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29 13:45:49五行茶

〈百六十〉遠行千里(其之八):從南屯到花壇(上)

五月十一日大約八點多,在告別了大舅一家之後,
就從台中的南屯出發,沿著台一乙,繼續往南。

往南。

在我出發前跟老友 TED 商借相機的時候,
他一臉疑惑的問起我的計畫:「你確定真的要用走的環島?」

「其實我也沒有很大的信心……」我很老實的對他坦承。

「但是,我想往一步步的設定,首先先到新竹,
 然後再到台中,再去嘉義,最後是台南、高雄……

 我要,一站一站的往南走。

 至少……我希望能走到墾丁,去看看那一望無際的海。」

往南!只要多邁出一步,離墾丁的距離也會越近一些。
於是,秉持這樣單純的想法,我,繼續前進。

沿著復興路,到了外環高架橋下,
我忍不住又回頭望了一眼,
沒辦法,因為從這裡再往前沒多遠就脫離台中市,
正式進入了烏日鄉的範圍了,
一想到這裡,突然有點戀戀不捨起來。

台中啊,一個我遺留了許多美好回憶的地方……再見了。

回頭,緩步向前。

在出大舅家兩個小時後,終於看到烏日鄉的景觀標誌牌,
老實說,這景觀標誌牌只能說是很中規中矩,
上面綁著的密密麻麻繩子,感覺還比本體搶眼多了。

對我來說,搶眼的是旁邊的吊橋——「烏日吊橋」。
烏日吊橋?烏日有吊橋?我充滿著訝異,
一直以來都習慣吊橋應該在廣闊的湖面,
或是在山上偏僻的風景區才會出現,
如今在這個西部平原,河也不是那樣寬廣的地方,
吊橋這種只適合人通行,不那樣方便運輸的橋樑建築,
說有多不合時宜就有多不合時宜……

不過,看到吊橋,老實說,我覺得超興奮的。

吊橋很美,我一直這麼認為,
因為那種由繩索和繩索之間構成的微妙曲線,
比起單調乏味的水泥橋,那是一種充滿美感的風味,
而且當你走上吊橋,每走上一步,
都可以從腳底下的踏板,以及雙手握著的繩緣,
清楚感受到那種橋面的上下起伏,
如果再往下望著那橋下高聳的風景,那……總讓人難以忘懷啊!

雖然有點矛盾——我怕高,但我喜歡走吊橋的感覺。

我不知道烏日跟吊橋有什麼樣的淵源,
也不確定這是不是一路保留下來的古蹟,
不過這跨在麻園頭溪上的復古吊橋,
讓我對烏日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很是流連了一會,便從旁邊的中山路走進烏日市區。

我不確定這裡算不算是烏日的市中心,
因為沿路的景象感覺跟「熱鬧」兩字有些小小的落差,
我原先以為烏日有台鐵和高鐵交會,應該會繁華一些,
要找個咖啡座或網咖休息,也沒找著,
要吃飯,十點多還太早,這就比較尷尬了,
關於休息的安排,顯然我還是有些估算錯誤……

那麼,就乾脆在一路往前到成功吧!
看看地圖,那邊也有火車站,應該還算有人潮吧!我想。

後來才知道,自己真的錯的離譜。

過了筏子溪,這裡已經算離開了烏日市區,
兩旁住宅不多,但是車流量倒是嚇人,
光是高鐵和快速道路在這裡就有兩條高架橋,
加上平面的交流道、省道以及一旁的鐵路,
高高低低的三四層,這密度還真是罕見,光看,就覺得很是壯觀。

然而,過了這裡之後,房子少就算了,
路兩側幾乎就沒有任何可以遮蔭的地方,這就有點失算,
當你正中午的,走在這段萬里無雲的路上,
望著柏油路冒出來的陣陣熱氣,不但讓遠處景物變得模糊,
連腳底板都顯然快要變成七分熟的時候……

喵啦!這是什麼整人的鬼地方啊!

遠遠望見前面對面車道有間萊爾富,
一下子被惡毒太陽曬到萎靡的精神為之一振,
還有什麼好說?冷氣!飲料!冰品!我來了!

一進去,冷氣一吹,整個人真的活了過來。

在挑飲料的時候,便利商店裡的傳來這樣的廣播:

「由於太平洋高壓影響,各地日曬強烈,
 中央氣象局今天下午發佈中南部紫外線警報,
 下午中南部各中小學生最好避免戶外活動,
 以免被過量的紫外線所曬傷……」

我苦笑起來,看著自己被曬焦的雙臂,
不用到下午,現在就很夠看了好吧!
在便利商店賴了好一陣,才心不甘情不願的上路,
只是一出店門,望著對面的馬路……

有些傻住。

我……到成功嶺大門啦?

雖然說昨天看地圖的時候,就知道今天會經過這裡,
但剛剛一路拖著蹣跚腳步過來的我,
完完全全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所以當看到成功嶺的白牆紅字,還真是傻了眼。

「國旗在飛揚,聲威浩壯,我們在成功嶺上……」

我多久沒唱這首「成功嶺之歌」了?超過十年啦!我想。
只是為什麼一下子自然而然的又哼了起來?

