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4-16 00:21:09唐寥音

提早寫作之二

好像已經很久沒有寫散文式的文章了,壬午年的秋天聽著陶吉吉的那首二十二時其實早已經二十二的年紀了。記得讀的第一本非教科書是蔣夢麟的西潮,那年其實我才國小三四年級吧,後來,受到國小導師的影響,漸漸地喜歡上詩辭歌賦,就這樣胡亂了背了一堆詩句與闕詞,到如今只記得其中幾句,偶而還會拼雜成一首自行創作的新詩。說罷,至今仍然記得最早背的第一個闕詞是李後主的虞美人,是這樣吟的: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之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器應猶在
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將春水向東流!

在殘缺的記憶中,這闕詞是我唯一還記得的。國中後,開始對國文產生興趣最喜歡的是作文課,一直到現在我都知道其實自己寫的並不怎麼好,但是,卻就是那番興趣使然,所以才一直厚臉皮的寫下去。不過,作文也曾讓我有自豪的時候,畢竟還是有那麼一些人懂得欣賞或是站在鼓勵的角度。你說人就是這麼好玩,明知道自己寫得不好,只要有人稍微鼓勵或讚美一下,馬上靈感如泉湧般的不斷的溢出,甚至有時還會出現神來之筆哪!

問我什麼時候開始喜歡文學?說正經的,我也不太清楚自己從何時開始喜歡上文學這東西,這跟煙癮一樣,就怎麼也戒不掉。然後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只要點上一根煙就可以開始胡謅呢?不 那種感覺是一種說不出來的敏感;對事物的敏感,常常會為了讀了一首好詩而感動良久;或是看了一齣感人的戲劇莫名的落淚,也許,也許只是一首音樂罷了。有時常常會幻想自己也是一代大家,然後想盡辦法要寫出偉大的作品來,不過往往是幻想的破滅與落空。漸漸地,開始寫多了之後,常常會去回顧以前的作品然後會發現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自己發現情情愛愛的作品越來越少了。一開始的前兩年寫的盡是情愛作品,對生活閱歷的感覺是近兩年的深刻體認。這是不是就是所謂的轉型呢我也不曉得,我只明白當作品完成的那一刻是非常興奮的,尤其是那種所謂一氣喝成的文章。但往往過了半小時後就會開始覺得不滿意,這也許是跟自己學設計的挑剔態度相似吧。


寫作對我而言,就像是在做設計一樣,永遠都不會滿意自己的東西,就像花了大半力氣拼命熬夜做出來的模型被老師批評的一無是處的感覺差不多。然而我還是喜歡寫作多於做設計,一來坐在椅子上對鍵盤敲敲打打就出來了,而做設計去卻是花費許多精力唯恐工廠機器弄傷了身體。按道理說,寫作就好像在替自己的設計療傷一樣,撫慰心理的作用,有時設計想不出來卻偏偏寫了一大堆文章,這真的是自己一直覺得很有趣的地方。大學四年裡,常令我驕傲的不是設計,卻是寫作能力。從大二後就時常為同學代筆寫設計文案有時候需要書寫公文時也常幫忙出主意,因為只要書寫這方面的文稿,同學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我,其實也祇是比別人敏感點而已。有時,常常想望如果當年念中文系不知會如何? 不過在技職體系學校裡,會寫一點可真的是夠唬人了,這也是我驕傲的原因哪.....

西潮是我兒時的點點滴滴,中學裡我比較愛朱自清;高職時諸葛亮與文天祥常跟我稱兄道弟,上大學後我開始與席慕蓉比賽愛情,然而現在卻常陪李白舉杯邀明月而同銷萬古愁。從登輝伯到陳阿扁的世紀,那些年少的夢想漸漸遠離,我開始以讀閒書的心情來試著用文字描述自己,也許是親身的經歷,或是生活週遭聽到或看到的故事,透過文字的形式來盈滿自己的生命,就像有人用照片寫日記,我則用文字來寫日記且紀錄我生命的起伏與成長。我們,都應該與文學做好朋友,去喜歡它、接受它,進而愛上它,你會發現其中的天地多麼豐富及繽紛。如同多年前一位傻小孩天真的背起那李後主的虞美人記得那闕詞是這樣吟的: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器應猶在 
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將春水向東流!
  

                  讀九十一年度散文選有感

                                      03/04/15

上一篇:我,及我的笨蛋

下一篇:今生有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