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27 22:39:56拙琴

Beurk, VF!

在法國看過外語片的人一定知道,戲院放映時會標明該片是「VF」或「VO」。所謂「VF」就是「version française」,法語發音,「VO」則是「version originale」,原音播出。在台灣看慣了原音播出配字幕的外語片,真不懂為什麼大部份的法國電影院要放映這種配音的異形?配音既花錢,也無法代替原聲演出。如果是動畫片就罷了,畢竟那本來就是配音的,沒差。可是要法語配音幹嘛?看法語配音的外語片會讓我起雞皮疙瘩,而且看多了會發現,配音的人經常會重覆,聽來聽去都是那幾個。

但是法語配音有它「源遠流長」的基礎,就跟台灣人習慣看有字幕的電視節目和電影是一樣的。法國人絕大多數的電視節目都沒有字幕。遇到外語的畫面,他們有99.9 %的機率會配音。不僅是電視新聞如此,電視節目如此,電影亦如是。那麼,法國人什麼時候會用到字幕呢?基本上字幕是在配音無法滿足觀眾要求時才出現,例如聽障人士和老年人,或者在某些特例下,比如當螢幕上的發言人是位以手語溝通的聾啞人士。在這些罕見狀況下,才會出現字幕。

因為這層關係,在我大歎「beurk,VF!」(法語配音真嘔!)時,法國人則會覺得,原聲播出的外語片字幕,會讓他們分心,妨礙他們注意影片的細節。或許這就是所謂的一體兩面吧。不過就藝術欣賞而言,我還是認為聲音演出是整體影片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我寧可讓字幕稍微分散注意力,也不想聽那十配九怪的法語配音。遺憾的是,若要在巴黎地區看原音播出的外語片,只有在巴黎市內和郊區的藝術電影院才看的到。大部份的郊區商業電影院都是上映法語配音的外語片。外省的情形也差不多,大城市如馬賽、史特拉斯堡的戲院,很少能看到原音播出的外語片。因此每次為了看原音外語片,我總是得捨棄家附近的戲院,坐半小時的RER到巴黎去看。

一句話:Beurk VF, et vive la VO!

拙琴,27/11/05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