的老菜梆子,放進湯裡慢火燉熬。

事實上,對於要不要去脂,我還有一番掙扎。首先是去了油脂的湯,口味會大不如前。再就是,我真得要那麼健康?而油脂難倒對身體真的不好?可是想到我四周的朋友,沒有一個不指著我笑,說我不要命的不忌口,早死活該!這次,我是「乖乖」的把油脂當成垃圾丟掉。而曾經,油脂非但不是垃圾,簡直是寶貝!一個大碗裡,若能飄著幾個油圈圈,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呀!

這是我第一次用老菜乾來燉,沒想到一兩個小時之後,菜葉子吃起來還是會有咬不甚斷的纖維。這讓我明白,為什麼那個小餐館在很多同類的湯煲中,屬這個最貴。當時女主人回答我的疑問時是說:因為這湯要煮很久很久啦!

這樣說起來,這道牛骨老菜湯,該是挺麻煩挺費工。不論是瓦斯還是電爐都得開個幾小時。這又讓我想起早年的日子。在來台讀大學之前,一家的膳食都是我負責。那時我們用所謂的煤磚:一個大約直徑12公分高10公分,由煤粉壓成的圓柱體,中間打有圓型空洞。通常是將兩個疊放在不算重的鐵皮爐筒裡。全天廿四小時燃著,煮飯時把下方的小門打開讓氧氣進入,火就會旺。不用時把氣門關合,就只勉強維持不至於熄滅就好。

對於這種煤磚爐的記憶還真是不少。只提一件比較有趣味的:剛搬來新家,不見容於附近的孩子們,常被欺負。那時是初中一年級(現在的國一)的我。就把燒過變白了的煤磚,疊放在一家人擠住的二樓小房間靠街的窗子低下。如果發現仇家在窗下經過,就捧起一個,對準人家的頭摔下去。不論是掉在頭上或是地上,因碰撞而崩散開來的煙灰,比不上原子彈,可在心理上的衝擊,在當時,也算是驚天動地,那時的我,好像從生下就已經是:豁出去了!所幸,命中率不高,但也算是做了「不想被欺負」的明顥有力的宣示。效果應該還不錯。

廿四小時都燃著的煤爐上,經常是放著一大壼水,有的人家是溫著一大壼的麥香茶。偶而燒個牛骨老菜湯,是件很棒的事!小小的火,不需要什麼人管,慢慢的自己在那裡時滾時不滾的咕嚕著,屋裡一整天會散發一種帶著些香味的水氣。尤其是我家從沒吃過什麼牛骨湯,在朋友家裡遇上這碼子事,小小的心靈像是冬天裡看到陽光似的那晶亮。


圖片:
圖中的火爐是更早期的「煤球」或木炭爐。文中的煤磚爐除了形狀上是較高的圓柱體,爐壁和下方的小氣門都是一樣的。當然我在美國是沒有看到,否則想也會弄一個在家,擺在一邊,不知做什麼用處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