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選擇的告別WRONG ROOMS
作者:馬可.山德森/著
原文作者:Mark Sanderson
譯者:陳錦華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
「現在,我也是這個家庭的一份子了。」
我們所選擇的告別,是一本描寫一對男同志,在面對癌症侵擾其中一方時,健康的另一半,如何陪伴著愛人,走完生命最後的終章。
老實講,這本書最初引不了我太大興趣,雖然標榜同志。因此出版了好久,直到最近我正好有空檔,才花了兩天讀完。而在閱讀中,也沒有很強烈的驚喜,或是欲看不能的衝動。
我猜可能是我會這類的作品,有某種不安感,放下同志兩字,這故事其實平凡,愈來愈多人得癌,而家人在陪伴過程要承受的,不比病患苦,加上我的父親也是癌而離世,因此,書中描寫一些治療的過程,我是有些害怕地跳過,因為不忍讀這些情節,懦弱地不想知道病患被病魔折難的情況。
而這故事的高潮,應是要告別的當事者,要求同志愛手,當他失去意識或被折磨不行時,能親手結束他的生命,因此,健康的一方最後用枕頭悶住愛人,心懷巨痛終絡自己的愛人,之後,則不斷地在痛苦中生活,甚至一度自殺,後來一番波折,他才重新開始了自己的生命,
因此,對我而言,這頂多是夾著同志愛情的病患家屬的心路歷程,換成異性戀故事相似,以致小說看到最後,還是沒有太劇大的感動,直到這句文字出現
「現在,我也是這個家庭的一分子了。」
這是男主角在告訴自己己逝愛人父母,他親手結束他們兒子的生命後 同志愛人的父母,如我所預料的沒有怪罪他,他們用肢體、眼神體諒了他當時的不得不,也等於在過程中,接納了自己兒子的愛人。於是男主角內心獨白這句話。
直至這段文字出現,我才有了讀一部感動小說時,那種被情節弄得發麻的感受,
也許,對我而言,這種被對方父母接納的感動更容易讓我有所共鳴,就好像多年前看李安的「囍宴」,郎雄最後把原本要給媳婦的東西交給了兒子的老外男友那樣。
這是我讀這本小說中,最令我觸動的句子,無關乎這本小說好不好,我想只是每個人感動的點不同,不過如果要批評些,就是書底的文案就把故事內容的重點─親手結束自己愛人的情節披露了,讓我有點洩氣,雖然這不是偵探小說,但出版社也沒必要講得太仔細。
親愛的
你的兩點,是我的四點,我在赤道的另一端...失眠著...雖然下午喝了兩杯whisky with coke....但還是失了眠...
想念著我跟你在咖啡館裡,手握著手.....那些歡樂與溫暖.....
不在身邊的這幾年,你可得好好照顧自己.....
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