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10 01:34:56魚兒
5/16省思雜記~從講述中學習(前導組織架構)
第十週省思雜記
教學單元:前導組織架構advance organizer
學號:39043006
系所級別:夜外文四A
姓名:程琬瑜
email:joy2182000@yahoo.com.tw
I.上課內容摘述(What have I learned?)
一、簡介:
1. David Ausubel (1963)提倡。
2. 幫助老師有意義並有效地組織傳遞大量的資訊→這是老師主要的任務。
3. 老師扮演學科的組織者,教材的呈現是透過講授、閱讀、與學習任務給學生來統整所學。
4. 學生的心若是預備好要接受並處理教材,就呈了主動狀態。
5. 要先增進學生架構的穩定性與明確性,才能促進教材的習得與保留。
6. look從不同角度看;reconcile與相似或相對資訊調和;translate轉換成自己的術語與參考架構。
7. 主要目的在強化學生的認知架構。
8. 需要提供學生心智上的鷹架。
二、步驟:
第一階段:呈現前導組織架構
第二階段:呈現學習任務或教材
第三階段:加強認知的組織
三、講述法五大問題:
1. 上課時間越久,學生注意力越差。
2. 只適合喜歡聽講的學生。
3. 講述法傾向於促進片段知識的低階學習。
4. 講述法假設所有的學生需要相同的教材、以相同的速度學習。
5. 學生傾向於不喜歡講述法。
四、學科組織架構VS.認知架構
1. 先提供學科組織架構,再引導其認知架構
2. 結構化的觀念能直接教給學生,成為他們心智上的地圖,用來分析特別的領域並解決該領域的問題
3. 只有在現有的認知架構能提供觀念上的錨點時,才能習得並保留新的觀念,這須要:
A. 老師編輯教材、提供觀念上的錨點。
B. 學生主動回想教材,思想過這些連結、調和其間的差異或矛盾、記下其間的相似性。
五、效果:
(一)直接的教學效果
1.概念的架構
2.對資訊與概念的有意義的同化
(二)間接的養成效果
1.對知識探索的興趣
2.精確思考的習慣
II.對我的衝擊 (So, what impact do I have?)
終於有一個教學法對我而言,稍微比較不陌生。我的中學時代,很多老師都是用這種教學法上課。我不否認這種方法其實對於整個組織架構的建立以及從宏觀角度審視知識的重要性。尤其是當所要傳授的知識大量繁瑣、會讓學生不知從何學起時,利用概念圖表的方式教學,或許是不錯的方法。在中文教科書裡,策略26:引導式的筆記技巧,以前我去補習數學時,老師的講義就是類似這種填空引導學生做筆記的方式設計的。通常老師是把公式和回家作業空格。雖然這種引導式的講義或許能引起學生主動聆聽上課的內容,它最主要的目的也是希望能幫助一些比較無法抓住重點或者是比較不會做筆記的學生,化被動聽課為主動檢索,能迅速且清楚知道這堂課的主要概念為何,但是,我發現這種引導式的筆記有一個很危險的問題,那就是如果老師在講關鍵字(講義要學生填空的部分),並沒有特別放慢腳步,特別強調,或者把它寫在黑板上的話,學生可能一不小心就錯過了課程中精髓之處,或者是聽的不清不楚,做錯了筆記。也就是說,本來我們要幫助學生主動檢索知識的美意,有可能會得到很大的反效果。這是我個人的經驗,因為我反應並不是很快,所以每次老師發給我們這種有空格的講義時,我都覺得很恐怖,因為老師是用唸的,我都跟不上,所以關鍵字的部分總是無法填寫完整,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想還倒不如給學生完整的講義,在上面重要的部分用不同顏色或者放大字體的方式,把他們特別標示出來,至少學生不會做錯筆記。蔡老師在課堂上有提到這種引導式筆記可以讓學生交換檢查,確定是否都做對了。不過我還是比較堅持一定要把空白之處的正確答案寫在黑板上,然後在互相檢查,這樣才能確保孩子不會寫錯。
另外,至於像圖表式的教學,以前在歷史參考書中很常見,或許這對迅速記憶整個繁雜知識挺有幫助的,但是老師在教學時,應該還是要把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我覺得可以用說故事的方式進行,比較不會枯燥),讓學生有個完整的概念,才不會有在看圖表時,感覺好像只知骨架,卻不知其實質的血肉為何的窘境。
III.未來使用上的規劃 (Now, what should I do in my career?)
