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12 13:12:43哲青

【台北故事集】-打獵季節

  我自認不是一個擅長廝殺的人,每當折扣季節,只要看到貨架一團亂,到處擠滿了人,心情會變得超差。這麼說並不是因為驕傲或是怎樣,看不起折扣之類的;相反,我實在很佩服那些可以在衣山衣海中快狠準鎖定目標的人,這是種天賦(科學家也證實這點,聽說和基因有關)!

  前幾天在瑞士,路經伯恩車站大街的H&M,我對這個牌子實没什麼概念,很多人說好買,向來篤信一分錢一分貨的我想說這裡會玩出什麼花樣,當然Viktor & Rolf設計的系列看起來還蠻有型,聽說上市没多久就被搶購一空,甚至有客人就在店裡打了起來。我抱著姑且的心態走了進去,適逢季末,整間賣場看起來就像是被搶過一樣(事實上是被搶過没錯),到處都是劫後餘生的景象。這種情形試穿根本是不可能的事,要找到超值好搭的單品,考眼力也需要運氣。

  在一桿外套裡,意外的看見Viktor & Rolf還有存貨,款式與設計也不難看,雖然只剩下較大的尺碼,我還是帶了一件走,因為實在是便宜的不像話(折扣後才台幣一千多)。要知道Viktor & Rolf自家品牌的西裝外套至少是三萬塊起跳,頗為神似的H&M只賣一千多,料子和剪裁當然不能比,至少「型」是出來了。這當然會讓我對Fasfion的價值與價格多了份質疑,邏輯上我們對高價的一端有更多的要求與期待。有許許多多的設計師、達人們只記得頭上的光環,卻未對他們所提供的產品多加監控,品質和價格同樣令人皺眉;若只是追時下最In的型,只有時髦而缺乏質感的設計同樣會遭到嚴厲的考驗。

  在貧富差距加大的今天,大多數的朋友,包括我都會焦慮所得追不上物價,不停攀升的房價更讓人徒呼負負。村上春樹在一篇隨筆中提到自己完全無法接受靠房地產形式致富,雖然有朋友教他如何逢低買進,遇高賣出,但他一想到自己根本對那間房子根本没感覺,卻要買下來再賣給人家,就完全無法進行下去。

  身無長物的本人對這個觀點是舉雙手雙腳贊成,我總覺得一個國家的人如果只是靠買賣房地產做為主要致富的手段的話,那麼這個國家的創造性一定很貧乏。雖然這也是種商業行為,低買高賣賺價差,畢竟房子和西裝、手錶或車子不一樣啊!遮風避雨的所在是生活的基本需求,不詃放任既得利益者去操作、去剝削我們汲汲營營的蝸牛殼,而無法把更多的預算放在旅行、學習或娛樂等提升生活品質的事物上,想起來也覺得可悲。

  也難怪大前研一主張房子、車子都用租的,不要讓自己背負太多的債務。不過像我們這些禹居在外的異鄉人也有房事不順的時候,持有的時間不確定性讓我們不敢投入成本去翻修,好不容易弄得漂漂亮亮就被房東收回去。房子的租或買真是個哈姆雷特式的命題,就在左思右想中,原來一坪廿多萬的房子,現在已快要四十萬了!

  在消費趨向保守的今天,小氣節流固然也是種法門,但錢花在刀口上更是種了不起的學問。錢的目的不就是用來交換幸福、快樂、尊嚴和安全感的嗎?與其花時間研究怎麼當個小氣達人,那不如多作作功課,讓自己變成有型有格的生活家,這才是王道吧!
(悄悄話) 2022-12-10 15:05:57
(悄悄話) 2022-10-24 13:02:54
(悄悄話) 2021-04-28 10: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