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1 23:13:41

 2020

記得十幾年前,第一次到法鼓山散步,看到悲欣交集匾額時,莫名鼓動的心情,那時候被煩惱和執著層層包圍的自己,對於所謂開悟,同樣執著,第一次認識人生的開悟原來可以只是短暫瞬間的脫離執著,但沒有持續修行,人生很快就又會被層層的煩惱追上包覆,這個理解,讓我悲欣交集。

十幾年間,忙碌的人生,讓我暫時忘了當年的短暫理解,深陷許多執迷之中。在煩惱擔憂之際,以經文安頓身心。心經和金剛經是我最常念誦的兩部經文。心經篇幅較短,接觸較早,因從小就會背誦,常常是我心煩時默誦的經文。金剛經則接觸較晚,依稀是離家工作後,母親給的經本,要我可以念誦。金剛經念起來很迷人,有很多邏輯思考,有時候有些句子實在想不通,但網路師父講經的內容或是古代註釋,有時還是無法幫我解開我想了解的癥結。因為這樣的機緣,我買了蔣勳的「捨得 捨不得」,我想看蔣勳,怎麼理解金剛經,用生活的角度,而非講解的角度。

2020年的第一天,我翻開序,嘴角就不由得上揚。因為唸完一套金剛經需要點時間,我常常在想,理解不夠嗎?為什麼要常常念?蔣勳在序就回答了這個問題。他抄經給悲傷的朋友,但發現此舉無法安慰朋友。才發現,「不驚,不佈,不畏」這幾個字要理解很簡單,要做到卻是這麼的困難。離開經文,回到生活本身,落實才是真正的修行。所以蔣勳理解為:「原來要一次一次的讀,不是要讀懂意思,是時時提醒自己。」

我也發現,有讀經的時期,生活上遇到一些事情,經文就會自動浮現,確確實實的提醒。有些事情,不是不懂,但沒有提醒,執著煩惱的網很容易就包覆住我們的五感,再難感受清明與做出適當的判斷。

生活即是修行,感謝提醒我十幾年前已知,但淡忘的悲欣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