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15 09:46:53果子離
愛心.私心.溫柔心
■真假乞丐
林清玄寫過一篇文章,說他和友人走過地下道,看到四肢齊根斷去的殘障人士在乞討。林清玄很自然的,掏出錢來放入他的塑膠盆裡。
「你有沒有想過,這個人沒有四肢,怎樣走到地下道?」朋友問道。
朋友提醒說,有這麼一種行業,專門去找殘障者,向他們家裡「租用」,接送他們去乞討,所得再分紅。
後來林清玄和朋友走出地下道,又碰到一名手足不全的乞討者。林清玄再度慷慨施捨。朋友不解,也不諒解,怎麼剛才和你說了,你明知真相,還要給錢?
為什麼﹖林清玄用下面一段話作為解答:「在這個冷漠的時代,我們應該鼓勵人的悲憫,而不是以少數人的惡來雪上加霜;在這個自私的時代,我們應該鼓勵愛心的布施,而不是勸阻人布施。」
一席話,讓我重新定義善與惡的關係。
以往堅持正義公理的我,想到不少殘障者被利用為謀財的工具,每天以專車接送,在市場、地下道、天橋等特定地點行乞,更有那冒牌和尚,持缽化緣,我就氣不過。好幾次,碰到詐騙嫌疑的行乞者,我會不友善的瞪視,快步走過,甚至阻止同行的親朋施捨。
自從讀過林清玄這篇文章之後,我就改變了想法和做法。且不管那些行乞者的身分,以及資金流向,當我們見到他們身心障礙的樣子,剎那間慈悲心起,不管這顆心先前是暴戾或忿恨,在那一瞬間心是柔軟的,這不也是美事一樁?而給個小錢,這個舉動讓自己心安,就算只是求個心安,免得因為缺乏愛心而自責,動機是自私的,這也是人間最美最無害的自私。對社會無害的自私現在已不多見了啊!
■林肯救豬
其實即使出之以私心,當慈悲心生,也是善心。
林肯是個公認的好人,但他承認他很自私。有一天,他在公共馬車上大談人類的自私,他說,人的行為多少帶有自私。同車旅客認為他太謙虛了,雙方為此爭辯。這時馬車來到一道溝渠前,一隻小豬身陷泥坑,掙扎哀嚎,脫身不得。旅客幸災樂禍,開懷大笑,唯獨林肯下車,英雄救豬。
有位旅客想起林肯說的,人的行為帶點自私,便諷刺他說:「你幹了件自私的事。」
「對極了,絕對是自私的事。」林肯說:「如果我聽憑小豬留在泥坑,牠的尖叫聲便會長久盤旋在我腦際,使我鎮日難安,所以我才去救牠。」
這分告白,不知讓多少道德家氣結,卻也道出人性幽微奧祕的一面。
林肯是真的太謙虛了,事實上聞哀鳴聲、見殺戮場面而無動於衷者,大有人在;會讓尖叫聲盤旋腦際而不舒坦,就是惻隱之心。但林肯同時認為這是自私,救豬的出發點是為了讓自己好過點。
林肯的心境,我們應該不陌生。每次賑災救濟,不論天災或人禍,透過媒體,很快便募到相當的款項;在公車讓坐、見義勇為、幫助盲人過街、餵養流浪動物等舉手小事,反而容易為人所忽略。
對某些人來說,出錢比出力簡單多了。捐錢救濟者眾,其中固然不乏真正有愛心的人士,但恐怕有更多的人是為了心安。花錢買心安,聊為愛心善舉,是許多人潛在的念頭。
■真假銀幣
以《惡之華》享譽文壇的法國詩人波德萊爾,在隨筆集《巴黎的憂鬱》裡,寫他和朋友走出一家店之後,朋友把零錢按幣值分揀,其中一枚兩法郎的銀幣,他仔細看了一下之後,裝入右褲兜。不久碰到一個乞丐,伸出帽子,卑微地求乞。朋友慷慨地從右褲兜掏出那枚兩法郎的銀幣,放進帽子裡。
正當波德萊爾為朋友的慷慨善行所感動時,朋友卻平靜地承認說:「那是一枚假幣。」
波德萊爾對朋友的行徑很不高興。他認為朋友既想行善,又想省錢;既想「攫取上帝的心」,又想「便宜地蹬上天堂。」
這位朋友愛心打折,為德不卒,但當下有助人的念頭,善念在那一刻發生,不也算好事一樁?
