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10 21:30:30五行茶

〈百六三〉遠行千里(外之二):追分懷舊情

當電聯車從彰化開始出發,奔馳在大肚溪鐵橋上的時候,
我的目光主要停留在手中的地圖上,
花了一點時間才在台中大肚鄉,找到不是很明顯的「追分」兩字。

「追分」?我皺起眉頭,
這唸起來既饒舌又不明所以的陌生地名,
對我來說,只是這次歸鄉路上的一個小小停靠點,
如果不是為了成功車站不賣的那張「追分成功」車票,
這一輩子大概不會特地過來這裡吧!我想。

「追分!追分站到了,要下車的旅客請盡快下車……」

好麻煩啊!我忍不住邊收地圖邊抱怨起來,
火車剛停好,我就連忙將行李扛下車,然後,傻住了。

整個火車月台,除了站務員之外,只有我一個人在這邊下車。

這……是什麼狀況?

追分的火車月台很空曠,
除了月台中間的水泥候車室之外,
沒有天橋,也沒有地下道,
就只有對面鐵道上的老屋舍了,
而四周沒看到什麼屋舍,都是遼闊的農野……

等一下!那屋舍上的「追分」兩個大字,那不會是火車站吧?
風很大,一個人傻在月台上的我,
一整個人還是反應不過來,像是個鄉巴佬似的杵在那裡,
沒有天橋跟地下道,我反而不知道該怎麼走了,
站務員對我招招手,
指指月台和車站間的用鐵蓋和柏油鋪起的簡單路面:

「從這邊走!小心別卡住鐵軌了!」

真的可以走嗎?我戰戰兢兢的提著行李,
這樣零距離直接走在鐵道上的感覺實在有點奇異,
看著一望無際的鐵軌,忍不住多拍了好幾張照片。

這裡……到底是怎麼樣的地方啊?
當我終於跨越鐵道,
忍不住在進追分車站的站房前端詳了好一陣子,
該怎麼說呢?當我在山佳,陶醉於那車站的古意,
我想,應該不會有保存更好的車站了吧!
只是那不適合的粗糙粉刷,讓我心裡打了一些折扣。

再來見到了香山。

在香山,在大雨之中休息的我,
悠閒的看著比山佳更完整的香山車站,
我讚嘆著香山佇立已九十年、保存更良好的木造建築,
但那裡面俗氣的油漆以及外面的天橋,
還是破壞了不少香山整體的風味,殊為可惜。

然後抵達了銅鑼。

銅鑼不是木造車站,而是用水泥為主的日據新建築,
但是銅鑼車站的維護相當用心,
新增建的長廊,也隨著原有的車站結構延伸,
你不會感覺到新跟舊之間的差異,
而是另一種和諧的美感,我很喜歡,
只可惜,這裡不是木造的車站……

而現在的我,完完全全以一副不可思議的心情,
看著幾乎可以打個一百分滿分的追分車站——
到這裡不到五分鐘,我已經問了自己第三次這樣的問題:

「這裡……到底是怎麼樣的地方啊?」

站務員還在月台上,因此出站的剪票口是空著的,
在木造的欄杆上,放著一只小小寫著「車票」的竹籃,
是要將車票放進去就可以出站了吧?有這麼自助式嗎?
第一次沒把票交給站務員就出站,還真不習慣(笑),
當我一進車站,還走不到兩步,
我的腳步就不由自主的停了下來,
眼睛再也沒辦法輕易離開這洋溢著昔日風情的車站,
我剛剛搭的應該是偽裝成電聯車的時光機吧?
這一切太不真實,也太不合時宜,也……

我張大了嘴,不敢相信所看的,竟是真實。

將行李放在長椅上,
先到售票口買這次停留最重要目的——「追分成功」,
站務員很親切也很熟練的遞給我要買的車票,
並且提醒我,有特別可以加蓋的紀念章,
可以拿到那邊的老桌椅去蓋(那感覺有五十年歷史以上了)
我看了看,光是能蓋的章就有八種,還真是難以取捨。

