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2-12 14:18:19chong+neng

關於華文兒童劇場的一點觀察

                           

  2000年看外地製作的兒童劇機會不少。兩齣從香港來澳的包括《丁燈》(中英劇團)和《風波裏的茶杯裏的風波》(香港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下午校),從台灣來澳的有《澳門巫婆不在家》(紙風車劇團),從新加坡來的有《我要上天的那一晚》(實踐劇場)以及七月份赴台參加華文戲劇節時看的《學狼叫兩聲「汪汪」!》(國立藝術學院劇場設計系及天使蛋劇團)和十二月下旬偶然在台灣國立藝術教育館欣賞到的《聖誕奇蹟》(鞋子兒童實驗劇團)。
  在不少亞洲地區都對藝術教育日益重視的今天,表現形式著重生活化、多變性和綜合性的劇場藝術,自然成為兒童藝術教育的一個重點項目。在一片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台灣2001年9月開始正式將戲劇納入正規課程;而香港方面,不少劇團的年度活動中也少不了學校巡迴、藝團註校/註社區或工作坊等計劃,政府有關部門也對這類計劃特別支持;最近,澳門一班資深戲劇工作者組成首個本地職業劇團「戲劇農莊」,其首個製作亦為學校巡迴演出。
  我試歸納這一年來看到過的華文兒童劇演出中的一些特點,看看對自己或對有興趣從事劇場教育工作的朋友有否一點點啟示。不過,只求娛樂不以兒童為中心的《丁燈》則不在以下各點之內。

> 重 啟 發 不 說 教

上述幾個兒童劇中,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沒有一條大道理去教訓兒童或要向兒童灌輸,而是著重演出中對兒童觀眾的啟發性。有的以戲劇的故事情節及人物的行為去啟發兒童思考,如《學狼叫兩聲「汪汪」!》;有的則著重戲劇的表演形式刺激兒童的想像與思考,如《澳門巫婆不在家》;更多的是兩者兼備的,如《我要上天的那一晚》除了在劇本中再三提出要有想像力外,演員刻意經營的形體動作也使孩子明白到只要想像就有可能。不作「高台教化」,不一味將兒童作為批評對象,不作非黑即白的思考判斷,兒童劇才留得住兒童的心,才能進一步達到常規課程中無法企及的教育功能。

> 肯 定 自 我 價 值

  或許孩子的心靈的確很脆弱,需要被關注被肯定。於是,我們又可看到大部份的兒童劇場都強調對自我價值的肯定。《學狼》中的一隻名叫「小狼」的小狗,胡裡胡塗的跟隨著一群狼去生活,在一連串經歷後,小狼終於不再介意自己是狼是狗,只要有愛、敢承擔就是勇敢一族;《我要上天的那一晚》中小孩最後明白到不被大多數人理解不重要,世上總有知音人(小王子),而且每個人都總應該擁有自己的個性,有一朵獨一無異的玫瑰在心中,而觀演兩者的互動和由小觀眾決定結局,也是鼓勵他們主動尋找結果,增強自信的方法;《聖誕奇蹟》中的多多自覺不受家人重視,於是出走雲上,遇上「雲上的孩子」後因發現凡事都可從另一角度去觀察欣賞,於是從新發掘自己的存在價值。

> 劇 場 的 綜 合 性

  其實,劇場本來就是一種綜合藝術,然而自「話劇」一詞出現在華文世界後,劇場便彷彿忘了本的只把注意力放在「話」之上。不過,劇場的綜合性似乎要在兒童劇場中還魂。歌與舞的成份當然在上述各劇中佔一定份量,但除歌舞外,在《澳門巫婆不在家》中出現的還有默劇、黑光劇場、說故事等創作性戲劇活動常用的手段;
《風波裏的茶杯裏的風波》類似傳統戲曲的現場敲打、一段段押韻的台詞,都增強了表演的節奏感;《聖誕奇蹟》中還用上幻燈、魔術、中國舞、功夫及西方古典舞等元素。多元多變的劇場呈現,令兒童看得滿心歡喜之餘,還能激發他們的視覺及聽覺的想像力。
  如果不嫌過份樂觀的話,劇場與教育的關系將成為廿一世紀世界華文劇場界的重點議題;而在本澳而言,一直未被重視的領域:兒童劇場,亦將於未來一兩年間漸被開發。當然,這只是一廂情願的估計而並非預言,就算應驗了也未知是前景樂觀還是另一類的好心做壞事。

200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