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3-20 07:03:32拙琴

地鐵啃書記(一):失業族的另類出路

我每天都要搭地鐵(註)上下班,短短二十分鐘,不想補眠時只能瞪著窗外或地板看,否則盯著陌生人看既無聊又沒禮貌。這種時候,最理想的打發時間方式,大概就是閱讀。書最好不要太厚,否則包包放不下;內容不能太艱澀,不然看了會頭痛、想睡。所以,我經常在包包裡放一本小書,有機會就拿出來讀幾頁。現在不知道為什麼,再也不能像以前學生時代,習慣幾個小時鑽在一本書裡面。就算現在我有很多時間,也失去這樣做的意願。……我是不是變得很速食呀?

廢話少說。這次在三天內讀完一本法文書:Sophie Talneau的「我們會回電」(On vous rappellera)。作者擁有商學院的高學歷(依照法國計算方式,她的學歷有BAC+5,也就是高中會考往上加五級的程度,約在博士先修班(DEA)上下)。二OO一年,她工作幾個月後辭職,之後就一直失業到現在。這本書是記錄她這四年來求職的經歷。作者筆調詼諧,寫出求職時看到的眾生相,還有行政部門的官僚嘴臉。解釋一下:由於她一直有接受ANPE(類似就業輔導局的單位)的就業輔導(但她不能領失業金,因為她是自願辭職而非被雇主資遣),並且長年領RMI(法國政府發放的救濟金,對象是沒有任何收入的人),所以跟社會局、就業輔導局的專員都有往來。我想任何在法國住久一點的人大概都免不了碰到文件問題;法國實在是一個跟紙張沒完沒了的國家,不論法國人或老外皆不得倖免。自由、平等、博愛:是不是真自由,有沒有真博愛我不知道,但是所有人在紙張面前可是再平等不過。

我又岔題啦,抱歉。總之我要說的重點是,這本書的內容並沒有我買的時候想像得那麼沈重。雖然作者到結尾時還是沒找到工作,可是她畢竟沒有白學企管和行銷。沒老闆要她,也罷!她有這個創意,將自己失意的經驗出書,等於是成為個體戶,開了一人公司,只不過一般人稱為「作家」而已。法國目前有百分之十的失業率,我想她的作品會引起很多人共鳴。尤其,她的高學歷和低收入,兩者之間的反差,雖然不算新聞,但似乎是頭一回有親身經歷者寫出自道,因此仍然夠震撼。

不敢說是不是未來的暢銷書,但是這本另類企管書,讀起來很有趣。推薦。

拙琴,19/03/05

註:地鐵是方便說法,其實那條線的正確名稱叫做「郊區快線」(RER)。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