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2-11 17:18:36破布子

誰是女性主義者?

這個寒假與學妹一同聚餐,聚會裡她提及在學校中籌辦許多與性別研究相關的演講及講座,但是仍有許多生理男同學不是很滿意各個場次,主要是因為他們提到很多女生自己本身會借用「女性主義」以得到不平等的待遇,關於這個狀況有許多層次可以討論,在此之前,我必須言明:「並非所有生理女性都是女性主義者」,有些生理女性反而盜鈴掩耳,以「女性主義」或是「女權高漲」的理由反過頭來壓迫男性,或是目的並非追求兩性平權,而是逃避責任。
有許多人急於認同並聲明自己是女性主義者,有些人則是避之唯恐不及,前者就不需要討論,因為每個人對於「女性主義者」的定義與標準不同,不過在此還是需要進一步闡明:「女性主義本身有許多流派,從自由主義女性主義開始發響,繼而有基進女性主義、女同志主義、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現代社會主義女性主義、精神分析女性主義、存在主義女性主義、生態女性主義,再而後現代女性主義、後殖民女性主義與後女性主義等,各流派對於性別不平等的詮釋與解釋有所不同,追求性別平等過程與目標當然也有所不同。」
因此女性主義者有多樣面貌,並非「單一」、「絕對」,而是多元瑰麗圖像。一開始的女性主義則是希望由「女性視野」檢視社會現象,再而進行改革,再建立新性別平等世界。1995年於北京召開「聯合國第四屆世界婦女會議」中提到一個重要的概念-性別主流化,性別主流化主要的訴求是要求政府全盤地檢討目前勞動、福利、教育、環保、警政、醫療等政策裡,隱藏著的性別不平等,重新打造一個符合性別正義的社會,這次的會議宣言希望將「女性視野」轉換成為「性別視野」(gender vision)以達到性別平等的世界。
然而許多人排斥,甚至斥責女性主義流派與思潮出現,認為女性主義都是要「打壞彼此感情」,這般對於女性主義的醜化、污名化、惡魔化狀況於早期的「媒體再現」當中清晰可見,這樣的形象讓未了解或是清楚女性主義的人卻步、排斥,當一個人拒絕與該對象溝通或是對話,就很難真正了解真正涵義,我並非鼓勵所有人都要成為「女性主義者」,但是當你/妳不認同或是斥責該目標物的同時,至少先進入並了解該標的物論述些什麼?主張些什麼?而不是指單單針對媒體、教育、家庭、人際等彼此口耳相傳對女性主義主的印象。
另一個值得討論的層次則是與性別相關政策制定與保護,依稀還記得大學時某位教授說到自己不了解「為什麼女性需要保護?」因為在她身邊的女性都是留美留英回國博士,以他的生活經驗而言,「女性」並非受到壓迫,有時候還比自己有「權力」,印證傅柯所言:「知識即權力」(Knowledge is power.),這位教授因為本身的知識產生權力,而其周圍的教授也因為知識而有力量,相互交錯之下,比較難看到其他階級與種族加進性別之後的困境,所以女性主義一開始從單純的「性別」因素到現在則是從更多不同的角度切入,諸如種族、國族、年齡、階級加入性別一同討論。然而,為什麼在政策治定與執行上女性要受到保護?佐以「精神分析女性主義理論」與「存在主義女性主義」認為:性別是形成,而非天生(Gender is building and doing, not born),而今的性別角色與不對等關係位置主要是因為社會制度-父權制度(Patriarchy)和資本主義(Capitalism)為主軸-所建構出來性別權力不平等,西蒙波娃如是認為;精神分析女性主義更認為這樣的偏見與歧視是根深蒂固於我們的潛意識當中,因此提倡「雙親育兒」,讓社會建構出來的「厭女情節」得以消弭,同時也可以減少與父親的隔閡,這是為什麼要制定保護政策的基本假設,試圖推翻之前對於壓抑、壓迫或是污名女性的合理化行為,但是這些性別弱勢(此脈絡所論述的性別弱勢限於生理女性,四性並未加入討論)受到長期不平等對待,因為長期受到打壓而競爭起點不同難以很快的平反而達到性別平等,因此需要有「母性保障」的律法,這套律法並非是目的,而是達到「性別平等」的手段與過程。
有年跟同學到台東出遊,一個相當要好的國中同學一見到我就告訴我他需要接受我的輔導,主要原因是因為他的班上他是唯一的生理男性,因此很多女同學因為他的「生理性別」很多事情都推諉他處理,覺得受到不平等待遇,但是又不能提出抗辯,因為他本身是的確是生理男性,所以希望我給他一套解釋,為什麼很多女性嘴裡說要性別平等,反過頭來卻是他受害?這個問題就跟大學學妹難以回答的問題相似,而答案相當複雜,並非可以容易以一言蔽之,因為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與生理學等許多觀點都可以提出一套解釋,有的理論是相互印證,有些則是彼此質疑甚至相互駁斥,而這些理論觀點,納入女性主義觀點之後,開始對這些學科進行質疑、解構、批判並試圖再建構,主要是因為這些理論大多都是「男流」觀點,當中最有名的則是佛洛伊德(Freud)針對男女性的心理發展則有不同的標準與詮釋,其認為男性因為經過「伊底帕斯情節」與「害怕閹割情節」之後,可以從本我到達超我,而女性因為從仇恨母親到認同母親的過程,只能從本我到自我,無法達到超我,然而這樣的觀察與歸納主要是從佛氏本身的生長經驗作為衡量標準,這樣的觀點受到許多質疑與批判,當中炮火最猛烈的批判來自於精神分析陣營中佛氏的學生,各個專業領域注入女性主義觀點之後,開始產生不同的面貌。
就以性別社會學(Gender Sociology)來詮釋這樣的狀況,主要認為後天的性別(gender)是受到社會建構的,如是觀點與教育心理學與社會心理學中提及的「社會學習理論」不謀而合,女性主義理論並不否認不同性別上的差異,但是不同意因為生理上的差異就可以合理化性別不平等,同時指出不管類屬哪種性別(生理性別、社會性別與性慾取向),我們都受限於「社會結構」限制,像是律法、習俗、教育、禮俗、身材、性別角色期待等,都是「社會結構」限制,因此在社會下生活的人都受到結構的限制、壓抑甚至迫害,許多女性則不斷的減肥,許多男性則不輕易透露感情,這都是後天所學習而來並非「本質」,也因為如此,近年來從女性主義理論中得到啟發的「男性研究」開始萌芽。
女性主義者的訴求主要是追求性別正義,並非意圖壓迫單一個人而獲取利益;女性主義者的樣貌相當多元,並非單調有著標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