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22 07:59:54kc

愛人的條件(9)

9.推銷員的愛

離開教會初期,教友的關心是一窩蜂的。導師、組長以至其他人經常打電話給我,甚至和我吃了幾頓飯。當時心靈受重創的我,正需要別人關心我和聽我的傾訴......

但他們一開口,卻是問我為什麼不返教會,以及提醒我返教會-甚至只是關心這一點,其餘的都不理會。我很失望,心裏想,莫非他們只懂得關心我返教會與否?我算什麼,莫非只是點名表上的一個記號?

我一直以功課忙為藉口,推卻他們叫我返教會的邀請。除了因為我創作藉口的能力不濟外,我也懶得去想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總之,他們別煩擾我便是。

但我從來不是決絕的人,加上我在外國沒什麼朋友,以及我還有朋友在團契中,所以在離教後,我偶爾還會去團契的活動或飯局。可是,他們的反應還不是那一句:「很久沒見,為什麼不返教會呢?」官腔而且象徵式的關心過後,他們還是繼續小圈子的活動,左邊的人只顧和左邊的人談話,右邊的人只顧和右邊的人談話,對面的人只顧和左邊或右邊的人談話,就是不和我說話。自討沒趣了好幾回後,我開始發覺,那些我以為很熟悉的朋友,其實並不是那麼熟悉的。我和他們的關係,不是朋友與朋友的關係,只是推銷員與顧客的關係。

隨日子過去,他們的「熱情」漸漸冷卻,就連那句「為什麼不返教會」也懶得再問。

也許教會就是這樣吧。表面上,「神愛世人」,所以弟兄姊妹對「未信」的人也同樣關心。實際上,不過是關心他們何時信主,或者有多少機會信主而已。可是,關心是有條件和有限度的,就好像每位「未信」的人都被配上一個配額,撥備一定的資源。一旦資源用盡了,耐性花光了,這位朋友就會被看成「太頑固,沒有機會得救了,放棄吧」。對,很投機,但看來這就是教會的運作模式了。

失去這群朋友-或者說我從未賺得這些朋友-很可惜,但我又可以做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