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1-07 15:29:51哲青

風沙星辰-北非印象之十.My Big Fat Greek Wedding

『在經歷了先知所預言的末日戰爭之後
 有二個人在屍橫遍野的斷垣殘壁間相逢
 這二位是最後的倖存者

 其中一位是印度教徒,忠實的吠檀多派信徒
 另一位則是托馬斯主義的基督徒

 他們兩位一見面就爭論個不停

 基督徒說:
 世界是個意外
 它是由神聖的 fiat lux 所誕生的
 【拉丁文,意思就是讓它有光〈Let there be light〉】
 世界是被創造出來的
 所以它就像任何一個有開始的物體(生)一樣
 也會有個結束(滅)

 印度教徒則說:
 世界沒有開始,所以沒有結束
 它是必要的,是自給自足的
 「改變」無法「改變」它
 (前面是名詞;後面的動詞)
 它曾經是
   目前是
    以後且永遠也是
 世界的本質永遠不變

 他們的對話就這樣持續下去
 這場辯論也永無止歇 ... 』

  這種文化意象的碰撞,在哲學上、神學上、在生活的各種面向都是常見的。

  基本上,我們居住的島國,在某方面而言,算是「比較」封閉的,主要的是缺乏那種 Culture Shake 式的互動激盪;相對於西方那種熔爐式的文化氛圍,就這點來說,島國沒有源源不斷的文化新血輪,來賦予我們的新的生命力。

  『My Big Fat Greek Wedding』是我在飛往北非途中所看的其中一部電影。這部電影自始至終一直有一種『輕盈』的意象,卡爾維諾在他的『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中提到,輕盈是對抗現實的唯一方式,現實或許就像是希臘神話中的蛇髮女妖,當你注視它的時候,你也緩緩被它所石化。

  在這場虛擬的希臘婚禮中,我們見證在迥異的文化背景下結合的兩個人,靠的是面對生活的智慧和勇氣,來克服跨文化之間楚河漢界;也只有智慧的活潑靈動,才能挑動現實非理性的一面,而勇氣,正是支持意志貫徹的必要條件。

  當然啦!還有愛,無論你是希臘人、中國人、日本人、印度人或是葡萄牙人,家人對你的關心和愛永遠是無私的,儘管有些時候聽起來是不符合道理,但是一切都是以愛作為出發點。
(悄悄話) 2017-08-27 16:51:25
(悄悄話) 2012-05-24 22:21:41
(悄悄話) 2012-05-24 20:4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