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7-10 15:51:13哲青

我的.夢中的巴黎

  我從六歲就想住在巴黎了。

  對這個城市最初的印象,是得自於迪斯奈(當年還叫做這個名字 … 有人記得嗎?)的某部影片,內容大概是是小男孩和小女孩在異國城市冒險之類的通俗戲碼。奇怪的是戲中所呈現的巴黎既不迷人也不溫馨,片中大人對小孩的態度非常嚴厲 - 後來我才知道那是典型美國人(小孩)對法國人(大人)的觀感(偏見?!)

  在那個不苟言笑,陰雨濛濛的世界裡,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男孩和女孩站在一間看起來很誘人的糕餅店櫥窗前大流口水,最後是一位好心的老太太帶他們進去買蛋糕(當然也幫他們付帳)… 當他們一起吃蛋糕時,那種無憂無慮的神情,緩和了我對這個異國都市的冰冷記憶。

  在接下來的歲月,腦海中屯積了許許多多關於巴黎的影像和文字:巴黎是瑪德琳童書中那些明亮的街道,窗櫺邊爬滿了長春藤;巴黎是Cartier-Bresson 攝影集中的黑白照片,一對男女在塞納河畔擁吻;巴黎是耶誕節粧點宜人的香榭里舍大道和艾菲爾鐵塔;巴黎是蒙馬特山丘上賣冰淇淋的小販;巴黎是十九世紀杜米埃風格的版畫;巴黎是晨霧中的聖母院;巴黎是亨利.米勒、惹內筆下那個既腐敗又迷人的巴比倫;巴黎是海明威筆下那場流動的饕宴;楚浮、高達、盧貝松提供了我關於這座城市鮮明的映像 … 這一切的一切,讓我一而再流連它所衍生出來的豐富意象。

  後來,我來到了巴黎。

  老實說,我有一點點失望 … 現實的巴黎,和我想像的巴黎,有一段難以跨越的鴻溝。我像遊魂一樣的漫步在巴黎的街頭,打聽那個屬於美好年代巴黎的下落。

  儘管如此,我還是情不自禁地愛上她,巴黎之於我,總是不容置疑且毫不保留的呈現自己,她的本質卻讓人很難因為這座城市本身而愛上她,這是很微妙的一點(也是弔詭的地方)!

  真正讓巴黎顯得美麗的,是巨大與私人、抽象與令人腳痛的特殊性,她與我之間的互相纏繞,她是一座透過精心設計規劃的公共建築所構成的大都會,也是一座由微不足道、錯綜複雜的即興經驗所拼湊的迷人都市。

  我對巴黎的第一印象是一部法式的迪士尼影片,大部分是黑白的圖像,就我所知,今天在很多方面巴黎仍是如此,仍然是虛構的、是寫意的,是羅特列克筆下那個色彩鮮明的城市。

  向晚,一條可頌、一瓶紅酒就是我今天的晚餐。在微醺中,華燈初上的香榭大道,似乎顯得更迷人了 … 我彷彿又看見那個屬於記憶與想像的城市,夢中的巴黎。
(悄悄話) 2023-09-22 13:30:40
(悄悄話) 2023-02-07 20:34:57
(悄悄話) 2022-02-13 23: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