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5-22 13:34:21小蟹
生命的縱切與橫切
生命的縱切與橫切
日前讀到一篇文章,讓我想再談談工作與退休,因為新的工作、退休情勢似乎已讓許多人感到惶恐。
作者在文章中指出,他的許多同學年紀才剛五十,就夾在退休與不退休之間掙扎。同學會時談起這個問題,一群人都是憂心忡忡,「他們都還自認中年,怎麼就到了要退休的時候?以平均壽命七十而論,他們還有廿年要過;如果好命活到八、九十,則還有三、四十年!有個同學說:『還不如自殺算了!』
作者又說,「年過五十就要退休,往後的日子要怎麼過?這的確已成了當今最棘手的難題。我們生命的意義有一大半來自『工作』,它讓人有成就感,有收入、有固定的人際交往管道。工作的忙碌是一種幸福。一旦退休不工作,收入或許還是餘事,不工作即意味著一切管道全部消失,閒的輕鬆就翻轉成無法負擔的沈重。退休不工作意味著沒用,人生無目標和無意義,也等於進入漫長的死亡等待過程。一堆人驚惶的談著退與不退的問題,顯露出的是一種深沈的恐懼。」
聽他這麼說,好像事態真的很嚴重,是不是?至少我是感受到作者是這麼認為,因為他覺得這是結構性問題,「也是人類的宿命」。
他認為,近代社會最大的變化,是生產力提高的速度永遠大於人口成長的速度。這表示要達到固定的生產目標,人力的需要會越來越減少;尤其是科技快速發展,變化與更新加快,在可預見的將來,結構性的失業會成為常態。越來越早離開工作崗位也將成為常態。「狩獵與農業時代,人們工作到不能工作為止,工業時代則到六十五歲,後工業時代則可能到了五十或四十就必須離退。歐洲無論怎麼努力,失業率都在百分之十左右徘徊,最糟的甚至到百分之廿,而退休也越來越提前,未來的台灣也將是這樣的景象。」
那怎麼辦呢?如果人類還是以「工作」論「成就」,工作除了確保生活外,還要講求成就、成功、榮耀、不厭其多的名與利,那麼這種結構性的改變或趨勢,確實會讓人感到憂心、害怕。
面對這種結構性、趨勢性的變化,作者提供的對策是把生命看做有兩次人生,「一次是從無知的襁褓開始,它從零出發,努力學習、追求工作和慾望的滿足;另一次是從後中年或中年出發,它不再是從零開始,而是要把原有的『有』蛻變成另外一種『新有』…‥。」
他認為,人的第一個人生多數是以功利心和利潤心主宰了「成就意識」,因此,第二個人生應當是「功利性更少,社會性更多的工作」,可以多一點公益。只是,作者說,同學聽了他的「兩次人生說」,覺得說了等於沒說,應該是不知從何著手的緣故吧。
其實,以「回到蠻荒」的觀點來看,可以不用把這種改變或趨勢看得這麼恐怖。因為根據我對工作的定義只是「交換生活憑藉的相關作為」來說,也不過是生活的內容之一,是生命中諸多活動的一部分,是人類自己以價值的概念加重了它在生命中的重要性與價值,所以沒有工作當然會若有所失,讓生命失去意義。
所以我認為新的情勢讓人可以擺脫工作主宰生活的失衡情況,其實是好事一樁。如果我們願意用點心仔細臚列生活中、一生中除了工作以外我們可以做的事情,應該可以感受到生活可以過得更豐富而多樣,生命也可以活得更精彩而多元。以我的工作定義來說,其他動物每天花在工作的時間其實都很短,一生中的工作時間加總也只佔生命的一小部分。
我常說,人生很短、世界很大,事情很多,可以看的、經歷的、做的,根本不可能在短短一生的時間裡完成,怎麼還會因退休得閒而惶惶不可終日呢?這是人類自己願意受制於大家習慣的生活及工作模式所造成的,所以今天我們需要的是另類又可顛覆這種約制式模式的思考,還給「工作」原有的面貌。以前我就說過,工作真的只是一份工作,目的就是賺錢而已,只要做為生活憑藉的錢夠了,應該要好好過生活,滿足物質上、精神上的種種所需。不用工作反而是好事。
至於前述作者的「兩次人生說」,我覺得又是落入人類心智作用下的機制式切割,實際上多數人又無法如此切割,難怪他的同學會覺得說了等於沒說。以「回到蠻荒」的觀點來說,人生就只有一次,這和其他動物只有一次生命無異。不同的是動物的生命以「天」為單位計,每天都有工作和工作以外的生活內容;相對的,現代人則把人生切割為幾個不同的生命階段,其中有工作和退休無工作也是其中的一種切割。
如果打個比方來說,其他動物的生命是一種橫切面的觀照,每個切面都包含了生活的全部,完整又平衡;現代人的生命則是縱切面的觀照,每個階段重心不同,不完整也不平衡。我是個動物性較強的人,所以我不會感覺有前述作者提到的惶恐、憂心、恐怖。
