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17 13:41:15南風

老人與海

 
帶著遊學台灣的青年朋友們鑽進七股海邊的防風林裡撿拾漂流木,同行的夥伴正在說明安全事項之際,一個帶著斗笠的老人家慢慢的從林子裡穿了出來。會對這老人感到好奇是因為老人家的舉止完全是一副「活在自己的世界」的樣子。

一般人如果看到荒郊野外的防風林間出現了十來個年輕人又是嘻笑、又是東撿西撿的,應該會感到好奇,甚至停下腳步看看這些人在做些什麼?可這老人完全沒有絲毫半點的猶豫或張望,他只安靜的經過我們,神情專注而單一的望向遠方。

雖然活動正在進行中,我的視線還是忍不住追尋著老人家的背影,看看他到底要走向何方?要做些什麼?

老人家最後穿越防風林走向海邊,慢慢的在沙灘前停了下來,他把原本拖在地上的工具舉起扛在右肩上,左手很自然的叉著腰,然後就那樣以一種傲然不拘的姿態直挺挺的看著大海。

時間,或者說是畫面彷彿就此停格,老人一直維持著同樣的姿勢靜靜的看著海,任憑浪潮來來去去的拍打著他的雙腳。

時間過了好久好久,老人家還是像雕像一般動也不動的望著廣闊的大海,我看不到他望海的神情,只能在腦子裡猜想著老人佈滿風霜的臉龐可能浮現著什麼樣的表情?我的內心感到很好奇,到底老人看著大海時在想些什麼呢?面對著他應該是看了大半輩子的海,應該是最尋常不過的風景,他為何停佇許久,他心裡到底在想些什麼呢?

「海洋就像是他的兄弟,但感覺更像是他的敵人。因為大海供應著他的生活,卻也時時威脅著他的生命。」他想到的是這些嗎?

他敬畏海洋嗎?在他的內心深處會怕海嗎?如果怕,是怕日漸缺少的漁獲漸漸的無法支撐妻兒的溫飽,還是懼怕海洋的詭譎善變?轉眼間生命可能便悄然逝去。

一個大半輩子海裡浮沉的人,他對海的感覺是什麼?

當他從灘上踏入海潮準備謀生作業之際,他會想起他的孩子,想起他的父母,還是想起誰嗎?

海是什麼?人生是什麼?生命又是什麼?

安靜的站在老人家的背後我想的出神,直到參與活動的年輕人大聲呼喚我才想起我的活動還在進行中,若有所思的走回防風林裡繼續帶著學員撿拾漂流木,再次望向大海,老人家的下半身已經沒入海中,在浪潮之間巡迴撈捕著,那畫面看起來老人家就像是原本就存在海裡的那樣自然。
 
 
※活動空檔我又跑回海灘看看老人家的動態,結果又看他維持著同樣的姿勢在看海喔!遠方則是從事相同捕撈作業的漁民,他們好像在捕撈某種生長在淺灘的貝類。

上一篇:記憶九份

下一篇:我的遊蕩和FM2---序曲

南風 2009-03-03 02:22:42

哈囉魚:

我曾經針對”馬祖-孤獨”那篇文章回應一個朋友.回應是這樣寫的:

有時候自己有興趣或者能引起自己共鳴的影像.或許正代表著自身內在的某個狀態...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重新翻出柯錫杰的書出來參考.翻到”行”那張照片.柯錫杰在照片旁的文字寫著:(在突尼西亞鄉間漫遊.靠近撒哈拉的路上.看見孤獨的影子,騎著驢的女人.那不是我嗎?一個遊走的個體.抓起相機趕快的拍.深恐一下子,她會消失在地平線的那端.)

看完柯錫杰發出”那不是我嗎?”那個疑問的當下.我心裡有點小小的震撼.因為對於”行”這類孤獨.蒼茫的照片.或者說我在馬祖看到的荒涼景像時.我總是特別有感覺.

透過攝影大師的照片及文字.我好像被敲醒了:或許在我的心理面.我一直是孤獨的吧..

當時那樣的回應.其實跟妳寫的<發現每個人詮釋每件事時都有不同的想見,反應了本身對生命的看法>大約是同樣的意思..謝謝妳常來.

2009-02-24 17:40:21

哇塞!大哥,你變成名人囉!
http://pearhoskyyard.pixnet.net/blog/post/20117496

2009-02-24 16:10:41

阿伯真的很妙,能夠一直維持一樣的姿勢。
發現每個人詮釋每件事時都有不同的想見,反應了本身對生命的看法。
我倒希望阿伯是很悠閒的去跟他一輩子的朋友打打招呼打發悠閒的時光。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