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2-30 23:47:37破布子
這是場災難,並非奇觀!
南亞大地震引起海嘯,是這幾天在電視媒體上不斷的重複報導著,各家媒體相互競爭,希望可以拿到「最新傷亡」人數,如果自己公司記者沒有到那些地方觀光,就立刻派遣駐站記者到現場去,這是場「浩劫」,而電視媒體所呈現的似乎是場「百家爭名的嘉年華」,觀眾透過鏡頭看到的是呼天搶地的「奇觀」,讓筆者不禁噓唏,某些電視媒體的口吻好像是在參加「鐵人三項」般的刺激,告訴觀眾自己有多盡責的參加這場比賽。
這樣的諷刺言論,或許太過以偏蓋全,並非所有電視媒體都是如此角度報導,但是筆者所指陳的媒體大多屬於「主流」的電視媒體,很難在這場災難之中看到媒體的關懷、憐憫,而是將鏡頭不斷的聚焦於災後生存者的痛苦表情與難以預測的海嘯場景,不斷地重複,實在太過於濫情,使筆者原先的悲楚鼻酸感到喟嘆,媒體不斷的加強「災區」的悲慘,單面的報導與傳播,讓筆者想起五年多前的九二一大地震。
五年多之前的那個晚上,天動地搖的當下,筆者就處於震央,當時與外界的聯繫完全斷聯,當我回到台北之後,開始靜默、錯愕還有憤怒,靜默與錯愕的是我難以快速的撫平驚慌與擔憂,憤怒的是媒體指呈現某個面向,一再的將所謂的「災民」「弱化」,還有許多的傳說紛紛出現,模糊了實際的需要與真相。這次南亞大地震,媒體不斷的呈現「災區」的慘狀,帶著觀眾「窺探」而沒有發起實際的救援行動或是其他的行動,像是可以藉由傳媒的力量聚集民眾的力量或是發起捐款,而不是只是單純的行使「觀察」的第四權。
希望媒體可以緩一緩掙相報導最新的「災情」,如果可以花些心思籌畫如何面對災情之後的策略討論或是台灣是否有能力解決這樣的災變?這需要花至少一個小時的專題報導,深入的探討與監督政府是否有足夠的準備與防護,少些矯情與窺探的新聞報導,筆者認為這才是比較實際與可行的。
這樣的諷刺言論,或許太過以偏蓋全,並非所有電視媒體都是如此角度報導,但是筆者所指陳的媒體大多屬於「主流」的電視媒體,很難在這場災難之中看到媒體的關懷、憐憫,而是將鏡頭不斷的聚焦於災後生存者的痛苦表情與難以預測的海嘯場景,不斷地重複,實在太過於濫情,使筆者原先的悲楚鼻酸感到喟嘆,媒體不斷的加強「災區」的悲慘,單面的報導與傳播,讓筆者想起五年多前的九二一大地震。
五年多之前的那個晚上,天動地搖的當下,筆者就處於震央,當時與外界的聯繫完全斷聯,當我回到台北之後,開始靜默、錯愕還有憤怒,靜默與錯愕的是我難以快速的撫平驚慌與擔憂,憤怒的是媒體指呈現某個面向,一再的將所謂的「災民」「弱化」,還有許多的傳說紛紛出現,模糊了實際的需要與真相。這次南亞大地震,媒體不斷的呈現「災區」的慘狀,帶著觀眾「窺探」而沒有發起實際的救援行動或是其他的行動,像是可以藉由傳媒的力量聚集民眾的力量或是發起捐款,而不是只是單純的行使「觀察」的第四權。
希望媒體可以緩一緩掙相報導最新的「災情」,如果可以花些心思籌畫如何面對災情之後的策略討論或是台灣是否有能力解決這樣的災變?這需要花至少一個小時的專題報導,深入的探討與監督政府是否有足夠的準備與防護,少些矯情與窺探的新聞報導,筆者認為這才是比較實際與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