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20 12:03:12踐實山人

【我者與他者】:四月推薦書目(2011)



葛兆光,《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台北:聯經,2011, ISBN 978-957-08-3778-0

 

叩問什麼是「中國」,背後所對應的不只是「詮釋立場」與「解釋視角」,還涉及如何劃分「邊界」的問題。作者不只是要破除以漢族為中心的中國論述,同時作為「中國學者」,立足於中國歷史文化延續的觀點,建立一個「有中國」的中國論述。其內可消解國家中心,其外可抵擋西方學術霸權。全書分為三編,分別為「在歷史中理解中國」、「交錯的亞洲、東亞與中國」以及「理解亞洲與中國歷史的方法」。中國,儼然成為具有多重指涉的符號。

 

呂妙芬,《孝治天下:《孝經》與近世中國的政治與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社,2011, ISBN 978-986-02-7027-3

 

此書從社會史、學術史、文化實踐、宗教意涵和政教功能等面向展開論述,呈現了《孝經》的豐富意義,以及它在不同歷史階段與社會文化及士人所產生的互動關係。尤其是晚明的《孝經》學,出現了復興熱潮,更是深入民間,具很強的庶民性,甚至成為女書教育或蒙書教材。此書廣泛及大量整理了不同的《孝經》版本,試圖從文本性質的變以及歷史脈絡的梳理,提供理解《孝經》詮釋變化的內在意涵。

 

許倬雲著,《我者與他者:中國歷史上的內外分際》,台北:時報,2009, ISBN 978-957-13-5107-0

 

書中文章多由講座內容擴大補充而成,論及了中國世界的形成、漢代的中國、唐代中國、明代中國等,以及中國帝國系統的形成。作者向以其社會學歷史研究法見長。作者檢視華夏禮教秩序實蘊含「我者」與「他者」一種不平等關係,揭示中國自以為天下的「同心圓」說。此外,書中提說常時南此交流所形成的「天下化」,類似於我們今天所謂全球化現實,頗值得再思考。

 

邁可.桑德爾(Michael J.Sandel)著,《正義:一場思辨之旅》,台北:雅言,2011978-986-82712-6-5

 

「正義」一詞現在已成為最時尚的平面用語,所謂的普遍正義、政治正義或轉型正義都被政治人物或時評社評人士信手拈來出口成章,但什麼才是真正的「正義」,卻從來沒有誰真正弄明白過。哈佛大學邁可.桑德爾教授在課堂上讓學生辯論種種社會公義或政治正義等議題,往往引來學生們各種面向的討論,也讓讀者明白正義不是選擇傾向或是自由的最大公約數,而是通過不斷的思辯以達到共善的狀態。而常常與正義為敵的,就是我們最習以為常的自以為是,在一切的自我正義中製造不再思考的安全空間,殊不知正義就在我者與他者之間,不斷交錯而達致的共同了解和諒解。

 

孫歌著,《把握進入歷史的瞬間》,台北:人間,2010, ISBN 978-986-6777-27-1

 

作者揭示進入歷史的方式,即是「與思想史人物遭遇」,無論在追索任何問題,都必須進入「歷史化」的層次,把時間拋擲在歷史,可以拉長看問題軌跡。東亞、亞洲、沖繩、上海,過去的歷史情境把某些關係結構轉化為加害與被害者、中心與邊緣,自我與他者,這一些究竟是個人經驗抑或集體經驗?另外,書中〈送別溝口雄三先生〉、〈從那霸到上海〉以及〈轉向日本的故事〉讓我們真切了解作者真誠的學術探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