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8 19:06:05獨行的真實

進出醫院的暑假

這次的暑假完全沒有任何的出遊,做的事情除了暑輔之外,就是醫院的進進出出。

病人當然不是我,而是老母。她在六月份的時候陰道有出血的情況,出血量不大,就是幾滴的樣子,七十幾的歐巴桑,停經都不知道多久了,肯定是子宮有問題,雖然照我媽的說法是並不會覺得痛,再者上了年紀的女性,本來就很容易出現陰道流血的情況,通常是因為子宮壁增厚導致發炎,但是這種流血的情況不會一直持續,搭配吃藥是會自行停止的,我媽一開始也是去婦科診所看診拿藥,但流血的情況並沒有完全停止,大概就一兩天沒流血,然後就又開始流血的循環,診所的醫生覺得不太對就幫我媽轉診到長庚醫院去。
長庚醫院一開始是幫我媽做子宮頸檢查(就子宮頸抹片),七月中旬報告出來後,按照醫生的說法是,並沒有什麼異常,會持續流血的原因通常是子宮內部持續發炎,不過有百分之十的機會是在更內部的地方長了腫瘤,如果要做更深入的檢查就是子宮內膜檢查,又或者是選擇每半年回診做追蹤,我當時想了下還是決定做更徹底的檢查才會比較安心。
看到這邊可能會有人想問,為何不一開始就做全面的檢查呢?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子宮頸癌是年長女性最好發的癌症,檢查的方式也很簡單低廉,「6分鐘護一生」的口號朗朗上口,但深入的子宮內膜檢查就不是這樣了,必須依靠檢查器材深入子宮內部,但想深入子宮的話又需要全身麻醉,既耗時又耗錢,因此子宮頸檢查如果能查出來的話自然就省了,問題是如果子宮頸檢查不出來的話要不要更進一步,在長庚做這個檢查大概得花兩、三千元,時間至少需要半天,實話說在台灣可能會有不少人因此打退堂鼓,抱持著僥倖的想法半年進行追蹤回診,但要我說這筆錢還是不要想省比較好啦!
決定要做深入的子宮內膜檢查後,就必須進行手術評估,雖然這只是檢查,但因為是侵入性的,所以手術前評估還是得做(我老母聽到手術檢查就想打退堂鼓,這時候老人的話請完全無視),血壓、X光、心電圖、麻醉評估等等,做完這些又花了兩三個小時。
檢查時間排在七月底,因為需要全身麻醉,所以檢查前至少要空腹6小時,連水都不能喝,本來排定的檢查時間是早上十一點,但臨時又接到電話延到下午三點,到醫院後護士進行手術前的例行詢問,我媽居然說她有喝水,因為她會渴,還不斷強調她喝很少,果然是活生生的一個三寶,為了配合我媽最後的喝水時間,只好在現場等了兩個小時,在等的過程中我媽還有心思找其他等待檢查的人聊天,這時候倒是都不會覺得口渴了,最後檢查完回到家已經快九點了(檢查這天真的有很多可以吐槽的事情,之後有機會再寫)。
八月初的時候檢查報告出來,老母確定是子宮內膜癌,子宮內膜癌是年長女性除了子宮頸癌之外也很好發的癌症,只是一個比較外面、一個很裡面而已,確定是子宮內膜癌之後,就必須進行核磁共振檢查,因為必須確定癌細胞的擴散程度才能決定接下來的治療方式。
這裡順便醫普一下,子宮內膜癌通常是手術切除搭配化療,因為癌細胞很容易擴散到周圍的淋巴,假如是初期沒有擴散或者或擴散情況輕微的話,可以進行微創手術,子宮內膜的微創手術方式又分成兩種:腹腔鏡與達文西手術刀,這兩種都有必須自行負擔的費用,腹腔鏡大概5萬,達文西手術刀大概30萬,同樣是微創手術,達文西手術刀會貴那麼多的原因是器材比較先進,風險會更低,但其實腹腔鏡也不會有多大的風險啦!如果都不想自行負擔的話,就選擇傳統腹式手術吧!就肚子上直接割一刀那種,比較痛,身體也痊癒得比較慢,假使癌症已經進入中期的話,就沒辦法進行微創手術了。
既然確定是子宮內膜癌,當然要緊跟著做核磁共振檢查,結果主治醫生說我們有兩種選擇,掛門診排核磁共振檢查,不用花錢,但最快也要半年後才排得到;另一種就是先住院,這樣只要幾天就能夠插進去做檢查了。恩!到底是該感謝健保還是該感謝長庚呢?反正也是沒得選擇,只能先登記住院。
排定住院的日期是8/9,醫院告知我們十一點再到醫院辦理住院手續,老實的十一點才到真的是錯誤的決定,人超多,單純的填資料、量血壓、身高體重跟抽血幾道程序,居然就耗了超過兩個小時,等到我們真的進入病房時已經下午兩點了,只能說幸好現在有智慧型手機。
住院後隔天就立刻排到了照核磁共振,排定的時間是下午兩點,結果又延宕了半小時,等到照完已經快三點半了,8/14報告就出來了,醫生說癌細胞並沒有擴散,所以可以選擇微創手術,我們當然是選擇腹腔鏡,當天也幫我們排定了手術時間,是9/28,中秋連假之前,這個日期都不好說是充滿善意還是惡意了,排完手術時間後就幫老母辦出院了。
因為這一年是專任暑假不用上班,所以事情又幾乎是落在我頭上,我的感想是:有沒有搞錯,怎麼每次輪到的都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