如果你要引起一個台灣男人的話頭,你可以挑棒球,也可以挑政治,
不過兩者都有立場,搞不好還會吵起來,
唯一共通,還能馬上站同一陣線的話題,那麼就挑當兵吧!
只要在台灣當過兵的,都有一套說都說不完的當兵經,
有時候陌生拘謹的兩人,一提到「那裡當兵」,
就算不是同部隊出身的,也能馬上打開話匣子似的熟絡起來……

當兵的時候,人人避之唯恐不及,退伍的時候,卻有說不完的話題。

很奇妙的一件事情。

不過如果跟我一樣,是六年級以上的朋友,
除了當兵之外,還有一個難忘的回憶,那就是「大專集訓」,
現在的七八年級可能難以想像,那時一考上大學,
男生就必須先到成功嶺剃個大光頭,待個一個月受訓的事情。

當然,成功嶺的大專集訓,
充其量只是一個「軍事夏令營」(笑),
跟實際服役有很天高地遠的差別,
但是對當時從沒有經歷過軍旅生活,
只懂讀書的高中畢業小毛頭來說,
成功嶺的菜兵日子,是一個難忘的回憶。

不說別的,當時在成功嶺上的日記,還收藏在我的抽屜中,
寫到這裡,忍不住找出來順手翻著,
裡面寫著第一天熱的要命,卻停電了四五次的事,
寫著在被窩裡聽著左右鄰居打呼,自己卻想家不能成眠,
寫著自己在第一天會客前夕的期待,以及回來後的失落,
寫著當時全連唱軍歌比賽最後一名,被長官狠狠釘的種種……

然後,浮出微笑。

十年了啊?

我繼續哼著不太通順的曲調,
一路從頭一路哼到:「永遠奮鬥前進,永遠奮鬥前進……」

我停了下來,糟了,忘了下一句是什麼。

算了,老了,記憶力差了,更何況大專集訓早就沒了,
也不知道那有著紅色的「成功嶺」大字的石頭,還在不在……

應該……還在吧?

只是我也沒辦法進去再看一眼了。
繼續前進,沒多遠就到了成功車站。

成功車站這裡比我想像的冷清,
除了一間便利商店之外,沒有所謂的店家,
時值中午,就在便利商店買了點東西,進火車站休息。

我邊吃邊打量這火車站來,
老實說這裡的樣式、結構並沒有太多特別與藝術性,
可是卻也是來過成功嶺集訓的大專兵,最難以忘懷的地方,
想當年從各地坐著專用的火車來到這裡,
小小的成功車站,就是日後成功嶺許多日子的起點,
每個人帶著一臉惶恐未知的表情,期待著再回到這裡歸鄉的一天。

哎!怎麼又提起成功嶺了?

我搔搔頭,記得外牆本來有些關於成功嶺的標語之類的,
現在沒看到,倒底是記錯了?還是真的改變了?一下也說不得準。

突然想起來,反正都到這裡了,
那就買一張「追分成功」給我正在應考的表妹好了,
當然,這不見得幫得上忙,但能討個好兆頭,總是好的。

「我們這裡沒有賣」

「不會吧!沒賣?」車站售票員的答案讓我大吃一驚。

「嗯,這種硬式車票,你要到追分去買。」

追分?雖然不算很遠,大約一公里多,
只是我已經都要往南了,而且天氣這麼熱,
怎麼可能再從這邊繞遠路往大肚走?

真是為難。

沒辦法,先往南去,追分……到彰化再想想辦法。

接下來就到了台一乙的終點,
這裡與台一線的交會後,就回到了縱貫道的主線台一了,
接下來往南過了大度橋,就正式進入彰化的範圍了。

大度橋很長,從橋頭這邊估算,大概要兩公里以上,
糟糕的是跟「義里大橋」、「后豐大橋」一樣,
兩側也沒有人行道的設置,只能挨著橋的護欄慢慢前進,
最討厭的是大度橋正在整修中,還因此封閉了部分的車道,
結果就是車道更窄了,車流更大了,不過車速還是一樣的快……

唉!那種跟車子零距離的感覺,怎麼樣也不可能完全習慣。

大度橋,顧名思義,橋下的河流當然是「大肚溪」,
這大概是一路以來,在中部地區我覺得最可憐的一條河,
大安溪、大甲溪到了下游,也許稱不上清澈,但還算是乾淨,
而大肚溪卻是黃濁的可怕,味道也不好聞,幾乎讓人不敢卒睹……

我總覺得,平緩往西的大肚溪,似乎在無聲的嗚咽著。
我還在感嘆,遠方的鐵橋有火車奔馳經過,
連忙開始捕捉,不過距離太遠了,還是沒能拍好,
要以現有的設備去拍疾駛的火車,果然還是不行……
等到我花了四十多分走過大度橋後,
坐在橋頭安全柱上邊喘邊歇息,
背還是早已經被冷汗浸濕的我,
回首遠望那一輛輛繼續呼嘯而過的來車,
一剎那間,還真有「撿回一命」的喜悅感……

好了,接下來就要往彰化行去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