接下來的觀點頗可探討。這位朋友為自我辯解,他認為給乞丐銀幣,超過乞丐的預期,對乞丐而言,是一種驚喜。「所謂愉快,就是給一個人的東西,比他所希望的更多,使他感到驚奇。」朋友說。
朋友的意思是,雖然假幣或許會被識破而為乞丐帶來麻煩,但乞丐在得到銀幣時很高興,超乎預期的興奮。給這位乞丐難得的驚喜,不也是行善嗎?
此話雖屬狡辯,卻不無道理。不管是對施捨者或行乞者,至少當下的「心」是溫柔的,是溫暖的。人一天難得有這麼時候。
凡事往正面想,感覺和視野就不同了。
林清玄寫過一篇文章,說他和友人走過地下道,看到四肢齊根斷去的殘障人士在乞討。林清玄很自然的,掏出錢來放入他的塑膠盆裡。
「你有沒有想過,這個人沒有四肢,怎樣走到地下道?」朋友問道。
朋友提醒說,有這麼一種行業,專門去找殘障者,向他們家裡「租用」,接送他們去乞討,所得再分紅。
後來林清玄和朋友走出地下道,又碰到一名手足不全的乞討者。林清玄再度慷慨施捨。朋友不解,也不諒解,怎麼剛才和你說了,你明知真相,還要給錢?
為什麼﹖林清玄用下面一段話作為解答:「在這個冷漠的時代,我們應該鼓勵人的悲憫,而不是以少數人的惡來雪上加霜;在這個自私的時代,我們應該鼓勵愛心的布施,而不是勸阻人布施。」
一席話,讓我重新定義善與惡的關係。
以往堅持正義公理的我,想到不少殘障者被利用為謀財的工具,每天以專車接送,在市場、地下道、天橋等特定地點行乞,更有那冒牌和尚,持缽化緣,我就氣不過。好幾次,碰到詐騙嫌疑的行乞者,我會不友善的瞪視,快步走過,甚至阻止同行的親朋施捨。
自從讀過林清玄這篇文章之後,我就改變了想法和做法。且不管那些行乞者的身分,以及資金流向,當我們見到他們身心障礙的樣子,剎那間慈悲心起,不管這顆心先前是暴戾或忿恨,在那一瞬間心是柔軟的,這不也是美事一樁?而給個小錢,這個舉動讓自己心安,就算只是求個心安,免得因為缺乏愛心而自責,動機是自私的,這也是人間最美最無害的自私。對社會無害的自私現在已不多見了啊!
