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8 23:27:59柳藏經

也無風雨也無晴

文/蘭若精舍.柳藏經

再次入住「鹿港,遇見1952民宿」,看著牆上謝俊元書法家書寫的《定風波》草書,這是民宿主人丁世聰先生去年就掛上去的書法作品,這書法彷彿是一個結界,讓我突然進入二十歲時的歲月,這是多年來,總是在不同的環境,在我身旁會忽然出現蘇軾的同一部作品,讓我當下有一種莫名的穿越心情。

謝俊元的草書結構嚴謹,但筆觸快意奔放,很能感受到蘇軾《定風波》的神髓,雖然是狂草,卻有行書的流暢感,如果說是行草也不為過,因為每個草書字體,還是清晰可辨。

三十多年前,那時候沒有手機,網路也還沒有盛行,在外島服兵役,公用電話剛從投幣式進步到插卡式,所有的通訊還很不容易時,都只能靠著書信往來,與自己的朋友聯繫。

大部分的朋友回寫了幾封信後,就會感到煩膩不再回信,只有少數的朋友,知道當兵的人苦悶,所以會很勤快回信外,有時候也會寄書給我閱讀。

在外島服兵役時,心情煩躁,有一個朋友總是會勤快的回信,收到朋友寄來親手書寫蘇軾的《定風波》一文,成為我一生反覆咀嚼的文字,再不安也能平息心中那煩惱魔。

外島服役時,遇到學弟暴行犯上,我還跟軍法官周旋拯救學弟不要入獄,每天與數百艘大陸漁船越界周旋,隨時實彈迫砲機槍射擊驅離,看到其它碉堡軍人自戕,鮮血噴飛,總有一種當不完兵的壓力。

當看到蘇先生寫著「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首詞體現了蘇軾超然獨行、寵辱不驚、物我兩忘的修行境界,原來這一切事情發生到結束都是空,現在的我再回想過去的日子,真的是空無一物,原來這一闕詞說的是「本來面目」,我們會回到本來面目,那苦難的過程,最終也無風雨也無晴。

在民宿時與丁大哥聊到他當初為了這個房子的產權問題,辛苦打了官司,然後屋舍一分為二,他保留的部份,為了不讓自己的成長記憶被遺忘消滅,他起心動念修整了這個父母遺留下來老屋,從1952年延續下來成為一棟載滿記憶的民宿。丁大哥曾經對媒體說過:「老房子有它的價值,歷經時間的淬鍊,不可取代,房子沒了,對家族連結的記憶也會消失。」

如今一棟房子經過風風雨雨,經過產權紛爭、老屋翻新工程,其中的辛苦糾結無奈,如今也雨過天晴,是不是如蘇軾所說「也無風雨也無晴」,這一闕詞掛在老屋中,真是非常契合它的生命。

遺憾的是寫詞給我的朋友早已經不在人世,那時候跟我一樣年輕的他,為什麼這麼早就能體會蘇軾的詞,來呼應我的心情,這始終是個無解的謎,也讓我在鹿港旅行記憶中,多了一份溫暖的思念。

(柳藏經于蘭若精舍2023/4/18

上一篇:飛行的自由

下一篇:遇見鹿港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