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5-27 15:41:16南風

薰衣草主義與本土派

住在中部地區又常出外旅遊的朋友應該不難發現,台灣中部不管是距離市區較近的郊區或者稍遠的小山、甚至是偏遠的大山,大概快要是所有的山頭吧!在近一兩年內都大拉拉的開起了各式休閒農場以及庭園咖啡,諸如薰衣草森林、玫瑰森林、若因農場、阿里阿渣農場的一堆。這種現象大約就跟前幾年一窩瘋的蛋塔店或紅酒專賣店一樣吧!

這類庭園咖啡看起來類似,不過其實內涵參差不齊。這些地方跑多了,我大概把它歸類為幾種類型:

第一纇型:姑且稱之為---{拜薰衣草主義}

這類型的餐飲店不管三七二十一反正就是先種薰衣草就對了,然後不管他的店名、自然環境、餐飲內容通通都跟香草植物有關,有機會找店主人聊聊也大都滿腦子香草植物:什麼氣候適合鼠尾草、什麼檸檬香茅適合泡茶之類的,這類型的店連帶的也帶起了一股薰衣草風,於是都市的小女生也開始附庸風雅的用起薰衣草的香精油,也許在房間陽台種種薰衣草小盆栽,比較誇張的是,南庄一個原住民朋友也在他的田柿園種起了薰衣草的啦,這大概是全民哈日總動員的最佳表現吧。

第二類型:{本土派}

這種餐廳的風格大概都有來自『特有生物中心』或者某些生態保育團體的真傳!因此不管他們的園區或大或小一定都會挖一個『生態池』,而生態池裡沒有螢火蟲也會有貢德氏赤蛙,不然至少也會有蓋斑鬥魚或者黑框蟾蜍,園區植物除了台灣原生種全部都別想入侵,園主說起經營理念也可以說出一套”台灣原生種”或生態復育之類的感性訴求。偏偏我遇到幾個老闆,滿嘴植物昆蟲動物,到頭來連台灣沙欏跟筆筒樹都搞不清楚。

第三類型:少數民族風

原住民部落或者客家族群聚落最多這種類型的餐廳,通常他們也最容易找到自己的風格,因為本身族群的色彩,只要將母語翻成國語就變成店名,例如鹿場部落的『武娃括拉』(大家一起來)或者屋哇磯山,那善麼固之類的,可惜的是這種店通常佈置都不是很精緻,也許是掛幾個獸骨,幾件原住民編織的衣服就完成了,最最最糟的是有的老闆標榜原住民文化,也不好好做功課,常常亂解釋自己族群的文化或習俗,將外面來的遊客唬的一愣一愣的。

其實也有許多精緻的庭園咖啡屋,風格獨具,自然景觀豐富,不過這種地方如果你不幸是假日去的話,那大概就是人擠人跟找罪受吧;而最多最多的算是一種我想把他們稱之為『文化包裝的土財主』這種人通常有一些資金,找了一塊地、幾台昂貴的義氏咖啡機,他們擁有了自己的咖啡屋,可惜說起話來還是言之無味,空有外表。

有機會到中部走走,找時間去這些新興的庭園咖啡園區走走,也許你會歸納出更多的類型。



PS:照片為東豐綠色走廊旁的--滿庭芳庭園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