建議你也把心境帶回蠻荒調整一下。
日前讀到一篇文章,讓我想再談談工作與退休,因為新的工作、退休情勢似乎已讓許多人感到惶恐。
作者在文章中指出,他的許多同學年紀才剛五十,就夾在退休與不退休之間掙扎。同學會時談起這個問題,一群人都是憂心忡忡,「他們都還自認中年,怎麼就到了要退休的時候?以平均壽命七十而論,他們還有廿年要過;如果好命活到八、九十,則還有三、四十年!有個同學說:『還不如自殺算了!』
作者又說,「年過五十就要退休,往後的日子要怎麼過?這的確已成了當今最棘手的難題。我們生命的意義有一大半來自『工作』,它讓人有成就感,有收入、有固定的人際交往管道。工作的忙碌是一種幸福。一旦退休不工作,收入或許還是餘事,不工作即意味著一切管道全部消失,閒的輕鬆就翻轉成無法負擔的沈重。退休不工作意味著沒用,人生無目標和無意義,也等於進入漫長的死亡等待過程。一堆人驚惶的談著退與不退的問題,顯露出的是一種深沈的恐懼。」
聽他這麼說,好像事態真的很嚴重,是不是?至少我是感受到作者是這麼認為,因為他覺得這是結構性問題,「也是人類的宿命」。
他認為,近代社會最大的變化,是生產力提高的速度永遠大於人口成長的速度。這表示要達到固定的生產目標,人力的需要會越來越減少;尤其是科技快速發展,變化與更新加快,在可預見的將來,結構性的失業會成為常態。越來越早離開工作崗位也將成為常態。「狩獵與農業時代,人們工作到不能工作為止,工業時代則到六十五歲,後工業時代則可能到了五十或四十就必須離退。歐洲無論怎麼努力,失業率都在百分之十左右徘徊,最糟的甚至到百分之廿,而退休也越來越提前,未來的台灣也將是這樣的景象。」
那怎麼辦呢?如果人類還是以「工作」論「成就」,工作除了確保生活外,還要講求成就、成功、榮耀、不厭其多的名與利,那麼這種結構性的改變或趨勢,確實會讓人感到憂心、害怕。
面對這種結構性、趨勢性的變化,作者提供的對策是把生命看做有兩次人生,「一次是從無知的襁褓開始,它從零出發,努力學習、追求工作和慾望的滿足;另一次是從後中年或中年出發,它不再是從零開始,而是要把原有的『有』蛻變成另外一種『新有』…‥。」
他認為,人的第一個人生多數是以功利心和利潤心主宰了「成就意識」,因此,第二個人生應當是「功利性更少,社會性更多的工作」,可以多一點公益。只是,作者說,同學聽了他的「兩次人生說」,覺得說了等於沒說,應該是不知從何著手的緣故吧。
其實,以「回到蠻荒」的觀點來看,可以不用把這種改變或趨勢看得這麼恐怖。因為根據我對工作的定義只是「交換生活憑藉的相關作為」來說,也不過是生活的內容之一,是生命中諸多活動的一部分,是人類自己以價值的概念加重了它在生命中的重要性與價值,所以沒有工作當然會若有所失,讓生命失去意義。
所以我認為新的情勢讓人可以擺脫工作主宰生活的失衡情況,其實是好事一樁。如果我們願意用點心仔細臚列生活中、一生中除了工作以外我們可以做的事情,應該可以感受到生活可以過得更豐富而多樣,生命也可以活得更精彩而多元。以我的工作定義來說,其他動物每天花在工作的時間其實都很短,一生中的工作時間加總也只佔生命的一小部分。
我常說,人生很短、世界很大,事情很多,可以看的、經歷的、做的,根本不可能在短短一生的時間裡完成,怎麼還會因退休得閒而惶惶不可終日呢?這是人類自己願意受制於大家習慣的生活及工作模式所造成的,所以今天我們需要的是另類又可顛覆這種約制式模式的思考,還給「工作」原有的面貌。以前我就說過,工作真的只是一份工作,目的就是賺錢而已,只要做為生活憑藉的錢夠了,應該要好好過生活,滿足物質上、精神上的種種所需。不用工作反而是好事。
至於前述作者的「兩次人生說」,我覺得又是落入人類心智作用下的機制式切割,實際上多數人又無法如此切割,難怪他的同學會覺得說了等於沒說。以「回到蠻荒」的觀點來說,人生就只有一次,這和其他動物只有一次生命無異。不同的是動物的生命以「天」為單位計,每天都有工作和工作以外的生活內容;相對的,現代人則把人生切割為幾個不同的生命階段,其中有工作和退休無工作也是其中的一種切割。
如果打個比方來說,其他動物的生命是一種橫切面的觀照,每個切面都包含了生活的全部,完整又平衡;現代人的生命則是縱切面的觀照,每個階段重心不同,不完整也不平衡。我是個動物性較強的人,所以我不會感覺有前述作者提到的惶恐、憂心、恐怖。
建議你也把心境帶回蠻荒調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