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1-06 00:17:01蒼藍之潮

文學批評(中西文學批評/毛詩序‧上)

─文學的界定─

雙焦點研究法:

1.語言文字結構:完成藝術審美功能,如意境、氣象、韻味等。

2.藝術審美功能:決定語言文字結構,如音律美、形式美的講求。

====================

─The structure of universal─

  以「語文結構」及「審美功能」兩者之間的有無,可畫出一個有四個象限的動態宇宙架構。而四個象限則如下表:

語文結構 審美功能

┼ ┼ 文學(Ⅰ)

┼ ─ 憲法條文(Ⅳ)

─ ┼ 音樂美術(Ⅱ)

─ ─ 一般活動(Ⅲ)

=====================

作品的位置─文學理論的架構與運用

  文學的架構必須存在於「世界」、「作品」、「作者」和「讀者」這四者之間,文學的功能性才得以發揮。而這四者彼此之間所呈現的關係,則有數種模式之模型可供說明。

  第一種模型,是艾布蘭斯(M. H. Abrams) 在《鏡與燈》之中所提出的。在此,艾氏將文學的架構區分為「宇宙」(世界)、「作品」、「藝術家」(作者)及「欣賞者」(讀者)四個部份。其中,「作品」為整個空間的中心,「宇宙」、「藝術家」及「欣賞者」都各自銜接著屬於中心部份的「作品」,並且互有不同的關係存在。但,此三者僅與「作品」有所互動,彼此間的互動在艾氏《鏡與燈》的理論裡面,是不可得見的。而「作品」在這個理論之下所持有的,則是一種被認為的「客觀理論」存在的。「宇宙─作品」之間以《鏡與燈》的理論視之,兩者之間以「模傲理論」也就是「鏡」的關係來串聯。換句話說,就是作品及是借由對於宇宙的觀察,從中進行模傲的事物。也就是說,作品的存在即是一個反映出宇宙的「鏡像」。此乃《鏡與燈》理論中的「鏡派」論點。「欣賞者─作品」則以「實用理論」的關係連接,「藝術家─作品」則是以「表現理論」的關係進行連接的。其中,「表現理論」所指的是「技巧」的表現,以《鏡與燈》的理論而言,即是「燈派」,也就是「一盞外放於世的燈」。

  此外,還有劉若愚(James Liu)於《中國文學的理論》中所提出的圓形圖形模型(第二種模型),和張雙英在《中國文學批評的理論與實踐》之中所提出的立體架構圖形模型(第三種模型)等兩種。這兩者均承接了艾布蘭斯在《鏡與燈》提出的理論,但也都進行其中的部份修改及更動。例如,在劉若愚所提出的圓形圖形模型之中,劉若愚不認同「作品」須有「客觀理論」來支持,四者之間的關係並非艾氏模型之中的單向連接,而是兩兩呈現可逆的現象的。其中,「宇宙─作品」這個層次的關係消失了,也就是說兩者間所存在的「模傲」是不存在的。另外,其他部份則大都類似艾氏的《鏡與燈》模型,只是之間的關係還要在複雜一些,並沒有艾氏模型那樣的單純。而張雙英所提出的立體架構圖形模型,則是綜合了以上兩者的說法,並且對於四者的關係建立了一個複合性的疊加架構,所用來討論某兩者之間的關係論點也較前兩者多而繁複。

  綜合以上論見,我們可以大致將文學理論的架構分成「現象世界」及「表現世界」兩個部份來討論。在現象世界(又稱「對象世界」)之中,以模擬論、表現論、鏡派和燈派等理論而架構出來;而表現世界則是採取實用論、美感客體論或載道論等觀點而形成的。

====================

─理論架構與運用中的要點─

1.對象世界:真實人物、事件。

2.作品:提供複雜圖式和架構,包括意義界(普象)和境界(昇華)。

3.作者展示創造經驗,不僅是浮生眾相的攝影師,獵取美醜的人生風景。更應是靈魂礦藏的開拓者,挖掘俗眼不見的心靈風景(海明威‧冰山理論)。

4.讀者則產生欣賞經驗和批評經驗,是以讀者之中可能涵括了作家和批評家。

5.作品呈現本身,將注意力引向本身,此滿足作者之創作功能。亦可超越本身,此乃推出佳境。

====================

─關於文學批評─

1.常設:「理論的探討」和「實際的批評」。前者:文學規律、美學標準;後者:品筆、風格、境界的判定。

2.廣義的文學批評:文學研究包括文學理論、文學批評、文學史【1962,韋禮克(Wellek)、華倫(Warren),「文學理論」】。

3.狹義的文學批評:將批評一詞限於評候,而非解釋【1967,赫思(Hirsch Jr.)】。

4.文學批評應該兼包評價和解釋【劉若愚(James Liu)】。

====================

【待續】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