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5 11:58:24活力小太陽[Jim_Chen]

2011-歷史的傷痕_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二二八事件台灣1947年2月底發生的大規模民眾反抗政府事件,以及其後3月至5月間國民政府派遣軍隊對台灣人民進行一連串鎮壓的清鄉事件,其中包括民眾與政府間的武裝衝突、軍隊鎮壓平民、當地人對新移民的攻擊,以及台灣士紳遭軍警捕殺等等情事。

該事件的導火線是1947年2月27日發生在台北市的一件私煙查緝血案而引爆衝突,觸發2月28日發生台北市民的請願、示威罷工罷市。同日,市民包圍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抗議,竟遭公署衛兵開槍射擊,從此該事件由請願轉變為對抗公署的政治性運動,並爆發自國民政府接收台灣以來因貪腐失政所累積的民怨、及台灣人和外省人之間的省籍衝突。抗爭與衝突在數日內蔓延全台灣,使原本單純的治安事件演變為社會運動,最終導致官民間的武裝衝突與軍隊鎮壓。此事件造成許多傷亡,數字眾說紛紜,而各方統計的死亡人數由數百人、數千人、一萬餘人、至數萬人不等。

二二八事件發生原因極為錯綜複雜,首先由於台灣人對中國的政治制度與社會現況缺乏瞭解導致期望落空,當時統治台灣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治台政策失誤,官民關係惡劣、軍紀不佳。在經濟方面,通貨膨脹與失業等問題嚴重,而不當的管制政策使問題加劇,因而逐漸形成一股不滿政府的情緒廣泛爆發。1946年12月,美國駐台北領事館在其台灣情勢報告中,已預測台灣將隨時發生動亂。國民政府在二二八事件和緩後又擴大鎮壓屠殺、實施清鄉、逮捕槍決知識菁英和民眾,亦使二二八事件影響台灣長達數十年。

二二八事件的發生當時與台灣獨立運動並無關係;當時幾乎沒有台獨的倡議,但當政的國民政府以「陰謀叛亂」、「鼓動暴亂」、「台灣獨立」、「陰謀叛國」、「臺灣人與共黨合作」等為由鎮壓,也以藉口捕殺林茂生陳炘洪炎秋張秀哲等懷抱強烈祖國認同的台灣人,使台灣人的祖國夢碎,二二八事件卻因此成為後來台灣獨立運動興起的重要原因。


二二八.1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原為「台灣教育會館」,建於昭和六年(西元1931年),當時作為臺灣教育成果之展示用途,並定時供集會使用。


二二八.2

本建物曾有一段不長的時間,做為台灣省參議會與其臨時的集會場所使用。後來,美國租用此地為美國在臺新聞處林肯中心。其後因中美斷交,美國文化中心搬出此址,於1992年改租給中國童子軍總部使用。


二二八.3

本建物於1993年被定為國家三級古蹟。2006年7月行政院將其核定為「二二八國家紀念館」館址;2011年2月28日,「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正式開館營運,邁入二二八平反運動的新里程碑。


二二八.4

位於台北市南海路、泉州街口的這一棟土黃色建築物,原本是附近居民口中的「美新處」(美國在台新聞處),多年前由教育部收回後大門始終深鎖。直至2011年這棟古蹟建物才獲得新生,化為「228國家紀念館」與民眾見面。


二二八.5

這棟建築物於一九三一年成立,原本是日治時代的《台灣教育會館》,是當時教育、美術展覽的重要場所,也是各種演講會場,以及台灣首座現代化的藝文展覽館。


二二八.6

一九九一年底,台灣省教育廳配合「南海更新計畫」,原本打算將這棟建築物改建為大樓,遭到文化界反對而擱置,一九九三年底,再由美國文化中心承租使用,這棟建築物也在當年被指定為三級古蹟。


二二八.7

二00二年,教育部規劃古蹟整修業務,將建築物收回;二00六年,行政院將這棟建築物重新規劃為二二八國家紀念館,並委由二二八基金會經營管理。


二二八.8

為讓落腳於此的『二二八國家紀念館』能夠永續經營,行政院計畫5年挹注新台幣15億元維持運作,期許這座紀念館成為國際一流的人權紀念館和人權交流平台。


二二八.9

這棟土黃色外觀的建築物一共有三層樓,是一棟有70年歷史的三級古蹟。228國家紀念館位於轉角基地上,順著道路境界退縮而建,留出人行道與花台。在轉角兩側以線性的空間序列,因而平面呈「L型」配置。


二二八.10

『二二八事件』是台灣於1947年2月底所發生的大規模民眾反抗政府之事件,以及其後3月至5月間國民政府派遣軍隊對台灣人民進行一連串鎮壓的清鄉事件。


二二八.11

該事件的導火線是1947年2月27日發生在台北市的一件私煙查緝血案而引爆衝突,觸動2月28日發生市民的請願、示威和罷工。同日,市民包圍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抗議,竟遭衛兵開槍射殺,從此該事件由請願轉變為政治性運動。


