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23 02:50:28想望尚實

[書評] 卡夫卡-蛻變


很久以前我就覺得,自己不管寫什麼評論,最後都只會讓朋友不願意去接觸那本來本質美好的東西。於是想了很久,也掙扎了很久,我最後還是想把這些語言化為文字,但是朋友們,這東西的確是好物,可別因我可笑的文字而不願去接觸。


卡夫卡的,蛻變。


這是一篇非常有名的中篇小說,也同時是麥田故事盒子卡夫卡小說選的書名。在小說開始前,還有張曼娟老師的導讀,要我說的話,這本書做得像是讓孩子們讀的故事書一般,但內容,卻完全不是這般如此。這本書收了五篇卡夫卡的短篇小說,事實上蛻變應該算是中篇小說,不過這是細節,可以不用介意。


這五篇分別是〈鄉村醫生〉、〈猿來如此〉、〈判決〉、〈絕食表演者〉及〈蛻變〉。都是卡夫卡在生前就發表的小說,也是卡夫卡最有名的五篇短篇小說。


我無法評判卡夫卡的文筆,只能略略評估翻譯的文采。這本書,就翻譯而言,非常符合台灣人的閱讀方式,沒有生難字詞,也沒有如大陸翻譯本的語句不順,可以從字間發現每篇小說的深深意涵。幾乎這五篇都不脫離「荒謬而可悲」的感受。


或許這是我個人感受到的荒謬及可悲,每閱讀一篇,只在文章之中掬取到一把滿滿的孤寂跟苦悶;彷彿人除了面對悲涼的現實之外,沒有第二條路可走,不管是醫生、病人及病人家屬的對比;猿猴為了融入社會而人模人樣、然而在內心中仍是不可磨滅自己的野性;絕食表演得再好,表演者也無法追求真正的表演藝術,而美其名表演藝術之下,卻又有著表演者的可悲;孝順的兒子聽從父親的判決接受死亡;推銷員葛勒愛著他的家人,但卻被家人深深地傷害。


誠如曼娟老師所言,卡夫卡寫的不是故事,而是一則則愛的寓言,用現實中不可能發生的荒謬來告訴我們「傷害」的真意;不是仇人也不是對手,給予我們傷害的,往往就是自己身邊最親近的人們。


醫生與病人、猿猴與主人、表演者與觀賞者、兒子與父親、葛勒跟家人,在人際中的每一種應該貼近、應該信賴的關係,在卡夫卡筆下,都破除了童話看見了真相,一個個的傷害,一個個的傷痕,但卻又讓人感到可憐的卻是,這每一個故事背後都讓人感到對愛的渴求。


不管是怎麼樣的關係,最終,仍是可見作者對於這個世間人們的愛的渴求,只是這種渴望的言語在卡夫卡筆下卻似乎化成了一道道指控,指控著我們如何傷害自己心愛的人們,在荒謬的故事中,看見自己的倒影。


這就是卡夫卡給我的感受,一切是這般悲哀卻又這般寂寞。


作家把對愛的慾望化成了文字,卻並非是甜美的夢幻而是荒鄙的現實,但又令人心醉感到不捨,這一切並不只是對於人類的懷疑或對世間價值的不信任,卡夫卡探討的,是一種一直存在於人世間,美其名為「愛」,實際上卻不知化成何種傷害在我們周圍的情感,本質仍是愛,只是,卡夫卡藉著他的筆,讓我們看見了這世界上的愛不只是美好,還有其他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