「對不起,下一列往新竹的車要多久後才會到?」

「我們車次比較少,要十點多才有喔!」

兩個小時啊?我沒預計到海線的車次這樣少,
要是平常,我一聽大概就會趕著離開了,
不過看看這間站房,想,就這樣多呆兩個小時,也不壞。

「如果要等的話,車站前後都可以拍,
 但不可以跨越鐵道,因為還是有快車會經過,以免危險。」

那麼,我就在這裡流連忘返了起來。
車站外面有一面說明牌,是追分車站的歷史簡介,
根據上面的說法,「追分」這個詞是源於日本語,
唸做OIWAKE,代表著「路的分歧處」的意思,
之所以這樣命名,是因為追分站正好位在海線的最末站,
而為了方便山海線之間的運輸,
所以特別修築了一條連接成功、追分的「成追線」,
以方便大甲、大肚的居民搭車前往山線的台中,
所以這裡是台灣唯一由彰化、成功、追分三地構成的三角路網,
也因此後來延伸了山海線鍊結出現的「山海鍊(戀)情」印章。

因此,追分雖然因為居民不多,
等到後來失去煤運的價值之後,
所以搭乘的人次就更少,有時一個月不到八百人,
但卻因地位重要,仍是台鐵調度的一個重要車站,
所以免去像其他業務量過低的車站一樣被裁撤廢站的命運。

沒有辦法肩負起載客載貨任務的追分車站,
卻幸運因此得以保存了最原始的面貌,
是全台灣少數幾間沒有經過任何大幅改建的木造車站,
這座全部用檜木搭建而成的追分車站,最讓我深深感動的是,
它幾乎保留了檜木的原色,沒有過多的裝飾與粉刷,
不像山佳、香山那樣用米色掩蓋一切的作法,
而是依照檜木應有的顏色去加以修補,加上帶點鵝黃色的外牆,
那種感覺,就像是讓人有種直接進入泛黃歷史照片的錯覺。
追分車站裡面很靜,除了電風扇的轉動聲之外,
一切都彷彿靜止在某一個時間點上了,
我一個人看著牆上大大小小關於追分車站的報導和說明,
上面有著山海兩線所有老火車站的照片,
當然也少不了其他鐵道迷對追分車站的攝影,
甚至還有不少可是親手一筆一筆充滿感情繪製出的彩圖。

這是其他火車站不那樣容易看到的光景。

我想,不能替鐵路局增加太多收入的追分,
卻誠懇的留住了其他同時期車站所無從留下的珍貴時光,
這樣的追分,倒底是幸運的,還是不幸的?

這價值無從評估起的。

至少對我來說,當能看到八十多歲的追分,
還能保持這樣的美好狀態,
站在第一線上送往迎來,那種感動是難以言喻的。

追分牆上有一幅台鐵的「鐵道園區」的計畫,
內容大約是說,台鐵希望將幾個有歷史價值的火車站,
一起拆遷到追分這邊保存,順便以追分為中心,
規劃出一個大型的鐵道主題園區,
這可能有點像彰化的民族文化村之類感覺,
但由於經費所限,還不能予以實現。

以長久保存的角度來看,這不失一種立意美善的計畫,
只是,只是我想,當一個車站離開了它所服務的土地,
那對車站和當地居民來說,這樣無情的切割,
是不是反而失去了那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深刻聯繫?

這樣,真的有比較好嗎?
當我漫步流連在追分外面的長廊時,
一群即將參加基測的學生熱熱鬧鬧的從外面進來,
圍著售票口買著「追分成功」的車票,
一邊蓋著各式的印章,
一邊笑著分著哪張要給誰,哪張又該給誰。

年輕的笑聲,在古老的車站內迴盪著。

這也很好。

望著頭上的木製屋頂,
那屬於檜木特有的色澤映著陽光閃耀,
那一瞬間,我覺得那帶著難以言喻的歷史紋路,
似乎,也帶著一種微微的笑意。

也許,是我的錯覺也不一定。
學生們像旋風般的來了,又像旋風一樣的離開,
車站又恢復了原先的寂靜,
或許是太過寧靜了吧!連這裡的貓狗都睡的很是安穩。

忍不住又多拍了幾張這狗老大與貓大嬸充滿特色的睡姿,

牠們應該正作著好夢吧!我想。

也或許,其實現在清醒著的我,也正在作著一場美好的夢……
逛完後面的許願池,時間也移近了十點多的發車時間,
車站也終於稍稍聚集了人煙,但也不多,六七位而已,
於是站務員帶著我們跨越鐵道,到第二月台等候搭車。

車子來了。

卻有著一種捨不得就這樣離去的心情。

追分,一個站在現在與過去之間的分歧點,
一個到這裡以前,我從無印象的地方,
一個到這裡之後,卻難以忘懷的邂逅。

再會了,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