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2-16 21:50:54永保安康

第一桶金

很久以前看到第一桶金這名詞,總嚮往著要在最短的時間裡獲得最大的報酬,所有的投資,想法中盡是充斥著一定要賺一倍的自大,當時以為自己很瀟灑,卻不知道貪得無厭正一步步傷害自己。當看著工作的血汗錢被自己的無知啃食著,我沒辦法不絕望難過。沉澱了一段時間後,才明白投資這件事,我們常受到自己先入為主的觀念左右著。

我想除了投資之外,人與人的相處也經常受到先入為主的觀念羈絆,總以為自己眼睛看見的,聽見的耳語就是對的,就是真實。職場裡多半都是以印象作為辨別一個人的標準,扮了一天的傻子,大概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會被當作傻瓜了吧。劉黎兒在專欄裡寫到「女人裝白痴,男人會覺得純真可愛,但男人這樣做的話,就會被當作真正的白痴,而希望這個男人趕快從公司裡消失……」我不禁想得更多,在辦公室裡是不會有人想去探究什麼才是真實的你,我不相信辦公室裡的人們都是用真實的自己存在著,如果說是,那就真的有點偽善,又或是太單純了。

Tina總和我抱怨,又莫名被公司的人欺負了,她說著說著,便嘩啦啦的流著眼淚說,「我都不知道我哪邊得罪他們了……」Jeant和我說,她身邊都是深綠的歐巴桑,雖然明知道國營企業正名無論對社會觀感或助益都沒有幫助,她只能在一遍叫好聲中,勉強擠出笑容,雖然正名與她無關,但她依然感到無奈。我和她說,去看看胡晴舫寫的「辦公室」吧,裡頭有篇寫著,辦公室是精神病院,我只能給他們八個小時,不能再多了。人總是在辦公室裡帶上某種偽裝,只是有時連自己都不知道,你聽過精神病知道自己是精神病的嗎?

我不喜歡自己在別人的口中出來是一種的誤解,不喜歡聽見「你就是這樣的人」這樣斬釘截鐵的認為。適度的玩笑,那或是友善的恭維,而過度的奉承揶揄就顯得有些白目了。我的投資哲學裡,相信一次到位的行情有80%是炒作,真正的行情往往在一個區間內逐漸放大,攻破再推進才是王道,太熱衷,必然會造成泡沫的結局。無論生活或其他,都必須適當停損與停利才是一個健康的互動。塑膠硬幣時代重視的是誠信,必須由與銀行的交易中堆疊信任,借貸額度自然會擴張;人與人的互動中,也經常屆由交流增加信任,有句話說多少情面說多少話,太多或太過,往往在印象裡被打了折。

Edna Ferber在暢銷書的故事裡被摘錄了這麼一句話:「不容否認的是,小說家應當受到讀者閱讀,而不是被讀者觀看;長的好看的小說家很少。」閱讀這句話的時候我的感觸很深,這似乎也解釋了為何當自己的事情被當作查餘飯後的話來閑聊時,甚至會有種想逃走的感覺。被談論不見得不是件好事,但其中最大的問題變來自於這句話裡的「小說家應當受到讀者閱讀,而不是被讀者觀看。」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被談論的是被認真看待的部分,而不是充滿誤會的客套話。他寫的很努力喔,他曾經作過什麼樣的事喔,他的造詣很深喔,真的看不出他是這樣的人呢……。沒有人不想被讚美,可是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興趣專長是在一個彼此可以討論交流範疇裡的溝通,那會有種受到尊重的Feeling,而不是一個公開的客套。

「原來……那應該……」這句話聽起來真有些刺耳。我只能裝傻調適自己,讓像自己裝作不在意,似乎只有這樣才會讓雙腳從灑滿地的氣憤泥濘中拔出。人總該用許多的角度去看待同件事,才多少能看出一點真實,但那終究只是冰山一角啊;既然如此,閉上嘴,好好的觀察優缺點不是實際些嗎?再平凡的事都可以提煉各種的價值意義,前提是放開左右自己的先入為主,我想這觀念才是我的第一桶金。
守財王 2007-12-25 10:57:26

的確,人生的路不會白走,走過的路比起$$更加珍貴

是啦還是我~ 2007-08-27 18:05:58

寫的真棒,超欣賞!

小婦人(catsky) 2007-05-13 17:37:37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