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26 10:52:12
nich
電影觀點
電影扮演了說故事的功能,亦是一種聲光娛樂的呈現,那麼在本質上我們究竟是聽故事的多,還是接受聲光娛樂效果的多呢?隨著科技不斷的演化,電影也不再是像以前那麼簡單的一種文化(藝術)呈現,當電影結束後那長達數分鐘乃至於十數分鐘的工作人員表列,他已然不像是老些時候那一桌二椅兩個人就足以獨挑大樑的把戲了,與其說我們在看戲,倒不如說我們在接受一種複合(感官)刺激,不僅有導演、演員、攝影及編劇,甚至服裝、燈光、美術設計、視覺效果和電腦等不及備載的因素交織成一部電影,對我而言,這畢竟複雜了些。
我覺得電影是要讓人有所感動的,從比較不遠的記憶說起吧,那慘忍的讓人毛骨悚然的拉斯朋提爾<在黑暗中慢舞 dance in the dark>,何以要用碧玉之死呈現人性的慘忍呢?若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我們是否又要為了人類自謂高操的情節所感動呢?人是有情感(慾望)的,生存的慾望,碧玉所扮演的母親要生存亦或是為了維繫下一代的生存而掙錢;偷錢乃至於被打死的男子也要生存,為了生存而需要掠奪,除去了所有社會文明的架構,我們在賺取我們的人生,也在掠奪別人甚至大自然的生存,在複雜的社會仍然不敵以眼還環眼的原始思緒,看見光明的下一代也不過只是一種人性對生存下去的寬慰,我們是慘忍的,為了生存下去,一切泛社會的架構也只是在幫助我們,避免我們為了生存而踐踏人類彼此,朋提爾畢竟讓我們還看到親情的光輝了,還是有希望的;<白痴>將這種對人性的嘲諷,演譯到了一種極至,看這部電影並不好受,當我們退化到只有吃喝拉撒的思緒中,我們還是一樣要為生存下去。
Robert Zemeckis的<阿甘正傳Forrest Gump>,在人性上讓我看到一個較具希望式的呈現,一個有缺陷的人,在電影裡往往更容易呈現所謂人高貴的特質,當然我們仍難要面對生離死別的,當將希望投射在下一代上時,還是要擔心他是不是遺傳我們自身的缺點,Walter Salles的<中央車站 Central Station>,Fernanda Montenegro的淡默人性透過一個男孩尋父的過程,看到一種希望,一種我稱之為下一代的希望,當然電影還是停留在小孩子的希望之中就好,長大的過程恐怕是讓我們恐懼的多,當潘多拉的盒子關上之後,古老的寓言已然告訴我們希望不屬於這個人類世界的,希望是會幻滅的,並非無可摧毀的,因是乎我們對希望的無限可能性,多少還是帶了些不切實際的期待了。
電影裡所呈現的一種性/性別的焦慮,性/性別無疑是我們很容易發自內心的一種體驗,因為我們經常在實踐(實驗)自己的身體,阿莫多瓦Pedro Almodovar早起幾部電影裡像是<鬥牛士Matador>和<慾望法則Law of Desire>,安東尼奧班德拉斯那種比較不在意形象的完整表現,讓我們體會到那種對性/性別的不安和狂喜,果真讓人讚嘆不已,<我的母親 All about my mother>和<悄悄告訴他 Talk to her>比較完整的在討論當我們內心這種性/性別焦慮加之以社會化面向的親情、愛情或友情,會是個什麼樣的情境。
陳果<香港製造>裡李燦森近乎真實的表現,生活裡的虛無、頹喪、迷惘感交雜慾望,對比於97回歸不安感,陳果的香港3部曲,成功的利用小人物緊緊聯繫著香港命運,自香港新浪潮之後,97和後殖民時期的焦慮,一直影響著香港的電影作品,許鞍華的<滾滾紅塵>、<千言萬語>、羅卓瑤的<浮生>、王家衛的<阿非正傳>…,這種複合著英殖民的經濟發展,華人的國族認同複雜的思緒,是早些香港電影的重要因素,這點和好萊塢常有的灑狗血似的愛國主義不甚相同,到比較貼近於猶太人迫害的情感認同,我不得佩服在經濟上強勢的猶太人動不動在電影上營造著這些氣氛,成功的將猶太人在歷史上的迫害轉化成人類世界對戰爭的集體傷痕,像是<辛德勒名單>、<美麗人生>、<戰地琴人>等等,當然這些電影有更多値得討論的元素。