基本上我覺得這個教學法比較生硬,比較沒有像前面所學的那麼有趣。但是就像蔡老師在中文教科書策略80提到的標題式複習,我認為前導組織架構教學法的確是能讓學生迅速建立大觀念,可以用來當做觀念的釐清與複習教材之用。目前想到的是:如果我教文法,例如教假設法、動詞、或者時態的用法,我可能會用前導組織架構法,以圖表的方式呈現出來。這樣子比起教學生零碎、單一的個別用法應該還要清楚的多了。還有,我在想說如果是比較複雜的閱讀文章,是不是可以用像策略26:引導式的筆記技巧,除了告知學生topic sentence,也可以在關鍵字的部分特別加強或者讓學生填空,這樣學生就比較能掌握文章的大意了。除此之外,我有想過這樣帶學生看過幾次文章之後,讓他們自己去找文章(原則上以我上過的主題為主),自己設計引導式筆記,然後2人小組互教,看看效果如何。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他們能練習將這種學習技巧內化,以後在閱讀文章時比較能抓的到重點。另外,我想到在我做過標題式的總複習之後,希望能做像小組競賽,就是老師說的請各組的同學倒黑板寫我岀的題目,這種增強印象的效果應該還不差,因為重點學生可以review很多次。不過,我不希望整堂課都用前導組織架構法教學,因為覺得好嚴肅,可能學生的注意力也無法持續那麼久,如果真的逼不得已一定要趕進度,我想我可能會準備英語猜謎或者是小笑話,讓學生輕鬆一下,或者放英文歌曲,同樣都是有學習及relax的效果。
IV.Research:
http://www.nani.com.tw/juniordoc/thesis/thesis15.doc
summary:
(一)有意義的學習,只能產生於在學生的先備知識基礎上教他學習新的知識。換言之,只有配合學生能力與經驗的教學,學生們才會產生有意義的學習。此即Ausubel的理論之所以稱為意義學習的原因。學生學習新知識時的能力與經驗,就代表他的認知結構,配合他的認知結構,教他新的知識,就會使他產生意義學習。(張春興,民83)
(二)只有由學習者自行發現知識意義的學習才是真正的學習,亦即「有意義學習。」有意義學習強調新訊息若與個體大腦神經系統中已有之「認知結構」相關聯,使新訊息能在已存有之概念體系中紮根。(林寶山,民79)
Ausubel對認知結構的解釋是指個體對某種特殊訊息所持有的一種有組織、穩定、清晰的認知。這種認知結構不斷的在運作,以便統合各種雜亂的次級概念或訊息,使之成為有系統的組織結構。
(三)認知統合的歷程又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訊息操作的定向、聯結及分類等活動;第二階段是將多量的訊息項目遞減成較少量的類化項目,這種遞減過程又稱為概念的形成。由以上的主張,Ausubel的學習觀被稱為統合理論(subsumption theory)。(林咏吟,民78)
教學單元:前導組織架構advance organizer
學號:39043006
系所級別:夜外文四A
姓名:程琬瑜
email:joy2182000@yahoo.com.tw
I.上課內容摘述(What have I learned?)
一、簡介:
1. David Ausubel (1963)提倡。
2. 幫助老師有意義並有效地組織傳遞大量的資訊→這是老師主要的任務。
3. 老師扮演學科的組織者,教材的呈現是透過講授、閱讀、與學習任務給學生來統整所學。
4. 學生的心若是預備好要接受並處理教材,就呈了主動狀態。
5. 要先增進學生架構的穩定性與明確性,才能促進教材的習得與保留。
6. look從不同角度看;reconcile與相似或相對資訊調和;translate轉換成自己的術語與參考架構。
7. 主要目的在強化學生的認知架構。
8. 需要提供學生心智上的鷹架。
二、步驟:
第一階段:呈現前導組織架構
第二階段:呈現學習任務或教材
第三階段:加強認知的組織
三、講述法五大問題:
1. 上課時間越久,學生注意力越差。
2. 只適合喜歡聽講的學生。
3. 講述法傾向於促進片段知識的低階學習。
4. 講述法假設所有的學生需要相同的教材、以相同的速度學習。
5. 學生傾向於不喜歡講述法。
四、學科組織架構VS.認知架構
1. 先提供學科組織架構,再引導其認知架構
2. 結構化的觀念能直接教給學生,成為他們心智上的地圖,用來分析特別的領域並解決該領域的問題
3. 只有在現有的認知架構能提供觀念上的錨點時,才能習得並保留新的觀念,這須要:
A. 老師編輯教材、提供觀念上的錨點。
B. 學生主動回想教材,思想過這些連結、調和其間的差異或矛盾、記下其間的相似性。
五、效果:
(一)直接的教學效果
1.概念的架構
2.對資訊與概念的有意義的同化
(二)間接的養成效果
1.對知識探索的興趣
2.精確思考的習慣
II.對我的衝擊 (So, what impact do I have?)