■林肯救豬
其實即使出之以私心,當慈悲心生,也是善心。
林肯是個公認的好人,但他承認他很自私。有一天,他在公共馬車上大談人類的自私,他說,人的行為多少帶有自私。同車旅客認為他太謙虛了,雙方為此爭辯。這時馬車來到一道溝渠前,一隻小豬身陷泥坑,掙扎哀嚎,脫身不得。旅客幸災樂禍,開懷大笑,唯獨林肯下車,英雄救豬。
有位旅客想起林肯說的,人的行為帶點自私,便諷刺他說:「你幹了件自私的事。」
「對極了,絕對是自私的事。」林肯說:「如果我聽憑小豬留在泥坑,牠的尖叫聲便會長久盤旋在我腦際,使我鎮日難安,所以我才去救牠。」
這分告白,不知讓多少道德家氣結,卻也道出人性幽微奧祕的一面。
林肯是真的太謙虛了,事實上聞哀鳴聲、見殺戮場面而無動於衷者,大有人在;會讓尖叫聲盤旋腦際而不舒坦,就是惻隱之心。但林肯同時認為這是自私,救豬的出發點是為了讓自己好過點。
林肯的心境,我們應該不陌生。每次賑災救濟,不論天災或人禍,透過媒體,很快便募到相當的款項;在公車讓坐、見義勇為、幫助盲人過街、餵養流浪動物等舉手小事,反而容易為人所忽略。
對某些人來說,出錢比出力簡單多了。捐錢救濟者眾,其中固然不乏真正有愛心的人士,但恐怕有更多的人是為了心安。花錢買心安,聊為愛心善舉,是許多人潛在的念頭。
■真假銀幣
以《惡之華》享譽文壇的法國詩人波德萊爾,在隨筆集《巴黎的憂鬱》裡,寫他和朋友走出一家店之後,朋友把零錢按幣值分揀,其中一枚兩法郎的銀幣,他仔細看了一下之後,裝入右褲兜。不久碰到一個乞丐,伸出帽子,卑微地求乞。朋友慷慨地從右褲兜掏出那枚兩法郎的銀幣,放進帽子裡。
正當波德萊爾為朋友的慷慨善行所感動時,朋友卻平靜地承認說:「那是一枚假幣。」
波德萊爾對朋友的行徑很不高興。他認為朋友既想行善,又想省錢;既想「攫取上帝的心」,又想「便宜地蹬上天堂。」
這位朋友愛心打折,為德不卒,但當下有助人的念頭,善念在那一刻發生,不也算好事一樁?
接下來的觀點頗可探討。這位朋友為自我辯解,他認為給乞丐銀幣,超過乞丐的預期,對乞丐而言,是一種驚喜。「所謂愉快,就是給一個人的東西,比他所希望的更多,使他感到驚奇。」朋友說。
朋友的意思是,雖然假幣或許會被識破而為乞丐帶來麻煩,但乞丐在得到銀幣時很高興,超乎預期的興奮。給這位乞丐難得的驚喜,不也是行善嗎?
此話雖屬狡辯,卻不無道理。不管是對施捨者或行乞者,至少當下的「心」是溫柔的,是溫暖的。人一天難得有這麼時候。
凡事往正面想,感覺和視野就不同了。
向陽
2007-04-18 19:54:53
會讓我們有點思考
就算成功了 2007-04-25 17:30:15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好像讀過這麼一段話。
現今似乎不多見了。
很多時候,我想應該是大家不懂得付諸行動吧!
有了想幫助人的念頭,但是沒有讓念頭化為實際行動。
也許,這是我願意相信的人性。
不過,第三篇給假錢的人...= =我不予置評。
版主回應
第三篇比較...文學創作嘛會讓我們有點思考
就算成功了 2007-04-25 17:30:15
爭氣火車已開到巴西
2006-12-26 02:35:49
我怎麼覺得這文有點怪,不過作者高興就好。
林肯說:「如果我聽憑小豬留在泥坑,牠的尖叫聲便會長久盤旋在我腦際,使我鎮日難安,所以我才去救牠。」<----類此觀點,在現實生活中似乎有宗教人士如此主張~~~~~如同那些道德家及大量被傳統道德思想浸濡的人們訐譙聲大過於默密不語~
就像是說,幫助人會得到愉悅的心情,當你知道幫助人可以產生如此美妙的體驗時才會再驅動自己去幫助別人~~~~~如此,以林肯的觀點來說,自私說是可以說得過去的~不是嗎???但側隱之心仍是普羅大眾的看法!!!!
這三篇小故事(可以說是寓言嗎?)我很喜歡^^
至少林肯/林清玄的例子是真實的
另一則是文學創作
這是唯心論
就看我們心裡感受是什麼 2007-04-25 17:29:08