不可諱言,好萊塢式的電影,佔據了大多數的市場,這些重視娛樂效果的電影,聲光效果多少影響了本身的觀影經驗,電影是反映人生和社會的,當然有些反應個人意識和內心恐懼,影像之所以能夠歷久彌新,仍然在於讓我們感動;或許我不及體會塔可夫斯基,然而這個世代的許多電影已然夠我感動許久。
我覺得電影是要讓人有所感動的,從比較不遠的記憶說起吧,那慘忍的讓人毛骨悚然的拉斯朋提爾<在黑暗中慢舞 dance in the dark>,何以要用碧玉之死呈現人性的慘忍呢?若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我們是否又要為了人類自謂高操的情節所感動呢?人是有情感(慾望)的,生存的慾望,碧玉所扮演的母親要生存亦或是為了維繫下一代的生存而掙錢;偷錢乃至於被打死的男子也要生存,為了生存而需要掠奪,除去了所有社會文明的架構,我們在賺取我們的人生,也在掠奪別人甚至大自然的生存,在複雜的社會仍然不敵以眼還環眼的原始思緒,看見光明的下一代也不過只是一種人性對生存下去的寬慰,我們是慘忍的,為了生存下去,一切泛社會的架構也只是在幫助我們,避免我們為了生存而踐踏人類彼此,朋提爾畢竟讓我們還看到親情的光輝了,還是有希望的;<白痴>將這種對人性的嘲諷,演譯到了一種極至,看這部電影並不好受,當我們退化到只有吃喝拉撒的思緒中,我們還是一樣要為生存下去。
Robert Zemeckis的<阿甘正傳Forrest Gump>,在人性上讓我看到一個較具希望式的呈現,一個有缺陷的人,在電影裡往往更容易呈現所謂人高貴的特質,當然我們仍難要面對生離死別的,當將希望投射在下一代上時,還是要擔心他是不是遺傳我們自身的缺點,Walter Salles的<中央車站 Central Station>,Fernanda Montenegro的淡默人性透過一個男孩尋父的過程,看到一種希望,一種我稱之為下一代的希望,當然電影還是停留在小孩子的希望之中就好,長大的過程恐怕是讓我們恐懼的多,當潘多拉的盒子關上之後,古老的寓言已然告訴我們希望不屬於這個人類世界的,希望是會幻滅的,並非無可摧毀的,因是乎我們對希望的無限可能性,多少還是帶了些不切實際的期待了。
電影裡所呈現的一種性/性別的焦慮,性/性別無疑是我們很容易發自內心的一種體驗,因為我們經常在實踐(實驗)自己的身體,阿莫多瓦Pedro Almodovar早起幾部電影裡像是<鬥牛士Matador>和<慾望法則Law of Desire>,安東尼奧班德拉斯那種比較不在意形象的完整表現,讓我們體會到那種對性/性別的不安和狂喜,果真讓人讚嘆不已,<我的母親 All about my mother>和<悄悄告訴他 Talk to her>比較完整的在討論當我們內心這種性/性別焦慮加之以社會化面向的親情、愛情或友情,會是個什麼樣的情境。
陳果<香港製造>裡李燦森近乎真實的表現,生活裡的虛無、頹喪、迷惘感交雜慾望,對比於97回歸不安感,陳果的香港3部曲,成功的利用小人物緊緊聯繫著香港命運,自香港新浪潮之後,97和後殖民時期的焦慮,一直影響著香港的電影作品,許鞍華的<滾滾紅塵>、<千言萬語>、羅卓瑤的<浮生>、王家衛的<阿非正傳>…,這種複合著英殖民的經濟發展,華人的國族認同複雜的思緒,是早些香港電影的重要因素,這點和好萊塢常有的灑狗血似的愛國主義不甚相同,到比較貼近於猶太人迫害的情感認同,我不得佩服在經濟上強勢的猶太人動不動在電影上營造著這些氣氛,成功的將猶太人在歷史上的迫害轉化成人類世界對戰爭的集體傷痕,像是<辛德勒名單>、<美麗人生>、<戰地琴人>等等,當然這些電影有更多値得討論的元素。
不可諱言,好萊塢式的電影,佔據了大多數的市場,這些重視娛樂效果的電影,聲光效果多少影響了本身的觀影經驗,電影是反映人生和社會的,當然有些反應個人意識和內心恐懼,影像之所以能夠歷久彌新,仍然在於讓我們感動;或許我不及體會塔可夫斯基,然而這個世代的許多電影已然夠我感動許久。
上一篇:2046
下一篇:畫雖無言,山水有情—斷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