終於有一個教學法對我而言,稍微比較不陌生。我的中學時代,很多老師都是用這種教學法上課。我不否認這種方法其實對於整個組織架構的建立以及從宏觀角度審視知識的重要性。尤其是當所要傳授的知識大量繁瑣、會讓學生不知從何學起時,利用概念圖表的方式教學,或許是不錯的方法。在中文教科書裡,策略26:引導式的筆記技巧,以前我去補習數學時,老師的講義就是類似這種填空引導學生做筆記的方式設計的。通常老師是把公式和回家作業空格。雖然這種引導式的講義或許能引起學生主動聆聽上課的內容,它最主要的目的也是希望能幫助一些比較無法抓住重點或者是比較不會做筆記的學生,化被動聽課為主動檢索,能迅速且清楚知道這堂課的主要概念為何,但是,我發現這種引導式的筆記有一個很危險的問題,那就是如果老師在講關鍵字(講義要學生填空的部分),並沒有特別放慢腳步,特別強調,或者把它寫在黑板上的話,學生可能一不小心就錯過了課程中精髓之處,或者是聽的不清不楚,做錯了筆記。也就是說,本來我們要幫助學生主動檢索知識的美意,有可能會得到很大的反效果。這是我個人的經驗,因為我反應並不是很快,所以每次老師發給我們這種有空格的講義時,我都覺得很恐怖,因為老師是用唸的,我都跟不上,所以關鍵字的部分總是無法填寫完整,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想還倒不如給學生完整的講義,在上面重要的部分用不同顏色或者放大字體的方式,把他們特別標示出來,至少學生不會做錯筆記。蔡老師在課堂上有提到這種引導式筆記可以讓學生交換檢查,確定是否都做對了。不過我還是比較堅持一定要把空白之處的正確答案寫在黑板上,然後在互相檢查,這樣才能確保孩子不會寫錯。
另外,至於像圖表式的教學,以前在歷史參考書中很常見,或許這對迅速記憶整個繁雜知識挺有幫助的,但是老師在教學時,應該還是要把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我覺得可以用說故事的方式進行,比較不會枯燥),讓學生有個完整的概念,才不會有在看圖表時,感覺好像只知骨架,卻不知其實質的血肉為何的窘境。
III.未來使用上的規劃 (Now, what should I do in my career?)
基本上我覺得這個教學法比較生硬,比較沒有像前面所學的那麼有趣。但是就像蔡老師在中文教科書策略80提到的標題式複習,我認為前導組織架構教學法的確是能讓學生迅速建立大觀念,可以用來當做觀念的釐清與複習教材之用。目前想到的是:如果我教文法,例如教假設法、動詞、或者時態的用法,我可能會用前導組織架構法,以圖表的方式呈現出來。這樣子比起教學生零碎、單一的個別用法應該還要清楚的多了。還有,我在想說如果是比較複雜的閱讀文章,是不是可以用像策略26:引導式的筆記技巧,除了告知學生topic sentence,也可以在關鍵字的部分特別加強或者讓學生填空,這樣學生就比較能掌握文章的大意了。除此之外,我有想過這樣帶學生看過幾次文章之後,讓他們自己去找文章(原則上以我上過的主題為主),自己設計引導式筆記,然後2人小組互教,看看效果如何。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他們能練習將這種學習技巧內化,以後在閱讀文章時比較能抓的到重點。另外,我想到在我做過標題式的總複習之後,希望能做像小組競賽,就是老師說的請各組的同學倒黑板寫我岀的題目,這種增強印象的效果應該還不差,因為重點學生可以review很多次。不過,我不希望整堂課都用前導組織架構法教學,因為覺得好嚴肅,可能學生的注意力也無法持續那麼久,如果真的逼不得已一定要趕進度,我想我可能會準備英語猜謎或者是小笑話,讓學生輕鬆一下,或者放英文歌曲,同樣都是有學習及relax的效果。
IV.Research:
http://www.nani.com.tw/juniordoc/thesis/thesis15.doc
summary:
(一)有意義的學習,只能產生於在學生的先備知識基礎上教他學習新的知識。換言之,只有配合學生能力與經驗的教學,學生們才會產生有意義的學習。此即Ausubel的理論之所以稱為意義學習的原因。學生學習新知識時的能力與經驗,就代表他的認知結構,配合他的認知結構,教他新的知識,就會使他產生意義學習。(張春興,民83)
(二)只有由學習者自行發現知識意義的學習才是真正的學習,亦即「有意義學習。」有意義學習強調新訊息若與個體大腦神經系統中已有之「認知結構」相關聯,使新訊息能在已存有之概念體系中紮根。(林寶山,民79)
Ausubel對認知結構的解釋是指個體對某種特殊訊息所持有的一種有組織、穩定、清晰的認知。這種認知結構不斷的在運作,以便統合各種雜亂的次級概念或訊息,使之成為有系統的組織結構。
(三)認知統合的歷程又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訊息操作的定向、聯結及分類等活動;第二階段是將多量的訊息項目遞減成較少量的類化項目,這種遞減過程又稱為概念的形成。由以上的主張,Ausubel的學習觀被稱為統合理論(subsumption theory)。(林咏吟,民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