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06 16:37:15愛拍照的小阿姨^^
20060131 馬籠宿 日本最早旅館街
妻籠宿、馬籠宿位於長野縣,兩地相距大約有8公里,是古老的旅館街,從17世紀就開始服務長途跋涉的客人,現在保留下來的街景,大約是150年前的模樣,古老而幽靜。
17世紀的德川家康時代,當他完成統一全國大業之後,立即著手整修道路,從江戶(東京)為起點,修築了5條道路,妻籠宿、馬籠宿就位在其中的「中山道」;中山道全長有540公里,穿越木曾山脈的部分也被稱為木曾路,木曾路上有11座驛站,妻籠宿、馬籠宿也在其中。而中山道全部設有69座驛站。
商賈往來頻繁,也造就了妻籠宿與馬籠宿極其繁盛的年代,不過,當交通工具由雙腳晉升為火車及汽車,而這些路線又未劃經這兩地時,沒落於是成為不可逃避的命運。
幸好地方人士的保護意識覺醒得很早,1968年,妻籠宿就開始朝觀光化發展,並取得當地居民的「三不」共識:不賣、不借、不破壞,讓古老的景觀能長久保存下來。
妻籠宿、馬籠宿能發展至今天有接近90萬觀光人次的規模,日本文學家島崎藤村的名著「拂曉前」是背後的推手;島崎藤村是馬籠宿人,生於1872年,當地人特別修建了一座藤村紀念館。
走在一路下坡的石板路,兩層樓高的木造房屋沿街而立,屋前屋後沒有太多裝飾,但各家都種植了繽紛的花卉,簡樸卻讓人流漣,仍然轆轆轉著的水車,在這充滿懷舊氣氛的街道上,民生作用大概已不如景觀效果強烈。
商賈往來頻繁,也造就了妻籠宿與馬籠宿極其繁盛的年代,不過,當交通工具由雙腳晉升為火車及汽車,而這些路線又未劃經這兩地時,沒落於是成為不可逃避的命運。
幸好地方人士的保護意識覺醒得很早,1968年,妻籠宿就開始朝觀光化發展,並取得當地居民的「三不」共識:不賣、不借、不破壞,讓古老的景觀能長久保存下來。
妻籠宿、馬籠宿能發展至今天有接近90萬觀光人次的規模,日本文學家島崎藤村的名著「拂曉前」是背後的推手;島崎藤村是馬籠宿人,生於1872年,當地人特別修建了一座藤村紀念館。
走在一路下坡的石板路,兩層樓高的木造房屋沿街而立,屋前屋後沒有太多裝飾,但各家都種植了繽紛的花卉,簡樸卻讓人流漣,仍然轆轆轉著的水車,在這充滿懷舊氣氛的街道上,民生作用大概已不如景觀效果強烈。
馬籠宿街道舖設的還是當年的石板路,兩旁的木造房舍開設各式店家,充滿古意的喫茶店、居酒屋、藝品店、旅店林立,每家門前都種植了繽紛花卉,有的還保留了當年使用的水井與水車,更添古意;漫步懷舊街道,感覺很棒!
(大部份文,來自網路搜尋)
(大部份文,來自網路搜尋)
上一篇:一個人的旅行:初訪日本
下一篇:日本貍貓特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