二二八.12

抗爭與衝突在數日內蔓延全台灣,使原本單純的治安事件演變為社會運動,最終導致官民間的武裝衝突與軍隊鎮壓。此事件造成許多傷亡,數字眾說紛紜,而各方統計的死亡人數由數百人、數千人,乃至數萬人不等。


二二八.13

當時統治台灣的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治台政策失誤,官民關係惡劣,民間逐漸形成一股不滿政府的情緒。事件後擴大為鎮壓屠殺、實施清鄉、逮捕槍決知識菁英和民眾,亦使二二八事件影響台灣長達數十年。


二二八.14

二二八事件的發生當時與台灣獨立運動並無關係;當時幾乎沒有台獨的倡議,但當政的國民政府以「陰謀叛亂」、「鼓動暴亂」、「臺灣人與共黨合作」等理由鎮壓,也以藉口捕殺林茂生、陳炘等懷抱強烈祖國認同的台灣人。


二二八.15

終止仇恨 和平再現


二二八.16

LOVE 愛台灣


二二八.17

上頭寫滿了感念228事件與祝福台灣的話語


二二八.18

台灣人奮起!!


二二八.19

許多本省籍的菁英如省參議員王添燈、畫家陳澄波、台大文學院長林茂生等人均於『二二八事件』攻擊行動中慘遭殺害。


二二八.20

陳澄波(1895年2月2日-1947年3月25日)是台灣著名畫家。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後,因代表嘉義市「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前往嘉義機場協商,於3月25日上午被中國國民黨軍隊槍斃後,懸屍示眾三天,得年52歲。


二二八.21

中華民國政府在民主進步黨執政之前,官方視二二八事件為一場反國民政府統治的民變,解嚴前更認為二二八是中共當局策動共產黨所煽動的騷亂,爾後開始出現種族對立或是種族衝突的解釋。


二二八.22

直到解嚴後,才開始有較為明顯的檢討與大規模公開研究。1990年2月,立法院首次為二二八事件受難者起立默哀一分鐘,新版高中歷史科教科書第三冊首度列入二二八事件。


二二八.23

政府於1995年將台北市的新公園改為「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並建立「二二八紀念碑」,時任中華民國總統的李登輝先生親臨落成典禮並公開正式向受難家屬道歉。


二二八.24

台灣人與外省人之間的省籍情結是起源於二二八事件,並表現在言論,行為以及藍綠政治傾向上,可見此事件對台灣各層面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


二二八.25

當時在台灣流行一句話:「狗去豬來」,形容日本人(狗)統治台灣剛結束,國民政府(豬)又來。狗很兇很會叫但還會看門,豬卻只會吃,顯示台灣人在國民政府取代日本人成為台灣統治者後,內心的失望與不滿。


二二八.26

紀念館二樓主要為二二八事件受難者主題展室與特展室,以陳列展覽機能為主。


二二八.27

事件當年台灣新生報的復刻版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首頁:http://museum.228.org.tw/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10:00AM~17:00PM

開放空間

1F:行政區、多功能展演廳、男女廁所、無障礙廁所(哺乳室)、戶外庭園區

2F:常態展展區、主題展展區

搭車資訊

(1)0西、1、204於「建國中學」站下車。5、38、227、241、244、10、235、295、0南、中正幹線於「南昌路」站下車。

(2)羅斯福路各線路公車於「南門市場」站下車亦可。

(3)捷運至「中正紀念堂」站下車,由1、2號出口,往回走至南海路口,沿南海路步行約10分鐘,過重慶南路二段即可抵達。

*

荷塘詩韻 二 2011-11-03 12:36:42

「當年的碧血
已化為綠地
朝夕望著車站前匆忙
而冷漠的旅人
今天
我們不是過客
而是
向歷史尋根的歸人」

說的真好,這一小段。歷史的傷痕 希望能彌平。
我去花東在鳳林 人家引導 也去看了張七郎的墓...
也是慨嘆深深........

版主回應
這樣的仇恨與鬥爭希望永遠不要再發生
不只是台灣
而是世界
和平才是人類最大的福祉
2011-11-03 19:39:25
金牌殺手是個捲毛王子 2011-11-02 15:30:15

我對228的印象也僅止於每次選舉到時
那些政客就會又拿出來借題發揮
很像他們也被228迫害過一樣

過去就過去了
每年都拿出來大肆渲染跟月經一樣
老實說真得很煩人

所以政治討人厭
有時候是因為那些政客的不知收斂

版主回應
同意金牌的說法
228事件可以去了解事發的始末
可以去哀悼受難的人們
但不該被政客無限上綱&借題發揮
2011-11-02 18:25:46
正樹 2011-11-01 16:08:35

希望大家都能記得這個事件
和平共處
不要再分那裡來的
一同為台灣的未來而打拚
因為我們都是命運共同體!

版主回應
正樹說得好
每次看到選舉一到
族群問題就被放大來看
真的很沒必要
這一代早就沒在分本省外省人
閩南人或是客家人
大家都是台灣人嘛^^
2011-11-01 16:4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